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信息工作总结篇一:舆情信息工作情况汇报舆情信息工作情况汇报XX单位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密结合本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以络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舆情信息质量为重点,收集报送有代表性、典型性、倾向性、苗头性的舆情信息,加强对舆情走势的深入分析,提出有效得力的对策建议,对涉及本单位工作内容及时进行跟帖回复,围绕重点、跟踪势点、把握难点,为领导服务,为决策服务。
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一、建立了舆情信息工作络。
成立了本单位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同志担任,副组长由XX同志担任,成员为各部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负责单位舆情信息工作的统筹管理及编发《XXX舆情信息专报》。
二、及时上报舆情信息。
各舆情信息员负责收集舆情信息,一旦在络上发现反映本单位相关问题的信息,将其拷贝后注明报送单位、时间、报送承办人、审核人,发送到本单位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一周上报一次。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各单位报送的舆情信息,定期进行筛选,编辑《XXX舆情信息专报》,并送单位领导批阅。
对单位领导批阅后的舆情信息,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领导批示内容进行处理,分送各相关部门阅办,对相关部门处理舆情的情况组织文字回应,送相关领导审批后在络上予以回复。
三、建立了健全的络发言人工作制度。
本单位的络发言人即为单位的新闻发言人。
各舆情信息员发现涉及本单位工作的论坛贴文后及时上报,络发言人对涉及本单位工作或上级舆情信息部门布置的重大上舆情撰写引导主帖,进行跟评,并转帖正面报道或贴文,同时参与上日常讨论及策划重大络宣传活动。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1、进一步建立完善络舆情信息工作机制。
由于络传播主体泛化分散的特殊性,同时上信息能够得到广大民的重视并予以接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络舆论予以正确的引导。
我单位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络舆情工作机构,明确络舆情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分级负责制;络舆情工作实绩纳入年终考核。
单位各部门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特别是要针对络舆情反应强烈、内容集中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并细化工作目标,做到责任到人,确保络舆情落到实处。
2、严格规范络舆情回帖的工作内容及时对民反映的相关问题及时回应,加强对回复内容的审查,确保相关回复内容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符合相关文件的要求,同时杜绝在回复内容中出现错字、别字以及语意不通等问题。
要增强回复内容的针对性,确保回复内容既一语中的,又切实可行,坚决杜绝用应付式、程序化语言回帖或含糊其辞的现象。
3、进一步强化横向沟通。
络舆情工作采取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方法进行,单位各部门在认真梳理与本部门有关的民提问之外,要加强与单位系统内的相关单位、部门沟通,特别是民提问涉及交叉管理的内容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即络舆情涉及单位作为牵头单位,确保在相关单位、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牵头落实办复责任,完成络办复工作。
篇二:舆情信息工作总结络舆情信息监测工作总结按照市主要领导指示,中心于XX年10月组建络舆情信息监测科,主要负责在互联上搜集关于我市的正负面舆情信息,以及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有关政策信息。
科室组建以来紧紧围绕我市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目标,力争及时、全面的搜集、上报反映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反映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反映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社会舆情。
现将XX 年工作总结如下: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中心采取“全员参与、重点科室负责的24小时读”方式,一是协调安排中心相关科室负责搜集国内新闻类站、论坛类站、其它站信息;二是制定24小时监测制度,全体人员值班读,有重要舆情信息及时上报;三是组建专业科室,由专人负责搜集百度贴吧等几个重点站,并负责整理其它科室上报的舆情信息,形成《重要舆情摘报》上报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宣传部。
二、严格把关,提高质量。
根据舆情信息工作时效性、政治性、政策性强的特点,坚持把讲政治、讲大局的要求贯彻到舆情信息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及时全面了解社情民意,关注社会舆情的动态,特别是对各种重要问题、重大事件、重要政策的反映和特殊群体的思想动态。
既注意从互联上发现和挖掘素材,又时刻关注其它新闻媒体,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三、时时搜集,定期上报。
XX年分别向市委办、市委宣传部报送《重要舆情摘报》242期,舆情信息1452条,其中社情民意107条。
为各级领导掌握社情民意、分析形势、推动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XX年末在市委办组织的报送信息评选活动中获得先进科室的荣誉。
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深感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感到为更好的开展工作自身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方面。
络舆情信息监测科二0一一年十二月篇三:舆情信息半年总结上饶县XX年上半年络舆情分析 XX年上半年,县宣办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突出重点,创新举措,服务大局,打响主动战,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为全县“实施二次创业、加快进位赶超、建设幸福家园”战略和“争当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先行者、争做打造江西绿色崛起重要增长极排头兵”目标提供了良好的络舆论氛围。
一、主要做法一是主动作为,及时做好突发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针对县域发展难点多,社会关注焦点多,外部媒体跟踪多的实际,我们坚持密切关注、谨慎对待、积极有为的工作态度,着力强化舆论引导和正面宣传,快速处置新闻突发事件,积极消化负面影响。
上半年先后接待各类媒体人员的采访380多人次,及时消化处置新闻突发事件和负面采访报道近190多起,使我县没有因一起负面报道而影响到整体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是强化监测,及时做好络舆情引导工作按照《上饶县舆情处置暂行办法》,坚持每天对各大站、论坛、微博进行监测,每工作日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报送《上饶县络舆情快报》。
根据监测和舆情发酵、络舆论热点及时发现重大络舆情并形成《络舆情专报》报送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各涉舆单位、乡镇,以便及时组织组织新闻通稿对外发布。
对点击浏览量达到500并转发的,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事件回复,并将事件发展情况以舆情专报的形式报至上级部门领导。
如今年6月30日,有友在“爽”贴吧,腾讯微博上反映教育问题,点击量达到1300,在发现舆情后立即以《络舆情专报》报送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涉舆单位,进行事件的调查,第一时间发布新闻通稿,因而让该事件处理在萌芽中。
同时积极与上级部门、安大队和兄弟站沟通联系,把涉及我县的不良络舆情尽快处置消化,消除不良影响。
三是外内微“三”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与新华社江西分社平台,加大对外推介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程、新亮点、新经验,及时协调刊发突出事件的新闻通稿澄清事实。
启动乡镇、县直机关子站建设,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有26个站。
注册并论证通过上饶县官方微信“稻花香里”公众平台,每天发布我县鲜活、积极、正面的消息。
二、特点分析经监测人员日常监测和新华社江西分社舆情系统统计,我县上半年共监测到络舆情143条负面舆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从行业看。
治安交通19条,征地拆迁19条,环境问题17条,教育17条,农村土地、建房11条,工作作风8条,城管、小区物业7条,卫生6条,劳动人事5条,自来水、水利5条等。
社会治安、交通、征地拆迁、环境、教育、卫生、干部作风、城管、物业、卫生、劳动人事纠纷、自来水等为络负面舆情热点。
特别是在教育方面,有关有偿家教、吃空饷、幼儿园校车、中考舞弊等事件,络反响强烈。
而小区物业管理在近年来反映的问题有上升趋势。
二是从发布媒体看。
微博(新浪、腾讯)78条,大江(问政江西、大江论坛)53条,天涯社区7条,人民地方领导留言板4条等。
微博(新浪、腾讯)由于其发布的便利性和手机的方便性,有超过一般的负面舆情在微博上有反映;站上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省内综合性门户站—大江,其开设的问政江西栏目中有52条,由于受本省权威络媒体的影响,民基本都会到该栏目中浏览,因此引起的络舆情发酵点绝大部分集中大江问政江西栏目中;在社区论坛类反映问题的民在逐年下降。
此外微信由于其源代码没有对外开放,难以监测,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加大协调和软件开发以及人员培训力度,对微信传播进行监测,以便地方进行舆情处置。
三是从区域看。
从监测统计表分析,农村地区有102条,城区(旭日、罗桥街道和县直机关)有41条,农村的土地征用、建房、教育、环境污染、干部作风、交通、卫生等;城区主要反映教育、机关作风、环境污染、小区物业、交通、城管等。
四是从发帖时间看。
一月份共13条,二月份共20条,三月份27条,四月份共32条,五月份共23条,六月份共28条。
上半年平均每月发帖不到24条,1、2、5月低于平均数,3、4、6超过平均数,其中4月发帖达到32条。
五是从帖子热度看。
教育类的“上饶县二小有偿家教”、“上饶县田墩育英幼儿园勇社会黑车接送幼儿并跨学区招生”、“上饶县第二中学食堂饭菜价格疯涨”、“教师吃空饷”和有关“上饶县中考舞弊”等事宜,民关注较高,特别是“上饶县田墩育英幼儿园勇社会黑车接送幼儿并跨学区招生”和有关“上饶县中考舞弊”帖子发酵程度较高,但在县教体局及时给予官方回复后,舆情热度下降较快,未出现较大络影响。
其余帖子在涉舆单位回复后,民跟帖反映平静。
三、有关建议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络舆情快速传播提供了一个载体,一台家庭联电脑、一部智能手机就是一个舆情传播的平台,这给络舆情信息的监控带来诸多困难,络舆情事件的处置工作带来诸多压力,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现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强络舆情队伍建设。
组建好络评论员队伍,使之覆盖到全县各个单位、各个部门,除做好络舆情评论外,同时每天负责监控、收集好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络舆情信息,提高舆情监控的广度和效果。
二是完善络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制度。
按照《上饶县舆情处置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各地、各单位要建立络舆情档案,做好本地本单位6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上报工作,制定好络舆情应急预案,在发生络舆情事件时,积极配合宣办搞好舆情处置工作。
三是对舆情多发行业、地区进行点对点对接。
在乡镇级别多组织召开舆情分析会,对新时期络时代舆情信息的重视,加强单位间舆情信息的沟通与交流,能够有效预知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及可能的走向,提前准备好相关舆情预案,尽量减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时的措手不及。
四是加强对评人员的培训管理。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评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是不可或缺的,评人员是平时的舆情监控器,是发生舆情时的“灭火器“,因而,一方面要对其业务素质进行培训,如”篇四:XX年络舆情工作总结XX年络舆情工作总结XX年我乡的络舆情工作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围绕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为目标,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