家庭教育要与时俱进
传统的教育观念,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家庭教育不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和形势的发展。
比较突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养轻教;二是爱的“错位”;三是分数至上。
事实证明,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家长应采取方法,加强家庭教育。
一要转变观念。
当前教育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广大家长必须从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解放出来,逐步从重养育轻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树立养教并重的思想。
家长既要当好孩子学习的后勤,又要主动担当起培养孩子的责任,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在教育方面,既要防止围绕分数转,又要纠正撒手不管、放任自流的现象。
既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又要关心孩子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要重视智力投资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里边的智力投资不仅仅是买书本、让孩子上辅导班,它还包括有计划地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和劳动。
比如假日的旅游、课外阅读、锻炼身体和健康文明上网以及农村、厂矿体验生活等其他项目的投入。
简单地说,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孩子进行综合培养,使之有健康的身心、广泛的爱好和较强的能力。
笔者很赞同他们去农村、去厂矿体验生活,让孩子了解生活的艰辛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磨炼一下个人意志。
三要正确处理好对孩子的期望和培养。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一个父母的期望,但是,并不是说期望越高越好。
俗话说“知子(女)者,莫过于父母也。
”当家长的一定要根据自己子女的情况,制订一个适当的培养目标,并积极为孩子实现这个目标创造条件,不要总是对孩子施加压力,更不要做一些脱离实际的蠢事。
曾经媒体报道,有一个孩子,本来学习成绩就很一般,基础也不扎实,可是做父母的不懂得学习规律,硬是通过关系将自己的孩子塞进了重点中学,结果孩子吃不消,最后没办法又只好回到普通中学就读,得不偿失。
四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
孩子的教育是一项周期性长、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家长要善于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并积极引导孩子刻苦学习,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支持他们参加社会实践。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不断地总结经验,对孩子要学会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还要注意做好言传身教。
五要注意两代人之间的心理沟通。
生活越是紧张,家长越是要注意珍惜两代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可以通过闲扯、谈心、观察、书信、便条、短信等多种渠道沟通了解,关心子女各方面的情况,及时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