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腧穴的基本知识及应用概述

第二章腧穴的基本知识及应用概述

五输穴 井 荥 输 经合
阴阳 阴经 木 火 土 金 水 阳经 金 水 木 火 土
怎么看上表
➢横看: ➢竖看: ➢特点:以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关系配合
4、应用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 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井穴--急救;荥穴--热证(本经脉); 输穴--关节痛;经穴--咳喘; 合穴--六腑病症
(七)八会穴
1、含义:即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聚 会的八个腧穴。
2、应用 对各自所会的脏、腑、筋、脉、气、血、骨、
髓相关的病证具有特殊治疗作用
3、歌诀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 血会膈俞,骨大杼,脉太渊,气膻中存。
(八)八脉交会穴
1、含义:四肢部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经穴
要点:
分布范围:十二经 阴、阳跷脉 阴、阳维脉
分布部位:四肢肘、膝以下 数目:
2、应用 擅长本经及所属脏腑的急症
3、歌诀 郄意即孔隙,本属气血急;肺向孔嘴取,大肠温溜别; 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阳蹻跗阳走,阴蹻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2、分布特点:它们均分布于在腕、踝部上下。 3、应用
擅长治疗奇经八脉病症
4、歌诀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蹻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蹻照海膈喉咙。
通过足太阴脾经
公孙
关元
冲脉
胃、心、胸
通过手少阳三焦经循肩
外关
天髎
阳维脉
目外眦、颊、颈、 耳后、肩部
要点: 十四经中 特殊治疗作用 特定称号
二、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五 输 穴
络 穴
原 穴
背 俞 郄穴 穴
募 穴
下 合 穴八
会 穴
八 脉 交 会 穴
交 会 穴
(一) 五输穴
1 、定义:十二经脉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井、 荥、输、经、合五个腧穴,简称“五输穴”。
要点:
分布范围:十二经中 部位:肘、膝关节以下 名称:井、荥、输、经、合 数目:60个
2、五输穴的含义及分布规律
五输穴 含义 井 所出为井 荥 所溜为行 输 所注为输
经 所行为经
合 所入为合
水流比喻
水之源头 水流尚微 水流由小而大 由浅往深 流水浩荡,畅 通无阻 江河水流注入 湖海
经气特点
经气所出的位置 经气初出尚微 经气渐盛,由浅 往深 经气盛行
经气由此深 入,会合于脏腑
3、五输穴五行配属关系
5、歌诀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 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少冲少府属于心, 神门灵道少海循,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 昆仑委中膀胱知。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大敦行间太冲看, 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一、腧穴的作用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一、腧穴的作用 诊断 邻近作用
治疗
远道作用 整体作用
共性
相对特异性 双向良性调整作用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分经主治:各经有其主要治症(主病)
分部主治: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 部位及某类病证(腧穴的分布主治与腧穴的位置特点有关)
一、含义
第三节 特定穴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 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
内关
胸中
阴维脉
通过手厥阴心包经
足临泣
季胁
带脉
通过足少阳胆经
(九)下合穴
1、含义: 2、分布特点: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 3、足三阳下合穴与合穴相同,其余在足三阳经上。
4、歌诀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在外丘,腑病用之效必彰。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 腧穴概述
三类腧穴的特点:
经穴 奇穴
定经
定位
有归经
有固定
分布在十四经 位置 中
无归经
有固定 位置
定名
主治作用
有专用 穴名
①局部作用
②循经治本经本脏腑器 官病
有专用穴 ①主要对某病有特效

②局部作用
阿是穴 无归经
无固定位 无专用穴 治局部病变


第二节 腧穴的作用和主治规律
(五)背俞穴
1、含义: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要点:
分布范围:六脏六腑
分布部位: 数目:
2、名称特点 3、应用
(六)募穴
1、含义: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要点: 分布范围:六脏六腑 分布部位:与其相关脏腑的位置相邻近。 数目:
2、应用 擅长以六腑为主的脏腑疾患
3、歌诀 天枢大肠肺中府, 关元小肠巨阙心, 中极膀胱京门肾, 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脘, 气化三焦石门针, 心包募穴何处取, 胸前膻中觅浅深。
一、腧穴的发展 160--349--354--359--361
二、腧穴的分类
十四经穴 经外奇穴
阿是穴
三、腧穴的命名
1 十四经穴
经穴361个
有固名定称名称和位位置置,且经归脉属于十四 经脉系统的腧穴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 腧穴概述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 腧穴概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原穴
1、定义: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腧 穴,是脏腑原气留止的部位。
要点:
分布范围:十二经 分布部位:腕、踝关节附近 数目:
2、阴经以输为原,阳经有自己的原穴 3、歌诀 4、应用:
脏腑疾患(尤其五脏疾患)
(三)络穴
1、含义: 络脉由经脉分出之处各有一穴。
要点:
十四经穴中 分布部位:十二经在四肢肘、膝以下,
第二章 腧穴概述
掌握 1、腧穴的定义、分类及特定穴 2、腧穴定位方法 3、腧穴的作用。
熟悉 历代经络腧穴的有关著述。
了解 腧穴的发展、腧穴的命名
本章重点内容
1、腧穴的分类 2、腧穴的作用 3、特定穴 4、腧穴定位方法
腧穴定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输、俞)
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任、督、脾之大络在躯干的前、后、侧面 数目:
2、应用 表里经疾病
3、歌诀 列缺偏历肺大肠,通里支正心小乡 心包内关三焦外,公孙丰隆脾胃详, 胆络光明肝蠡沟,大钟肾络膀飞扬, 脾有大络名大包,人络鸠尾督长强。
为何脾有络穴,还有脾之大络?
络脉及络穴表
(四)郄穴
1、含义:郄穴是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