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基地建设临床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文化教学,不能单单照本宣科,展开文化实践活动对完成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留学生从文化实践活动中,能够实际使用课堂学的汉语知识,并且有利于留学生更快地融入中国社会,促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
时代的发展已经明确了建设汉语文化实践基地的必要性。
1临床医学留学生汉语文化实践基地建设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其中明确了“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改革方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强调要“提升文化开放水平”。
具体指出要“扩大文化交流,增强国际传播水平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且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再次指明,文化软实力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留学生文化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同时,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前进。
另据教育部2010年以来实施的《留学中国计划》,我国要“持续创新来华留学教育培养模式”,“协助来华留学人员客观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情况”,“建立起教学与实习对接、课堂与社会衔接的教育机制”,“形成来华留学教育特色鲜明的大学群和高水平学科群;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
近几年我国留学生教育逐渐向内涵式发展之路转变,这就必须全面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对临床医学留学生教育来说,医学汉语教学具有鲜明特色。
临床医学专业一般是英文授课,留学生的汉语还要达到去中国医院临床实习的水平,这既要求留学生掌握医学汉语口语,也要求他们了解中国文化。
学习汉语和体验中国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就会产生心理认同,更加理解和热爱中国,学习汉语也减少了排斥心理,从而为日后成为知华、友华的交流使者打下基础。
2临床医学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具备理论基础建设医学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基地不但符合时代的要求,而且具备体验性教学的教育学理论依据。
“体验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价值观、教学方法论和教学策略与方法。
”具体来讲,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强调人的主体精神的教学价值观,是一种促动师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论,是一种以体验为目标和中心的教学策略。
临床医学留学生的体验式文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留学生的自主体验为中心,并将留学生的自主体验作为目标、过程和结果而实行的教学。
作为目标指的是,体验式教学的过程必须完成留学生的自主体验,并以获得体验为最高价值;作为过程是指,体验式教学的关键在于留学生体验活动本身,是主体的生命体验过程;从作为结果来说,体验式教学是化体验为结果的教学,是促使留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
留学生体验式教学有三个特点,第一,主体性。
这种主体体验的教学一方面指它是留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另一方面指因为不同主体的心理感受和价值取向不同,他们的体验强度、深度也就不同。
第二,情感性。
体验性教学过程中,留学生作为体验的主体,总会对学习的过程和内容产生某种情感体验,教师就要激发留学生实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如自豪、满足、快乐、好奇等。
第三,活动性。
体验式教学反映了体验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这种体验活动既包括留学生心理上的感受、理解、联想等,又包括留学生行为上的参与、互动、交流等。
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过程首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创设体验情境,主要包括体验场景和体验氛围。
当体验情境被创设出来以后,教师就要引导留学生进入这个体验情境之中,并利用留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来组织教学。
留学生的自主体验是体验式教学的中心步骤。
因为留学生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特点,所以留学生在实行自主体验时,总是以自己的情感、认知和经历等,去理解教学内容、感受教学过程。
之后教师能够组织留学生实行讨论、辩论等,促使留学生的体验进一步深入。
最后,教师还要对其展开有意义的评价。
评价内容主要是留学生体验的参与性、感悟性、深刻性等。
评价策略既能够采取量表统计,对留学生的体验效果实行量化分析;也能够使用质性评价,对留学生的体验情况作趋向性的价值判断。
3临床医学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基地的建设总结为了提升留学生文化教学的质量,我们将体验式教学使用到文化实践基地的建设中去,为留学生创建了丰富的体验情境,让他们自主体验中国文化。
我校先后在某大学和中学建立了临床医学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基地。
这两所学校的特点不同:大学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的老师们多才多艺;初中学生则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力。
教师根据两所文化实践基地的不同之处,为留学生精心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活动。
留学生既感悟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又了解了当代中国的文化。
在活动安排方面,活动前教师先让留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活动的内容,同时扩大了其知识面。
活动当中,教师要善于掌控时间,合理安排现场程序,制造活跃和谐的气氛,多给留学生和中国师生交流的机会。
活动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照片、图片和资料等,完成口头报告,报告得分计入医学汉语课的期末成绩中。
这种体验式教学拓宽了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提升了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以下是我校在文化实践基地建设中举办的几例活动:京剧是中国古老的国粹之一。
教师先在课堂上介绍京剧的文化常识,然后带领学生走进老干办实行现场体验。
退休教授们先介绍弹奏京剧的几种乐器,再弹唱几首京剧选段,然后讲解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学生们跃跃欲试,练习着吹拉弹唱。
最后,大家一起逐句学唱著名的京剧片段。
双方用简单的汉语实行课堂交流,结下了真挚的友谊。
谈到中国太极拳的时候,教师先播放视频,简介太极拳的来历、特点和基本招式,再和留学生一起参加中学的趣味运动会。
会上学生们身穿太极服在操场上列队,为留学生们集体展示了太极拳表演。
整齐划一的场面吸引留学生们现场学习。
然后由中学生一对一教留学生打太极拳,一招一式之间留学生们体会到太极圆柔连贯的特点,及老庄哲学“柔弱胜刚强”的意味。
诗歌是一个国家的文学珍品。
留学生们积极参加中学诗朗诵比赛,他们挑选了喜爱的中文诗歌,首先逐字逐句理解诗歌的含义,再字正腔圆地练习发音和声调,最后随着配乐的伴奏出口成章。
在诗歌多彩的世界中,留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学的精妙,陶冶了情操。
他们也为中国学生推荐了外国诗歌。
不同国家的人民虽然语言不同,但是拥有相似的思想感情,中外师生在诗朗诵活动中受益良多。
组织班会也是让中外学生交流的良好方式。
通过医学汉语课,留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汉语词汇和句型。
在中学班会上,学生们三五成群,互相讨论感兴趣的话题。
例如中国学生提到了他们尊敬的白求恩医生,希望留学生们成为具有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医生,救死扶伤。
留学生们坚定了成为国际医生的理想,意识到了自身肩负的责任,提升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另外,我校组织留学生到文化实践基地定期义诊,留学生们不但能将医学知识使用到实践中,而且在与患者面对面的沟通中,体会到了医者仁心的行业素质。
当留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体验式文化教学,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素养时,就容易理解中国人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交际内容和交际手段,也就能更准确地使用汉语,进一步提升跨文化交际水平。
4关于临床医学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每次活动之后,双方师生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在建设临床医学留学生中国实践基地上,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不足:首先,体验式文化教学需要教师全面系统的教学设计。
文化教学切忌走马观花、浪费课堂时间。
这其中教师的引导格外重要。
教师必须根据班级学生的汉语水平提前作好安排,并且在教学情境发生预料之外的变化时,能够随机应变,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初、中、高级体验式文化教学的课程内容,必须与各年级学生的汉语水平、文化认知水平相匹配。
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也要考虑到留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体验为主,不满堂灌输。
其次,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仍需提升。
文化课的优秀教师,不但需要具备深厚的中国语言文化功底,流利的外语,而且要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还要有组织策划水平、对外沟通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文化实践基地、更全面地利用文化实践基地的资源。
另外,有中国文化特长的教师更受留学生欢迎,比如书法、绘画和中国民乐乐器等,这就要求文化课的教师持续提升自己,拓展特长。
再次,体验式文化教学必须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我们采取的方式是活动前指导,活动中监督,活动后评价和考核。
然后将考核成绩纳入医学汉语期末总分,这样保证了留学生重视体验式文化教学,积极地参与活动。
同时,我们要继续总结经验,提升教学质量,拓展医学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形成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体系。
临床医学留学生文化实践基地建设作为医学汉语教学的一部分,需要在实践中持续完善。
因为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时间不够、经费紧张、缺乏经验、实践基地的接待水平不足等,教师必须精心安排每次活动,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开发临床医学留学生文化实践基地,展开体验式文化教学,提升医学留学生的人文素质,扩大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