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设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1.设计目的及意义近年来~堰桥地区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急剧增加~日产生活垃圾460吨~年清运生活垃圾17万吨~过去的生活垃圾处理以自然堆放、简易堆肥为主~并且处置设施较滞后~原有的杨楼垃圾堆放场处理工艺及设计规模均不满足现在日产近500t生活垃圾的需求~并且对地下水、大气、环境等造成的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了周围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势在必行。
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使废弃物的处理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要求。
为使堰桥城市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成为先进的中等城市~尽快投资兴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2.设计拟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1,场底平整问题。
目前对于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场底平整的一般做法是按原有山谷地形对场底进行简单的压实平整。
但是, 当山谷的原始坡度比较陡时, 若只对场底进行简单的压实处理, 则由于防渗膜的内摩擦角小、垃圾堆体和中间覆盖层抗剪强度低, 会引起垃圾堆体的滑移或底部防渗层系统的剪切破坏。
因此, 对原始坡度较陡的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 可设计成阶梯型场底, 即沿着填埋场谷底方向平整出一段缓坡、一段陡坡相结合的阶梯型场底。
1开题报告,2,雨水导排和防渗问题。
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的降雨汇水, 除了填埋库区面积外, 通常还有比库区面积大得多的场外汇水面积通过设置环库截洪沟, 可以防止场外雨水进入填埋库区, 并及时排放掉库区表面径流, 减少渗滤液产生量当填埋场所在山谷地形较陡时, 可通过逐渐增大截洪沟断面和设置跌水等措施, 确保截洪沟能有效地截流场外雨水。
场外雨水经截洪沟截流后汇入填埋库区下游自然冲沟。
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主要由填埋库区防渗层和地下水导排层组成, 以尽量减少垃圾渗滤液的渗漏量, 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场内, 造成二次污染。
对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来说, 一般采用单复合衬里的防渗结构即可, 地下水可由地下水导排沟排出。
,3,渗滤液和填埋气收集导排问题。
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由于具有良好的自然地形, 且渗滤液量较少, 只要沿填埋场谷底开挖一条渗滤液收集主盲沟, 在两边开挖支盲沟, 盲沟内铺设HDPE 穿孔管, 就能有效地收集和导排渗滤液。
在垃圾填埋过程中, 垃圾填埋气体是主要的降解产物之一。
填埋气体在垃圾堆体中的无控制迁移, 不仅可造成大气污染, 而且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目前, 大中型垃圾填埋场一般通过设置横向和竖向导气石笼来达到对填埋气体的排放和控制。
山谷型小型填埋场由于规模小, 产气量少,可考虑采用水平导气管和边坡石笼相结合的填埋气体排放控制方式。
,4,渗滤液处理问题。
垃圾渗滤液具有水质水量变化大、有机污染物浓度大、氨氮含量高和部分COD 难以生物降解等特点, 目前还没有经济有效的处理工艺, 一般采用以生化处理为主, 生化与物化、土地2开题报告处理法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5,终场覆盖问题。
垃圾填埋场封场后, 一般要30,50 a 才能完全稳定, 达到无害化。
当垃圾填埋场达到使用寿命时, 需进行终场覆盖, 以减小渗滤液产生量, 进行填埋场生态恢复和土地回用。
对于本设计中的填埋场来说, 由于填埋库区面积较小, 土地回用价值不大,终场覆盖主要起到减少渗滤液产生量和对填埋场进行生态恢复的作用。
为减少投资, 通常采用单层防渗系统。
3.设计拟应用的现场资料综述,1,地理位置【区域位置】堰桥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北纬32º18’~33º35’、东经113º10’~115º12’。
东西长191.5公里~南北宽137.5公里~总面积1508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8.9%。
东与安徽省阜阳市接壤~西与南阳市相连~北与周口、平顶山和漯河为界~南与信阳市毗邻。
全市辖9县1区,汝南、平舆、新蔡、上蔡、西平、遂平、确山、正阳、泌阳县和驿城区,。
中共驻马店市委、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驻驿城【交通】堰桥市地处我国南北方、东西部的结合地带~承东启西~贯南通北~交通发达~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称。
京广铁路、京珠、大广高速、石武客专和107、106国道纵贯南北~新阳高速横跨东西~上武高速和焦桐高速穿境而过~省道、县道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市区北至新郑机场、南到武汉天河机场~3开题报告只有两小时左右的车程。
【地貌】市内主要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等地貌类型。
山地包括豫南桐柏山向西延伸的余脉~山地面积为195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9%。
【河流】堰桥东西横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
以西部桐柏山、伏牛山余脉为界~向东流者属淮河的支流~向西流者为长江的支流。
淮河流域面积13300多平方公里~由洪汝河水系、淮河干流水系、沙颍河水系组成。
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5条~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42条。
【气候】堰桥市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具有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双重气候特征~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
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温和湿润。
,2,城市发展的现状堰桥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黄淮平原。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步建设成为以农业副产品加工、医药、轻纺工业为基础~发展商贸~旅游和高新产业的现代化大城市。
特别是撤地建市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急剧增加~目前日产生活垃圾460吨~年清运生活垃圾17万吨~然而堰桥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较滞后~原有的杨楼垃圾堆放场处理工艺及设计规模均不满足现在日产近500t生活垃圾的需求~已严重到影响经济持续发4开题报告展~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
为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进程已是迫在眉捷的重要问题。
,3,厂址该垃圾处理场拟建于堰桥以西19km~确山蚁蜂镇东1.5km~商桐公路以北的低山丘陵地带。
场址工程地质条件好~周围居民稀少~符合环保和规划要求~是较理想的场址。
总征地面积共358.4亩。
4.设计拟应用的文献综述张冬虎等在《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设计》结合三峡库区小型垃圾填埋场设计工程, 对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的设计进行的研究和探讨。
介绍了雨水导排和防渗系统、渗滤液和填埋气收集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终场覆盖系统等工程部分的设计。
李仲根等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汞及现场污水处理设施对其的去除》中对贵阳市高雁垃圾卫生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原液和不同处理单元过程中汞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填埋场渗滤液原液中的汞含量为79. 4 mg 〃L - 1 ,处于国内外的中低水平,就汞而言污染并不严重。
经过处理,渗滤液有近2/ 3 的汞被去除了。
渗滤液原液中的汞主要以颗粒态为主,随着处理单元过程,这一比例逐渐降低。
渗滤液中的汞含量与填埋垃圾汞含量、p H、以及填埋物质对汞的吸附有关。
黄毅等在《我国垃圾填埋气的产生和利用状况研究》描述了填埋气的组成和性质~分析了影响其产生的因素。
介绍了目前我国垃圾填5开题报告埋气存在的产量大、增长速度快、无控制排放和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指出了我国进行填埋气回收利用的有利条件和前景~并进一步提出了今后在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方面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黎青松等在《垃圾场终场覆盖技术策略研究》通过研究欧美发达国家垃圾填埋场终场覆盖技术, 具体阐述了填埋场终场覆盖系统的处理技术策略, 并指出了我国垃圾填埋场终场覆盖的处理途径及对策。
5.设计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国外填埋场结构由于传统垃圾填埋技术存在缺陷~从二十世纪后期开始~欧美等国开始研究一种新的填埋场方式~即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
这种技术以填埋垃圾被微生物降解的机理和过程为依据~通过一系列手段优化填埋场内部环境~使其成为一个可控生物反应器~为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一个最优的生存空间。
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不仅能对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实现很大程度的场内就地净化~还为填埋场的提前稳定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增加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垃圾的生物降解速度和效率~从而提高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目前~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如美国环保署已着手修改现有的垃圾管理法规以推广这一新型的垃圾填埋技术。
1979年~生活垃圾半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被日本采用~近年来~该工艺还在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及巴西等国被广泛运用~同时该技术的培训课程也在亚太地区逐步开展。
6开题报告国内目前也普遍采用这种填埋方式进行垃圾处理~并在许多地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国外防渗系统构造欧美各国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的构造以及材料性能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 欧美国家普遍是土工膜和掺有膨润土的复合土而成的2 层防渗层。
表1各国垃圾填埋场防渗层构造国家复合土透水系数防渗层构造厚度/cm ( cm/s)澳大利亚土工膜+复合土 -760 1×10比利时土工膜+复合土 -7100 1×10法国土工膜+复合土 -5500 1×10德国土工膜+复合土 -875 1×10匈牙利土工膜+复合土 -750 1×10意大利土工膜+复合土 -7100 1×10英国土工膜+复合土 -7100 1×10美国 2层土工膜+复合土 -750 1×107开题报告葡萄牙土工膜+复合土 -750 1×10瑞典土工膜+复合土 -780 1×10由橡胶和树脂类制成的高分子土工膜本身的透水性能特别好, 透水系数一般小于10- 11 cm/s。
欧美各国设置在土工膜下面的复合土厚度至少50cm, 这使垃圾填埋场能够保持多年不渗漏。
比如, 在土工膜破损的情况下, 假设积聚在复合土上面的水位有30cm 高, 那么渗滤水透过复合土层需要的时间, 美国的防渗构造是T = 12.7 年; 法国US的防渗构造是T= 10 年左右。
也就是说在上面防渗层都损坏的情况FA下单靠最下面的复合土也能保证12.7 年和10 年不渗漏。
位于日本东京青梅的日出垃圾填埋场代表了日本垃圾场建设的科技水平, 防渗系统采用了2 层土工膜, 1 层GCL,最下面是1 层50cm 厚的掺有膨润土的复合土, 严格意义上来说等于是4 道抗渗。
最上面一层TPO 破损造成渗漏的情况下, 中间层GCL 中的膨润土遇到渗滤水立即膨胀止水, 阻止渗滤液渗入地下水系统。
GCL 这个产品由于是2 层无纺布中间夹了干燥的膨润土, 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边坡上铺设, 很容易造成膨润土分布不均匀, 从而影响防渗效果, 所以在GCL 的下面又设置了一层土工膜和掺膨润土的复合土, 真正做到了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