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 •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对部分农业产品规定了保护价格。
为了采取这种价格政策,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是()A.取消农业税B.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配给制C.当市场上出现农产品过剩的进行收购D.扩大农民家电消费2.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弓I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3.任意两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是根据偏好的()假定来判定的。
A.完备性B•可传递性C•多比少好D.可加总性4.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A.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B.商品边际替代率大于商品价格之比C.商品边际替代率小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D.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连续增加劳动的投入,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劳动的边际产量()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等于平均产量6 •自然垄断指的是()的情况A.—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B.企业垄断某种自然资源C.政府对重要自然资产实行完全垄断D.两家企业共同控制一个市场7.实施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卖方具有垄断地位B.企业生产有商品或服务具有耐用品性质C•消费者之间存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D.不同消费者所在的市场能被隔离开8.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标准是()A.还存在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B.收入在不同居民之间分配公平C•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D.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9.科斯定理的含义是()A.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怕累托最优B.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最小,那么无论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的,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怕累托最优C.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的,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怕累托最优D.无论财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怕累托最优10.在买卖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质量的商品往往将质量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这种现象称为()A.道德风险B .正向选择C .逆向选择D .外部不经济11.下列失业类型中,属于自愿失业的是()A.需求不足性失业B .摩擦性失业C .隐性失业D .周期性失业12.如果用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T表示税收、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A.I=S+ (T-G)+ (M-XB.I=S+T-G+MC.I=S+ (T-G)D.I=S+ (M-X13.假定边际消费货币B是0.75,则投资乘数k应为()A. 1B.2C.3D.414.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就需要实行()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B.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C.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15.政府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是()A.出口退税B .关税壁垒C .出口配额D .非关税壁垒16.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满足国有经济需要 B .满足国民经济需要C•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 .满足企事业发展需要17.我国中央财政不断加大中西部财政转这是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公共财政履行()职能的体现。
A.经济发展 B .经济稳定C .市场维护D .收入分配18.能够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得到全面、具体、清晰反映的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是()A.按政府职能分类 B .近支出使用部门分类C•按支出经济分类 D .按支出能否等到等价补偿分类19.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A.效益性B .准确性C .固定性 D .公开性20.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抵消税负。
种税负转嫁方式是()A.税收资本化 B .混转C .旁转D .消转21.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较小的财政赤字弥补方式是()A.向中央银行借款 B •增加税收C•发行国债D •增加收费22.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
A.政府预算B.信贷计划C•税收计划 D.国民经济发展规划23.财政管理体制核心内容是各级政府间的()。
A.事权划分B.财政收支划分C•企业隶属关系划分D.税权划分24.下列税收中,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是()A.增值税B.营业税C.资源税D.消费税25.从2009年1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实施增值税曲生产型转为()的改革。
A.消费型 B .积累型 C.收入型 D.补偿型26 .为应对国际金融包机的严重影响,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实行了()财政政策。
A.从紧 B .中性 C.稳健 D.积极27.在流动性偏好理论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中,将由于收入和支出时间的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称为()。
A.预防动机B.投机动机C.交易动机D.平衡动机28.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
A.银行活期存款B.银行定期存款C.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D.银行储蓄存款29.商业银行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
A.吸收存款B.票据贴现C.发放贷款D.发行股票30.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A.保持国家外汇储备的适度增长 B •保持国内生产总值以较快的速度增长C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保证充分就业31.某国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对居民提供汽车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是40%,最长还款期限是5年, 这种规定属于()。
A.消费者信用控制 B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C.间接信用指导 D.直接信用控制32.商业银行受企业委托,为其办理与货币资本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成为企业的总会计、总出纳。
这体现了商业银行的()作用。
A.信用中介B.支付中介 C •信用创造 D.货币投放33.根据芝加哥大学教授法玛对有效市场的分类,如果公开发表的证券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A.零效率B.弱型效率C.半强型效率D.强型效率34.从国际债务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出,发生危机国家的汇率政策的共同特点是()。
A.实行浮动汇率制度B.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C.实行盯住汇率制度D.实行货币局确定汇率制度35.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历程是由单一全能型体制转向()体制。
A.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监管B.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混业监管C.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D.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分业监管36.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属于()。
A.自发的浮动汇率制度B.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C.人为的浮动汇率制度D.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37.在当代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机构是()。
A.世界银行B.国际清算银行C.金融稳定委员会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8.按低级到高级、粗略到精确顺序排列的数据计量尺度是()。
A .定比尺度、定距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B .定序尺度、定比尺度、定类尺度、定距尺度C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D .定类尺度、定距尺度、定序尺度、、定比尺度39.为了解全国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状况,找出安全隐患,专家根据经验选择10个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这类调查方法属于()。
A.专家调查B.重点调查C.系统调查D.典型调查40.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主要有圆形图和()。
A.条形图 B .直方图C.累积分布图 D.茎叶图41.下列指标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并且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算术平均数 B .中位数C.众数 D.极差42.离散系数比标准差更适用于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这是因为离散系数()。
C.不受变量值水平或计量单位的影响D.计量更简单43. 某行业2000年至2008年的职工数量(年底数)的记录如下:则该行业2000年至2008年平均每年职工人数为()万人。
A. 1300B.1325C.1333D.137544. 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分析中,“增长I %的绝对值”的计算公式为()48.目前我国主要采用()计算工业增加值。
45.按照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指数可以分为()。
A. 基期指数和报告期指数B. 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C. 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D. 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46.2008年与2007年相比, 资增加()。
某单位职工人数增加10%工资总额增加21%则该单位职工平均工 A.10% B.11% C.12% D.21% 47.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包括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
A. 货币形态B. 产品形态C. 消费形态D. 资本形态A.支出法B.分配法C.生产法D.收入法49.下列会计工作中,属于管理会计范畴的是()A.进行经营决策分析 C.设置会计科目B.编制会计报表 D.清查财产50.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者耗用的资产是()。
A.流动资产B.固定资产C.递延资产D.无形资产51.下列会计处理原则中,属于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是()。
A.实质重于形式B.历史成本原则C.会计主体D.货币计量52.下列财务支出项目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A.生产车间水电费B.管理人员工资C.购进无形资产支出D.流动资金借款利息53.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计量。
A.货币B.实物C.货币和实物D.数量54.账户结构的基本关系是()。
A.期初余额=期末余额B.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C.期初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D.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55.关于借贷记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余额在借方B.—个企业的全部借方账户与全部贷方账户相对应C.从单个账户看,借方发生额等于贷方发生额D.一个企业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56.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计量。
A.历史成本B.现值C.重置成本D.公允价值57.下列指标中,能够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是()。
A.营业利润率B.资产负债率C.速动比率D.存货周转率58.某企业2008年末资产负债反映的资产总额为840万元、负债总额为552万元,利润表反映利润总额为300万元,那么该企业2008年末所在者权益是()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