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电厂循环水处理简介

火电厂循环水处理简介

4、无工艺泄漏污染冷却水质的情况。
5、冷却系统容积与小时循环水量的比值大。增加了药剂在系统中的停留时 间、对阻垢不利;系统缓冲容量大,浓缩倍数上升较慢。
2.我国火电厂循环冷却水处理概况
1、浓缩倍数明显提高。80年以前,绝大多数小于1.5,目前多数接近2,少 数超过3。
2、稳定处理技术的进步。包括新型药剂的应用、对影响稳定处理的因素进 行了研究、应用复合配方、采用复合处理方式。 3、外部处理技术的应用。对补充水进行处理。 4、机械清扫方式的应用。对保持管内表面的清洁起了良好作用。为除铜管 内的水垢,一些电厂还采用了高压射流除垢技术。
5、火电厂循环冷却系统运行操作参数
1、循环水量(t/h) 2、系统水容积(保有水量、m3) 3、水滞留时间(h,保有水量与排放水量的比值) 4、凝汽器出口最高水温(一般不超过45度) 5、冷却塔进出水温度差(一般6-12度,多数8-10度) 6、蒸发损失 7、 吹散及泄漏损失 8、排污水量
9、补充水量 10、凝汽器铜管中水的流速(一般1-2m/s)
2、环保要求更为严格:减少排放、减少磷酸盐的用量
3、源水水质不断恶化:给循环水处理带来了更大困难 需研究的课题: 1、开发新型水质稳定剂及高效复合配方:加药为主解决浓缩倍数4-5倍的循环水处理问题。
2、完善外部处理方法:高纯度石灰粉的供应、回收冲灰水作为冷却水补水。
3、加强防腐技术的研究:研究新的成膜技术和工艺、提高成膜质量、添加新型缓蚀剂。 4、三级处理后的污水作为补充水的研究:凝汽器材质的选择、防止粘泥的附着、适宜的防垢 护理。 5、运行中除垢技术的研究。 6、空气洗涤造成污染的研究。
腐蚀破裂、腐蚀疲劳) 2、防止铜管腐蚀的措施: ☆硫酸亚铁成膜 ☆添加缓蚀剂MBT、BTA、TTA、BTN、锌盐 ☆阴极保护
16、胶球连续清洗技术 了解不深、不多作讨论。
17、讨论! 谢谢参与!
致谢!
Thank you very mach! 祝所有同仁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郑州力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6、水质稳定性的判断 ◆饱和指数(LSI)
LSI>0:结垢; LSI<0:腐蚀。 ◆稳定指数(RSI) RSI>6:腐蚀; RSI<6:结垢。
◆普科里斯指数(PSI)
PSI >6:腐蚀; PSI <6:结垢。
7、难溶性盐类过饱和状态的形成
※碳酸钙、硫酸钙、磷酸钙磷酸锌(药剂带入)、硅酸钙、硅酸镁、二 氧化硅。 主要为碳酸钙。 水中重碳酸钙由于受热分解及二氧化碳在冷却塔中的散失,使下述平 衡遭到破坏,从而析出碳酸钙。 Ca(HCO3)2≒CaCO3↓+CO2↑+H2O ※微溶或难溶盐类的结晶过程 微晶核形成→晶格生长→晶体析出 晶体的生长速度决定于溶液中溶质向晶体表面的扩散速度及晶体表面 溶质的析出速度。扩散的推动力是晶体表面上的溶质浓度与溶液中浓度 之差。与扩散速度有关的因素有:流速、温度、溶液的粘度等。
※氧化性杀菌剂(氯、次氯酸钠、漂白粉、氯化异氰尿酸、 二氧化氯ClO2、臭氧O3、溴类药剂) ※非氧化性杀菌剂(季铵盐、异塞锉啉酮、有机胺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二溴氮川丙酰胺)
15、凝汽器管的腐蚀与控制 1、凝汽器铜管水侧的腐蚀形态: ☆均匀腐蚀、☆局部腐蚀(栓状脱锌腐蚀、坑点 腐蚀、冲击腐蚀、晶间腐蚀)、☆腐蚀破裂(应力
14、微生物控制
※微生物分类:藻类、细菌(菌胶团状细菌、丝状细菌、铁 细菌、硫细菌、硝化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真菌 ※微生物处理:机械处理(过滤设施、胶球清洗等)、物理 处理(热处理、提高水流速)、防止冷却水系统渗入营养源 和悬浮物、药剂处理(杀菌灭藻剂、抑制微生物繁殖药剂、 防止附着的药剂、剥离药剂、淤泥分散药剂) ※杀菌剂分类水质稳定剂
电厂常用的水质稳定剂有:无机聚合磷酸盐、有机膦酸 盐、聚羧酸类聚合物。由过去的单一药剂配方到目前的复合 配方。 对于全有机配方,其复配原则一般如下: 1、有机磷酸盐:ATMP、HEDP、EDTMP任选一种,多 用ATMP、HEDP 2、聚羧酸类药剂:PAA、HPMA、马来酸-丙烯酸类共聚 物、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任选一种,多用丙烯酸-丙烯酸 酯共聚物。 3、锉类药剂:MBT、BTA、BTH任选一种,多用BTA。 4、一些辅助成分:水等。
9、防垢方法总结
※防止结垢方法
☆限制水温法 ☆平衡二氧化碳法 ☆低剂量加药法
※防垢处理方法
☆按照处理场合分类:排污法、外部处理法(石灰处理、离子交换)、
内部处理法(酸化法、加药法、炉烟法)
☆按照处理方法的作用分类:降低碳酸盐硬度或结垢物质含量(包括石
灰处理、离子交换、酸化法)、稳定碳酸盐硬度(包括磷化法、全有机 稳定处理、无机磷-有机药剂复合处理、利用CO2 的炉烟法)、联合处 理(包括酸化- 磷化法、酸化-有机药剂处理)
4.火电厂循环水处理的重点
火电厂循环水主要用于冷却汽轮机排气。 同大多数开放式冷却系统一样,水处理的重点在于防止冷却 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凝汽器、冷却塔中形成水垢、粘泥和 产生腐蚀。 凝汽器管、冷却系统附着 水垢和粘泥后会产生以下后果:
1、增加了水流阻力,降低了冷却水的流量。 2、由于垢的热导率很低,因而急剧降低凝汽器的传热系数。 3、冷却塔和喷水池喷嘴结垢,特别是冷却塔填料结垢,会造成水流短路、 降低冷却效率、提高凝汽器进水的温度 4、由于凝汽器结垢,往往要求停机进行清洗,既减少发电量,又要浪费大 量的人力物力,且化学清洗还会造成铜管损伤。 5、垢的附着、特别是粘泥的附着,在附着物下容易发生局部腐蚀。
5、铜管防腐技术的进展。电力部门 配合冶金部门在管材品种和提高管材质 量上做了不少工作。
6、杀菌灭藻方面的进展。管材为铜质,对细菌本身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再 加上有胶球清洗装置,菌藻的繁殖不太严重。引进自动加氯装置、加强 液氯安全管理。
3.面临的问题和需要研究的课题
我国热电厂循环水处理面临的问题: 1、淡水资源日益紧张:提高浓缩倍数
火电厂循环水处理简介
1.火电厂冷却系统特点
1、冷却水量大。300MW机组循环冷却水量30000-40000T/H。
2、冷却系统简单。换热器数量少、只有管程一种、材质一般为黄铜。故简 化了循环水处理问题,如缓蚀,一般只考虑黄铜就可以了。
3、冷却水温低。凝汽器出口最高水温一般在40度,极少超过45度。
4、影响污垢沉积的因素:
☆水质:影响污垢沉积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循环水的各项 控制指标,绝大部分是根据污垢控制的要求而制定的。 ☆流动状态:包括流体的流速、流体的湍流或层流程度、 流动图形或水流分布等几个方面。由于使沉积的污垢脱离表 面的剪切力决定于流体的流动状态,因此流动状态对污垢沉 积有重要作用。 ☆温度:在冷却水系统中,有两种温度影响,既主体水温 和热交换器的壁温。主体水温一般在30-40度,最适宜微生 物的繁殖,故它的影响主要是促进微生物生长;热交换器管 壁温度高,会明显加强污垢的沉积。原因分析:a、温度高 会使微溶性盐类的溶解度下降,导致水垢析出;b、温度高 有利于解析过程,促使胶体脱稳如絮凝;c、温度高加快了 传质速度和离子的碰撞,使沉降作用增加。 ☆表面状态:粗糙表面比光滑表面更容易造成污垢沉积。 表面积的增大增加了金属表面和污垢接触的机会和粘着力。
8、粘泥附着
1、粘泥定义:以微生物(细菌、霉菌、藻类等微生物群) 和其粘合在一起的粘质物(多糖类、蛋白质等)为主体,混 有泥沙、无机物等,形成软泥性的污物,称为粘泥。 2、粘泥分类:附着性粘泥和堆积性粘泥。 3、影响粘泥生成的因素:☆微生物的营养源(由COD判 断)、 ☆水温(微生物的最佳繁殖温度)、 ☆ pH值(一般 细菌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繁殖)、 ☆溶解氧、 ☆光、 ☆细 菌数、 ☆浊度、 ☆粘泥体积、 ☆粘泥附着度(衡量冷却水 中粘泥附着性的有效指标;把玻璃片浸在水中一定时间,然 后干燥附着在玻璃表面上的粘泥并进行微生物染色。测定玻 璃片的吸光度,再次吸光度上加某个系数值就是粘泥附着 度)、 ☆流速(大于0.5m/s时几乎不堆积,小于0.3m/s容易 堆积)
11、水稳剂阻垢缓蚀性能评定方法
1、静态烧杯实验法 2、极限碳酸盐硬度法 3、动态模拟实验法 4、水稳剂阻垢缓蚀性能测定。包括:静态浸泡 实验、旋转挂片法
12、水稳剂的阻垢机理
1、防止生成晶核或临界晶核 2、防止晶体生长 3、分散晶体
13.影响循环水稳定处理的因素
1、原水水质原水中的悬浮物、碱度、硬度都会影响 稳定处理的效果。 2、阻垢剂的性能 3、水温的影响 4、流速的影响 5、滞留时间的影响 6、传热量和表面温度的影响 7、其他处理方式的影响,如采用硫酸亚铁成膜易生 成氢氧化铁,影响水质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