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这表明,要增加商品 x 的消费就 必须减少消费 Y ;反之亦然。
两种商品之间的这种替代,此消彼 长。
2)在坐标平面上存在一组无差异曲线群,距离原点越远的 无差异曲线代表越高的满足程度。
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 相交。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其斜率等于边际替代率。
这说 明,在同样的效用水平下,要替代一单位的商品 Y 所需要的商 品 X 不断增加,这是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的反应。
线不断下降。
第三,边际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交于平均产 量曲线的最高点。
再次之前,边际拉着平均上升,在此之后, 边际拉着平均下降。
互联网的发展大大节约了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2)电子商务的 发展降低了寻找交易对象的成本。
(3)网络扩大了企业的交易 范围和交易对象,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交易者机会主义牟利 倾向。
1.运用供求理论分析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要限制石油产量? 答:自 20世纪 70年代以来,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曾连续多次 采取限制石油生产的措施。
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资源,其需 求缺乏弹性,所以,当 OPEC 组织决定降低产量时,石油价格上 涨幅度大于需求量下降的幅度。
这从短期来看会增加该组织成 员国的收益,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
若该 组织不限制石油的生产,则各成员国将因价格下跌而减少其收 益。
2.等产量曲线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的经济含义?答:a.等产量曲线有无数多条,其中每一条代表着一个产量值, 并且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越大。
这个特征表明,在投入组 合可以任意改变的情况下,可以画出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在这 些等产量曲线中,离远点越远,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 的数量越多,从而他们能生产的产量也越大。
b.任意两条不相 交。
这个特征表明,在生产技术特定的条件下,一个特定的生 产要素组合点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只能是一个数值,因而过这 一点的等产量曲线也只能有一条。
c.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这个特征表明,理性的生产者应把两种投入的组合置于合理的 投入区域之中。
d.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表明边际技术替 代率存在递减规律。
2.试述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成本的影响?答:信息技术上的发展降低了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1)网 络技术在企业内部的不断延伸。
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从而在 一定程度上环节了企业内部信息交换的不完全性;(2)信息技 术的发展还拓展了企业管理的幅度,在企业规模不变的情况下 相应减少了企业内部组织的层次,使现代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 从而降低了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
2.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答: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就是消费者在一定的货币收入约束 下,实现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这一均衡条件用公式 MUX/MUY=PX/PY ,即消费者所购买的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这两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之比。
公式隐含着:消费者实 现均衡时,所花费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相 等。
公式的左边是消费者的主观判断,右边则是市场的客观评 价,消费者均衡正是消费者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
在图形上表示消费者均衡则意味着: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 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同预算线的斜率相等。
2.运用供求理论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或“丰收悖论”?答:谷贱伤农的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 减少了。
这种似乎不太好理解的现象,可以用弹性原来加以解 释。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 商品,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丰收使农产 品的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 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减少。
3.什么是交易费用?按照具体的交易活动所涉及的程序,交易 费用可以包括哪些内容?答:(1)所谓交易费用就是为了完成交易而发生的费用。
(2) 按照具体的交易活动所涉及的程序,可将交易费用分为:寻找 和发现交易对象的成本、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监督合约的履 行和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等等。
3.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答:a.原则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 MR=MC 。
b.因为: 如果 MR>MC,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赚到,这时企业扩大生产是 有利的;如果 MR<MC ,则边际利润为负值,总利润将要减少, 这时企业扩大生产是不利的;只有 MR=MC ,边际利润等于零, 总利润达到最大。
3.简述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的关系?3.什么是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两者的相互关系如何?4.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有哪些?答:先说一下各自的定义。
区别:a.在概念上,具体数量和一种 关系的不同。
b.在图像上,线上一点与一条需求曲线的不同。
c. 变动的原因不同,价格因素与非价格因素的不同。
d.变动的几 何表现不同,点沿着线运动与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的不同。
联 系:不同价格下需求量的总体即需求。
答:总效用是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消费一定量商品所获得的满 足感,记为 TU=f(Q);而边际效用是指当商品的消费量增加一点时 总效用的增加量,记为 MU=TU/Q 。
如果消费量的增量非常小, 趋近零,则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对消费量的一阶导数,即: MU=dU/dQ 。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1)只要边际效用大于 零,总效用必定上升;2)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3) 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曲线开始下滑;4)边际效用是总效用 的一阶导数,反过来,总效用的数值就等于边际效用的积分。
1.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间的关系? 答:首先,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边际产量曲线,总 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达到最 高点的先后顺序是边际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总产量曲线。
其次,由于总产量等于所有边际产量之和,所以边际产量曲线 上升阶段,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升;当边际产量曲 线下降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慢的速度上升;当边际产量为 零时,总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在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曲答: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人的因素”; 另一类是“交易因素”。
从人的方面看,人类的行为又又来呢哥 哥特点:一是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二是认得行为常常会导致机 会主义。
这两个特点会导致交易费用的产生。
从交易过程来看, 资产专用性程度、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这三种情况都与交易费 用的大小有关。
4.什么是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理解这一规律时应注意哪些问 题?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是什么?答:a.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给定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 的条件下,连续增加某一种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 在开始阶段可能会上升,但迟早会出现下降的趋势。
b.理解这 一规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边际生产力递减是以技术不变为 前提的,如果生产技术在要素投入变化的同时也发生了变化, 这一规律也就发生变化。
2)它是以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只 有一种生产要素的变动为前提的。
3)它是在可变要素增加到一 定程度后才出现的。
4)它假定所有的可变要素是同质的,即所 有劳动者在操作技术,劳动积极性等各个方面没有差异。
1.试述信息技术对市场交易成本的影响?答:a.消费者的偏好程度。
偏好越大,则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b.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程度越大,则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 大。
c.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用途越广泛,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
d.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e.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 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比重越大,则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
f.消 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
时间越短,则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第二章5.企业内部信息交换的不完全主要来自于那些方面?答:企业内部信息交换的不完全主要来自如下两个方面:(1) 内部信息质量。
信息的质量是指在企业管理组织中,自上而下 反映情况与自上而下传递决策的信息传递的完整性。
这种完整 性不可避免地随着各级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增加而受损。
(2)内部信息的传递速度。
包括自上而下反映情况与自上而下 传递决策的速度。
信息的传递速度也与管理层次、各级管理机 构管辖的对象负相关。
1.简述无差异曲线的特点?它们有什么经济学含义?答:a.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 满足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b.特点及含义:1).无差异曲1.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和条件?答: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1)电脑的普及和答:(1)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
可以为两个或更多的不同市场时,厂商对不同子市场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
一个驳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
因此,可以说 囚犯的困境这一推论已经动摇了西方经济学旧的基石。
其次, 利用囚犯困境的推论方法还可以解释微观领域中各厂商之间的 博弈,如古诺双寡头模型等,而在当今经济学领域,博弈论所 发挥的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分析工 具。
种产品或者要素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都取决于所有商品和要素的 价格。
而一般均衡分析的基本思想就是用 N 个需求和供给的条 件决定 N 个价格。
(2)该种市场应具有以下 4个条件:①市场有无数的买者和买者,而每个买者和卖者所占市场份额 都很小,都是价格的接受者;6。
为什么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会存在两条需求曲线? 答:一方面,厂商降价是,它会设想其他厂商不会采取降价措 施,因而认为其不仅可以增加对原有客人的销售量,而且会把 较多的顾客从其他厂商吸引过来,所以其销售量会大幅度增加, 即其面临着弹性较大,斜率相对较小的需求曲线,这是它的 “想象中的”需求曲线;但实际上,在它采取降价措施时,其 他厂商也会同时降价,这样,厂商无法将其他厂商的顾客吸引 过来,只能提高其顾客的购买数量,而此时每一个厂商所占据 的市场份额是不变的,所以厂商面临的实际的需求曲线弹性较 小,而斜率较大,是它的市场份额需求曲线。
2.简述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和意义;②厂商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厂商无法以自己的产品特点来形 成垄断;答: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社会使用既定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 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他有两大特点:1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 为负,说明生产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增加 一种产品的产量会导致另一种产品的产量下降。
2凹向原点, 说明随着第一种商品生产数量的增多,多生产一单位该商品需 要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逐渐增加。
3边际转换率等于两种 产品的边际成本之比。
③要素是完全自由流动的,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进入 和退出这个市场;3.简述上策均衡与纳什均衡之间的关系?答:每一个上策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但并非每一个纳什均衡都 是上策均衡。
这是因为一个博弈方的上策,是对于所有其他博 弈方的任何策略组合的最优选择,自然它也一定是对于所有其 他博弈方的某一特定策略的最优选择;而一个策略构成纳什均 衡的唯一条件是:它是某一博弈方相对于其他博弈方的既定策 略而言的最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