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动机自动控制实训

电动机自动控制实训


知识
工作原理
2.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电路的工作 原理
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合上电源开关QS。 1)连续控制:
知识
2)点动控制:
工作原理
知识
准备器材
(1)工具 螺钉旋具、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 电工刀等。 (2)仪表 MF47型万用表、ZC25B―3型兆欧表。 (3)器材 1)控制板一块。 2)导线规格:主电路采用BV1.5mm2和 BVR1.5mm2;控制电路采用BV1mm2;按钮线 采用BVR0.75mm2;接地线采用BVR1.5mm2。 导线数量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紧固体和编码套管按实际需要发给。
知识
准备器材
4)电器元件见表
元件明细表
知识 电路的安装工艺要求
(1)识读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电路明确电 路所用电器元件及作用,熟悉电路的工作原理。 (2)按上表配齐所用电器元件,并进行检验。 1)电器元件的技术数据(如型号、规格、额定 电压、额定电流等)应完整并符合要求,外观 无损伤,备件、附件齐全完好。 2)电器元件的电磁机构动作是否灵活,有无衔 铁卡阻等不正常现象。用万用表检查电磁线圈 的通断情况以及各触点的分合情况。 3)接触器线圈额定电压与电源电压是否一致。 4)对电动机的质量进行常规检查。 (3)在控制板上按布置图安装电器元件,并贴 上醒目的文字符号。工艺要求如下:
知识 电路的安装工艺要求
f. 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g. 布线时,不在控制板上的电器元件要从端子 排上引出。 (4)检验控制板布线正确性。 用万用表进行检查时,应选用电阻档的适当倍 率,并进行校零,以防错漏短路故障。 1)检查控制电路,可将表棒分别搭在U1、V1 线端上,读数应为“∞”,按下SB1时读数应为 接触器线圈的直流电阻阻值。 2)检查主电路时,可以手动来代替接触器受电 线圈励磁吸合时的情况进行检查。 (5)安装电动机。 (6)连接电动机和按钮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 (7)连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
知识 电路的安装工艺要求
a. 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一通道中的沉底导 线 ,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平行密排, 并紧贴敷设面。 b. 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 能交叉。当必须交叉时,该根导线应在接线端 子引出时,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属于走线合 理。 c. 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 d. 导线与接线端子或线桩连接时,应不压绝缘 层、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并做到同一元件、 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保持一致。 e. 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超 过两根,每节接线端子板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 允许连接一根。
实践环境

具体要求 根据前面介绍的常用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实际 接线知识,在掌握电机点长动控制的工作原理的基 础上,在具体的实践环境下,根据注意事项完成电 机点长动控制电路的线路连接。
知识 电路的安装工艺要求
(8)自检。 (9)交验。 (10)通电试车。 为保证人身安全,在通电试车时,要认真执行 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一人监护、一人操 作。试车前应检查与通电试车有关的电气设备 是否有不安全的因素存在,若查出应立即整改, 然后方能试车。
知识
注意事项
(1)电动机及按钮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2)电源进线应接在螺旋式熔断器的下接线座 上,出线则应接在上接线座上。 (3)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应按电动机规格进行 调整。 (4)点动采用复合按钮,其常闭触点必须与自 锁触点串接。 (5)填写所选用的电器元件及器件的型号、规 格时,要做到字迹工整,书写正确、清楚、完 整。
电动机自动控制实训
任务
点动与连续不断运行 机制控制电路的安装
1 工作原理 2 3
准备器材
电路的安装工艺要求
注意事项
相关知识
4
知识
工作原理
1.1 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电路(按钮控制)
知识 工作原理
1.2 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电路(开关控制)
知识
工作原理
1.3 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电路(继电器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