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办公室文明礼仪六十条

办公室文明礼仪六十条

办公室文明礼仪六十条一、用语规范1、讲好普通话。

工作人员应当努力把普通话作为自己工作交谈和对外服务中的语言,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说普通话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2、提倡文明用语。

要用好“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基本文明用语,讲文明、讲礼貌,尤其在对外服务中要严禁服务忌语。

3、称谓要规范。

党内应互称同志,也可根据职务进行日常称呼,如王主任、李科长、小赵等,不应称兄道弟。

4、见面要相互问候。

见面大家都要相互问候,根据情况可以问您好,也可以打手势、点头和微笑。

说话声音不能太低或太高。

5、麻烦他人时要说“请”。

在敬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请”字。

有了“请”字,就表明你没有凌驾别人之上的意思,会使你显得分外有教养。

6、迟到时要道歉。

先不要为迟到辩解,真诚地道歉:“我迟到了,真对不起”。

当被问及迟到原因的时候,再予以说明和解释,并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7、受人帮助时应致谢。

受人帮助、给他人带来麻烦或不便、双方合作或协作完成某一件事情,求人或托人办完某一件事、借用别人物品、接受别人服务或得到别人帮助等,应予答谢和致意,说声“谢谢”、“给您添麻烦了”、“承蒙您的关照”、“真不好意思”等。

8、分别时应道声“再见”。

分别时应表达相互间的祝愿,常用的有“再见,欢迎再来”、“再见,祝一路顺风”、“您走好”、“再见”等。

二、举止规范9、站姿。

正式站姿脸部朝正前方,不抬头,不低头,下颚与地面平行,脊背挺直,脖子用力向上伸长,耳朵比肩部更靠后,肩膀要放松,手臂要下垂。

收腰,臀部向上抬,但不要往外翘。

膝盖并拢,伸直,脚跟并拢,脚尖之间约分开一个拳头。

10、坐姿。

公开场合落座时,双足要尽量并拢;把右脚尖向前斜伸出,显得悠闲;把脚斜放的坐法可以保持女性身段均衡的自然美;把左腿翘在右腿上,给人高贵大方的感觉,但不能翘提过高,不然有失风度;坐沙发不要太靠里面,否则小腿紧靠沙发的边沿,有损美观。

11、步态。

步态应该自信和敏捷,从容稳健。

具体说来,即是:上身正直不动,两肩相平不摇,两臂自然摆动,步幅适中均匀,两脚落地一线,以显优美。

12、蹲姿。

在取低处的文件或其他物件时,不要弯腰曲背,低头翘臂,而是两脚稍分,屈膝下蹲,慢慢低下腰部拾取,才显得优雅。

13、养成微笑的习惯。

要养成微笑的习惯,对领导、同事、职工、来访者都应如此。

14、克服不良习惯。

开会、对外服务期间听取别人讲话要有礼貌,不要出现打哈欠等不良习惯;自己科室以外的其它科室有人来访不要在门口探望;与陌生人不要夹带外文单词;别当着人面摆弄身体,这儿挠挠,那儿抓抓或摆弄头发;上班期间不准吃零食。

15、上下楼梯和在走廊里应注意礼节。

上楼梯时,男性应先走,下楼梯时,男性应让女性走在前面。

在门口、楼梯口、电梯口以及其他通道走廊遇上女士,男士宜侧身站在一旁,让其先行。

如在走道里遇到来人时,要向对方轻轻点头致意,并稍稍侧转身让客人先走。

16、禁止在背后议论人。

该说的话当面说,不要在背后议论人,发牢骚,更不要窃窃私语,以免造成同事间关系不和。

17、控制情绪。

同事间和与外人交往时,如对方情绪激动,自己应该冷静化解,防止激发矛盾。

18、做到相互尊重。

无论亲密、一般还是生疏的关系,都要相互尊重,说话和态度都应掌握分寸,既不过分亲昵,也不要冷漠。

19、认真倾听他人谈话。

要仔细倾听他人的发言或建议,不随便打断他人的谈话,目光应该注视对方,认真仔细地倾听,以示专心和尊重,不要双手交叉在胸前听人讲话。

20、充分听取他人意见。

工作上与同事意见不一致时,不要固执己见,出现过激行为。

要充分听取对方合理意见,努力找到共同点,达到一致,使工作做得更好。

21、掌握好交谈的技巧。

与他人交谈,应尊重交谈对象,态度要谦恭,语言要文明,给别人充分的发言时间,不要出现一言不发、插嘴、抢嘴、说脏话、油腔滑调等不文明现象。

22、出现差错应致歉。

出现差错,责任在自己的,要坦率地承认失误,不要进行辩解;责任不在自己的,也要容忍,日后另找机会加以解释说明。

23、汇报工作应简短。

向领导汇报工作,要直截了当、简洁、提纲挈领。

领导想听你个人想法和意见时应该陈述。

24、不乱动别人的东西。

进入别人的办公室,未经允许,不要乱翻乱动别人的物品,更不要随手借用。

25、应当尊重外来办事人员。

遵守“六个一”服务规范,严禁在执行公务活动中态度蛮横。

26、手机、寻呼机的使用切勿影响他人。

开会期间和在休息室,应当将呼机、手机关闭或调至静音状态。

27、吸烟应注意场合。

开会、接待客人不宜吸烟,用餐时要适度或节制,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28、要讲究诚信。

做任何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要讲诚信,做到守时、守约、守信用,确属不能准时到达或赴约时,应当提前告知。

经常迟到是不尊重别人,没有礼貌的表现。

29、爱护公共环境卫生。

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三、仪表规范30、穿着要得体。

穿着要干净、简洁、明朗、庄重,服装颜色不能太艳,款式不要太奇,饰品不要太多,鞋跟不要太高,不准穿背心、短裤、拖鞋上班。

31、出席重要场合要穿正装。

参加重要宴会、签约仪式、洽谈项目,应穿西装,配带领带,不要穿便装和休闲装。

32、化妆应注意身份和场合。

不应在公共场所化妆或补妆,不能浓装艳抹,染彩发,涂指甲,女同志不应穿太露、太透的衣服。

33、注意个人卫生。

适时理发,经常梳理,不留胡须,衣着净洁得体。

工作期间,最好不要吃葱、蒜、韭菜等辛辣食品,防止口生异味。

34、注意自己的形象。

对外接待中要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潇洒自如、自然诚恳。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不放声大笑,不在远距离大声喊人。

走路不要搭肩膀,脚步要轻,遇急事可加快步伐。

四、接挂电话规范35、电话铃响后马上接。

在铃响三遍之前摘机,否则就是失礼;铃响四遍以上,要致歉。

36、通电话后要问好。

接通电话后,首先要向对方问好,然后报出自己的办公室及姓名。

如:“你好,XX单位XX科小李”。

37、通话时要和气、亲切、得体。

通话要融入笑容的声音,带着微笑说话。

若对方讲话粗野、脾气很大时,不要以同样的方法回敬,应有以柔克刚的涵养。

38、语速要适中。

电话中讲话的速度不可太快,否则对方不容易听清;语速过缓也不好,容易使受语方产生厌烦情绪。

39、答复找人电话。

当来电话的人说明找谁后,刚好是本人接电话,应说:“我就是,请问你是哪位”;当应找的人在,但不是他接电话时,应说:“他在旁边,请稍等”;当应找的人不在办公室时,应说:“对不起,他刚好出去,你需要留话吗”,切忌只说一声“不在”,就把电话挂了。

40、自己打电话时应注意言语。

打电话之前在心里作好整理,电话接通后不要吞吞吐吐,丢三拉四,要讲得明确,使对方能得要领。

一个人占用电话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引起别人反感。

41、电话结束时要讲究礼貌。

电话交谈临近结束时,要使用“麻烦了”、“谢谢”、“再见”之类的礼貌用语。

如果你是拨电话的一方,在讲完话后,隔一个呼吸的时间再放下话筒;如果你是接电话的一方,在对方没有放下电话时,不可咔嚓一声就放下。

五、待人接物规范42、接待来客应主动热情。

待人要主动热情,落落大方,不要冷冰冰地接待。

对来访者应起立问明来意。

如手头忙于其他事务,一时难以脱离,应向客人说明情况,请其稍候,或联系其他同事协助接待。

切忌让客人坐“冷板凳”长久等待,无人问津。

43、接待客人时,妥善保管好有关文件。

有客进门,应将办公桌上的文件、资料合起来;送客离开办公室,要将文件、资料放置好,以免泄露或丢失。

44、不要当众频频看表。

最好在别人面前不看或少看自己的手表,否则会使别人误认为你急于脱身。

若因为忙或有重要约会,不妨直说,委婉的告知对方改日再谈,并顺便表示歉意。

45、不需本人接待,应适时退场。

客人来访时,不需本人接待时,应通知接待领导或有关人员,将客人请到适当的交谈场所并倒好茶水后见机离去。

离去时要向客人致意。

46、沏茶礼仪。

同样的来客中应从身份高的开始沏,如不明身份,则应从上席(即离开门口较远的座位)开始沏起,沏茶放杯盖时应里面向上。

47、进屋须敲门。

进别人房间时必须轻轻敲门,待听到回答时才进房门。

敲门一般敲三下,门铃则按一下。

陪客人进领导办公室,也要先敲一下门再进,要注意:如门往外开,应请客人先进,如门往里开,要自己先进去,按住门,然后再请客人进。

48、介绍时要注意礼貌。

介绍客人与领导,要有礼貌地以手示意,而不能用手指指人,更不能用手拍打。

介绍时简要说明被介绍人所在单位、职务及姓名,介绍的顺序为:先把本单位的领导介绍给外宾、外单位的领导;先把身份较低、年纪较轻的介绍给身份较高、年纪较大的;先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

如果是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应按照职务高低依次介绍,职务相同时,则先介绍年纪大的。

49、握手姿势。

正确的握手姿态应当是五指齐用,稍微一握,并轻轻上下摇动,时间以两三秒为宜。

双眼注视对方,含笑致意。

握手之时,掌心向下显得傲慢,掌心向上显得谦恭,而伸出双手去捧接对方的手更显得谦恭备至。

一般来说,手心向上的伸手方式受人欢迎,这样不但亲切,而且优雅大方。

50、握手顺序。

同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见面时,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男性应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

男女握手不能太重、太久。

51、名片的交换。

交换名片时,应起身站立,双手将名片递交与人,同时还应口称“请指教”或“多多关照”。

若同时与多人交换名片,要讲究顺序,或由近而远,或由尊而卑,不可跳跃式进行。

接过他人名片时,应必恭必敬,马上说一声“谢谢”,并要起立双手接过名片。

接过名片后,要通读一遍,以示敬重之心。

52、陪同客人的位置。

陪同客人,一般应请客人位于自己的右侧,以示尊重;如果自己承担主陪任务,应与客人并排不能落后;如果自己属于陪访随同人员,应走在客人和主陪人员的后面。

走到路口或走廊拐角处,应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的位置,用手示意方向,并有礼貌的提示:“请这边走”。

进门时主动拉门,请领导、客人进去。

53、乘车。

上车要让领导和客人先上,自己后上,要主动为领导来宾打开车门,并以手示意,待领导或来宾坐稳后再关门。

车到目的地,自己要先下,为领导、客人打开车门。

在乘车的座位方面也有讲究,习惯的坐法是,“右为上,左为下,后为上,前为下”。

也就是说,要请来宾坐在汽车后排右侧的座位上,自己坐在来宾的左侧。

尤其是忌讳客人进座后自己随后从同一车门进座,应从另一车门进座。

如果有领导主陪,应让领导坐在客人的左侧,自己坐在司机的旁边。

54、出入电梯。

乘电梯时,看到领导和来宾时应退下一步相让。

如果是自己陪同客人,在有专人服务的电梯里,先让客人进,到达时也应让客人先出;如电梯无人服务,自己先进去,再让客人进,到达则让客人先出。

55、递接物原则。

递接别人的物品时要双手,做到相互尊重。

六、宴请礼仪规范56、出席宴会应守时。

出席宴会应正点或提前二、三分钟或按主人的要求到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