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酒配方大全

药酒配方大全

药酒配方大全凤仙花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配方:凤仙花90克,红花30克,白矾2克,60度白酒2斤。

制作方法:将凤仙花切碎,与红花、白矾同装纱布袋内,扎紧口,浸于白酒中,密封20天,经常摇动,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关节疼痛等。

服法:将纱布浸于药酒中20分钟,取出,外敷于伤处;若纱布干时,可随时往纱布上洒药酒液令湿润。

每日或隔日1次。

说明:本酒方去白矾,加当归30克,用同样方法制取酒液,可用于内服,每日3次,每次饮服30毫升,主治功效相同。

舒筋活血酒活血舒筋配方:当归6克,川芎3克,红花2克,茜草2克,威灵仙2克,白酒60毫升。

制作方法:上药为1次量。

将各药与白酒同煎,去渣饮酒。

功效与主治:活血舒筋。

适用于闪挫伤,包括皮下组织、肌肉、软组织等挫伤,出现疼痛、肿胀,功能活动障碍等。

服法:每日2次,趁温顿服。

药渣可外敷患处。

没药鸡子酒活血止痛配方:没药15克,生鸡蛋3只,米酒1斤。

制作方法:没药研细;鸡蛋取蛋白去蛋黄;将没药与鸡蛋清混合,加入温热的白酒,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与主治:活血止痛。

适用于从高处落下,筋骨疼痛不止。

服法:不拘时,温服50毫升。

大黄杏仁酒活血化瘀,解毒配方:酒大黄30克,杏仁20粒,黄酒1碗。

制作方法:将杏仁去皮、尖,与酒大黄共同加工成细末;加入黄酒,用文火煎至6成,去渣,备用。

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解毒。

适用于从高处坠落,或木石压伤,致淤血凝滞,气绝欲死,肿胀疼痛,呼叫不得,以及骨折等。

服法:每日1次,顿服。

舒活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配方:血竭15克,三七15克,麝香0.1克,樟脑3克,薄荷9克,红花12克,冰片3克,白酒500克。

制作方法:将上药研粗末,纳干净瓶中,加入白酒,加盖密封浸泡10天,经常晃动。

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

适用于各种新旧闭合性骨折。

服法:外用,取药酒涂擦于患处,每日2次,每次5~10分钟。

河蟹酒适用于跌伤疼痛配方:大活河蟹1对(雌雄各1),陈年黄酒2斤。

制作方法:用黄酒煮河蟹30分钟,取酒分1~3份,饮服。

功效与主治:舒筋止痛。

适用于跌伤疼痛。

服法:每日1次,每次1份,温服。

服后盖被酣睡2小时。

丹参川芎鱼骨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配方:川芎50克,丹参50克,红花15克,鱼骨20克,白酒半斤。

制作方法:先将鱼骨用菜油煎至黄色酥脆,与其余各药共研末,装纱布袋,放酒中密封浸泡7天,去药袋即可。

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用于骨折肿胀疼痛。

服法:每日2次,每次25毫升,连服15天。

杨梅根皮酒散瘀止痛配方:新鲜杨梅根皮30~60克,黄酒适量。

制作方法:将鲜杨梅根皮煎水,兑入等量黄酒,即成。

功效与主治:散瘀止痛。

用于骨折疼痛。

服法:每日3次,每次随量饮服。

另可用杨梅根皮与糯米饭一同捣烂,敷于骨折患部。

骨碎补酒补肝肾,壮筋骨配方:骨碎补15克,川断15克,枸杞10克,杜仲10克,白酒1斤。

制作方法:将上药放入酒中浸泡15天,取酒饮服。

功效与主治:补肝肾,壮筋骨。

适用于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骨折。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菊花明目酒清头明目,养血柔肝配方:菊花20克,枸杞子20克,当归10克,熟地1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菊花、枸杞、熟地、当归拣去杂质,洗净,晾干表面水分,装入干净纱布袋中,封好袋口,投入广口酒瓶,倒入白酒,加盖密封浸泡,15天后即可饮用。

功效与主治:清头明目,养血柔肝。

用于阴血不足,肝脉失养所致的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身体疲倦,睡觉多梦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

常饮桑椹酒可以益肾固精,黑发明目配方:鲜桑椹500克,糯米5000克,甜酒曲200克。

制作方法:1. 将桑椹拣去杂质,去柄,洗净,稍沥干,绞榨(或捣)取汁;将桑椹汁煮沸后方凉待用。

2. 将糯米洗净后蒸熟,摊开晾凉;然后放入干净陶器中,与甜酒曲和桑椹汁混合拌匀,密封,置于温暖处,经5~10天,药酒制成,滤去渣,将酒液灌装瓶,密封备用。

功效与主治:滋阴补血,益肾明目。

可用于神经衰弱、头发早白,以及肝肾阴虚所致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等,还用于便秘、消渴等。

服法:不拘时,随量徐徐饮服。

冬天宜温服。

说明:桑椹甘凉,有“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靖虚火”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酿制成酒,香醇可口,老少咸宜,便于饮服。

常饮可以益肾固精,黑发明目。

菊花煮酒清肝明目配方:菊花9克,糯米酒适量。

制作方法:将菊花洗净,撕碎,与糯米酒痛放入沙锅中,边加热边搅拌至煮沸,滤去菊花,取酒汁饮服。

功效与主治:清肝明目。

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所致青光眼,亦可用于其它风热目疾。

服法:每次煮酒为一次量,顿服,每日2次。

说明:中医认为,目为肝之外窍,肝阳上亢则可出现头目胀痛,头晕眼花,口苦咽干等不适。

菊花甘凉,有清肝明目的作用,用其煮酒则酒性温和,无辛燥动血之弊,而有清肝明目之效。

五参酒祛风,解毒,清热配方:苦参30克,沙参30克,党参30克,玄参30克2,丹参30克,紫参30克,枳壳30克,蒺藜30克,黄酒适量。

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工加工研细末;每次取药粉18克,用热黄酒150毫升调匀,分成3份。

功效与主治:祛风,解毒,清热,明目。

适用于风毒赤眼,眼红眼屎眼疼,久不愈。

服法:每日3次,每次1份,空腹温服。

枸杞酒补肝肾,养血和阴配方:枸杞子100克,醇米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将枸杞子用干净纱布袋装好,稍加拍打,令破碎,投入装酒的容器中,密封浸泡10日后,取上清酒液饮用。

功效与主治:补肝肾,养血和阴。

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腰膝酸软,阳痿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30毫升,温服。

亦可用煮熟的猪肝蘸花椒盐送酒饮服,治迎风流泪,目糊视物不清。

说明:本酒方出自《审视瑶函》,原方将酒煮沸浸枸杞,“取其浃洽气血耳”。

本酒除治疗眼疾外,还有补精气,益筋骨,耐老养颜等作用。

枸杞地骨皮蜜酒滋补肝肾,清热明目配方:枸杞子150克,地骨皮30克,蜂蜜150克,白酒1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枸杞子、地骨皮和蜂蜜同放入60度左右白酒中,密封浸泡,每5日搅拌摇动一次,30天后,滤去药渣,取酒服用。

功效与主治:滋补肝肾,清热明目。

适用于阴虚内热,便秘,以及中老年人视力模糊,腰膝酸软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

说明:本方即枸杞酒方又增加了地骨皮和蜂蜜两味而成。

其功效也在枸杞酒效用的基础上,增添了清虚热、润燥的作用,故对肝肾不足,兼有阴虚内热的人更适用。

磁石耳鸣酒疏风通络,补肝肾配方:磁石150克,山茱萸50克,防风30克,山药30克,菖蒲30克,远志30克,制川乌10克,蔓荆子30克,菊花30克,川芎30克,细辛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茯苓30克,熟地90克,米酒5斤。

制作方法:上述药物共碾碎,用纱布袋盛,密封浸酒2周,静置过滤,即成。

功效与主治:疏风通络,补肝肾。

适用于邪风入脑、耳中,久而不散,壅滞耳窍,致耳鸣耳聋,听物不利。

服法:每日2~3次,每次随饮,以愈为度。

菖蒲酒适用于虚劳耳聋、耳鸣配方:九节菖蒲100克,木通100克,磁石500克,防风100克,肉桂100克,黄酒5斤。

制作方法:上药共轧碎,盛布袋,扎口,置于酒中浸泡2周,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效与主治:疏风通窍。

适用于虚劳耳聋、耳鸣。

服法:每日3次,每次空腹温饮1盅。

说明:木通有川木通、关木通之分,宜用川木通。

而关木通含有马兜铃碱,对肾脏有毒性。

枸杞决明酒滋阴平肝,清热明目配方:枸杞根白皮150克,石决明150克,米酒5斤。

制作方法:将枸杞根白皮洗净,切碎;石决明捣碎,二味一同装入纱布袋中,扎口,放进酒坛内,密封浸泡15天,即可。

功效与主治:滋阴平肝,清热明目。

适用于目赤肿痛流泪,视物昏花不清。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

活随量饮服,不可饮醉。

说明:枸杞根白皮是枸杞树的根皮,将外层剥去,剩下的白皮。

有养阴明目的作用。

益精明目酒配方:当归15克,枸杞30克,补骨脂15克,金蝉花15克,蕤仁肉15克,米酒4斤。

制作方法:将当归切片,与其它中药分别拣洗干净,风干水分;再用米酒将各药润透,隔水蒸30分钟,取出摊凉;放入酒器中,倒入米酒,密封浸泡2周,滤取酒液,装瓶备用。

功效与主治:养肝肾,益精血,祛风养眼。

适用于:身体虚弱,视力早衰,精血不足,迎风流泪,以及腰酸痛,头晕眩,精神不振等。

服法:每日3次,每次15~30毫升。

说明:金蝉花是蝉的幼虫在羽化前被冬虫夏草菌类寄生而死亡的带菌干燥尸体,味甘性寒,有疏风清热,定惊止搐作用。

蕤仁是蔷薇科植物蕤的种子的核仁,有养肝明目的作用。

本酒同时可以温通血脉,强壮身体,扩张冠脉血管,防止心脏早衰。

地杞血藤酒(面黄、乏力)[配方] 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鸡血藤、全当归各60克,白酒2500毫升。

[制法] 将前5味共制为粗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

密封.经常摇动数下,浸泡14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补肝肾、填精血。

[主治] 腰膝酸软、面容萎黄、体倦乏力、精神不振等症。

[用法] 口服。

每次空腹胀10-20毫升,日服3次。

[附记] 引自《药酒汇编》。

地黄桂心酒(美容、灭瘢)[药物组成] 干地黄末一升桂心末一升干姜末—升商陆根末一升泽泻末一升椒末一升[功能主治] 保健、美容、灭瘢。

[用法用量] 早晨空腹服半升。

[制备方法] 上六味,以绢袋盛,放人酒中、密封口埋入地三尺,盖土压紧二十日开封。

其酒当赤如金色。

[资料来源] 唐·《千金翼方》男性喝黄精酒能提高性生活寒冷的冬天,晚餐时喝上一小盅自己泡的黄精酒,不但能活血暖身,更能为一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男士补充精力。

长期饮用,有助于提高性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黄精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主管营养师孙晶丹介绍说,黄精主要以根茎入药,由于它的样子很像鸡头,因此又称为“鸡头参”,主要功效是健脾益肾、补气养阴、润心肺、强筋骨,可用于治疗肾精亏损、精血不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内热消渴等。

专家建议,平时体寒、精力减退或不足的男士,可以每天喝一点黄精酒。

此外,黄精中富含的多种营养物质,冬天适当饮用,还能减少细胞突变的发生,从而起到抗衰延寿的作用。

黄精酒的制作方法:准备黄精根数条和适量35度白酒,白酒的量约为黄精根的3~4倍。

首先,将黄精根洗净,用洁净的布擦干,放入大口径的玻璃瓶中,然后,倒入白酒。

泡上2~3个月后,酒就变成了透明的淡琥珀色,尽量放置半年后再饮用。

(三圣酒(久病体虚补元气)[配方] 白人参、怀山药、白术各3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 将前3味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盖好,以文火煮百沸,取下待冷,密封,浸泡3—5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补元气、健脾胃。

[主治] 久病体虚、脾胃虚弱、面色不华,倦息乏力、食欲不振等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