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19级高中班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1、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运用了技术( ) ①遥感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 ④多媒体合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无论在飞机上,还是在野外考察旅行,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 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 )A.季节B.天气C.地理坐标D.气候3、GPS 的基本定位原理: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GPS 接收机接收到这些信息后信息,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与传统的人工测量手段相比,下列不属于GPS 具有的优势是( ) A.测量精度高 B.操作复杂,仪器体积大C.全天候操作D.信息自动接收、存储、减少了繁琐的中间处理环节 GIS 的英文名称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三项功能。

GIS 不仅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和“状况”有关的查询,还能进行趋势分析和复杂的“模式分析”,甚至通过“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据此完成4~5题。

班级 姓名 考号4、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B.预测森林火灾发生的地点C.预测森林火灾后造成的后果D.及时知道火灾的地点和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5、有的渔民已经开始利用GIS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普遍运用这项技术,则( )A.是捕鱼量持续增长B.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C.会增加渔业的生产成本D.促进渔业生产,甲的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6、下列区域有明确边界的是()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北京市7、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高且多雨,但是由于纬度位置高,所以热量条件不如长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配合条件好C.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D.松嫩平原的温暖季节长,所以农作物的生长期长8、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A. 公路B. 菜园C. 鱼塘D. 果园9、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10、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A.水稻土B.黄土C.紫色土D.黑土1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田为主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C.一年两熟至三熟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13、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14、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15、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若干平原组成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16、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A.稠密的水系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17、下列粮食作物具有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是( )A.水稻B.小麦C.玉米D.大豆18、下列关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规模大B.机械化程度高C.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D.粮食商品率极高19、“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A. 台风B. 洪涝C. 地震D. 森林病虫害20、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A.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C.玉米、高粱、大豆、油菜D.玉米、芝麻、甜菜、大豆遥感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生长状况。

读图回答21-23题。

21、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①红外线②X光③可见光④紫外线A.①②B.①③C.③④ D.②③22、根据图示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A.划分植物类型B.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C.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D.判断土地利用状况2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A.判断水体污染B.判断人口分布C.进行导航D.估算工业生产总值台风是我国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 为防灾减灾国家气象局采取多种信息技术进行监测和预报。

据此回答24~26题。

24、判断台风的生成地点,可利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为(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技术25、预测台风的移动方向及可能的登陆地点,可利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为(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技术26、评估台风过境产生洪涝灾害的影响范围,可利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为( )①遥感技术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技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 27 ~ 28 题。

27 、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地理因素是( )A 地形B 气候C 河流D 土壤2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 地区纬度较低,热量丰富,水分是农业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B . D 地区农业生产潜力不高,粮食产量低,主要原因是气温较低C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是 E 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特点D .伏旱是影响 F 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读钓鱼岛三维效果图和航空遥感影像图,回答下题。

29、钓鱼岛三维效果图的获得和制作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和GISB.GIS和GPSC.GPS和GISD.数字地球30、如果利用航空遥感技术对不同时期的钓鱼岛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钓鱼岛图片,可以获得()①钓鱼岛面积的变化②钓鱼岛上植被的变化③钓鱼岛的地理坐标④钓鱼岛地形的变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综合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材料一从1985年开始对南极进行首次科考活动以来,我国已成功建立了四座科学考察站(南极3座,北极1座)。

极地科学考察通过调查、试验、研究等活动掌握了大量的极地环境数据信息、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一共有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除了美国已经在成熟商业化运行的GPS系统外,中国的北斗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还都在建设中。

(1)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持续开展了近30年,采集了大量极地科学数据,对这些数据的管理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GIS ,对这一技术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C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B.可以对南极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C.对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2)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哪一个?RS(3)全球定位系统(GPS)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技术外,还能够提供哪些服务?测速、授时、导航(4)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环境进行研究,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例说明。

进行资源的普查和城市环境管理等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0分)材料:枣庄地处鲁南,这个因煤而兴的典型资源型工业城市,曾被预言逃不出“煤尽城衰”的定律,将是一个没有未来的“塌陷板块”。

然而,吃了百余年“资源饭”的枣庄,把自己提前放到了“拐点”上,硬是趟出了一条转型新路。

今天的枣庄,经过环境治理,面貌焕然一新,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卫生城市。

能源、建材和煤化工“三大基地”建设,孕育着枣庄的未来,与此同时,一批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破土而出,生物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信息、电子等项目的发展,加速了枣庄经济转型的步伐。

近几年,枣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一座现代化综合性的城市正在崛起。

(1)材料中提到的“拐点”是指由转型阶段向再生阶段转变。

(2)简要分析枣庄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区位条件。

原料丰富;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信息通达度高,消费市场广阔。

(3)请你预言未来枣庄市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可能发生的变化。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升高,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且变化不大(4)请你分析预言枣庄“将是一个没有未来的“塌陷板块”的理由。

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劳动力价格上升、地价上涨等问题的出现,区域经济增长可能停滞甚至衰退,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人们收入下降。

(5)根据发达国家区域再生的成功经验,请你为枣庄市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治理污染,改善投资环境。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8分)材料一2016年7月11日,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启航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材料二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向北极前进过程中想要随时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GPS ,该项地理信息技术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等特点。

实时性(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像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目前遥感技术在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列出卫星遥感技术的三个应用领域及相关的课题名称。

序号应用领域课题名称例防灾减灾长江流域洪水动态分析1资源普查野生藏羚羊种群数量及分布2农作物估产江淮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分析3工程建设及规划青藏铁路选线分析(2)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熊的生存带来了影响,请设计一个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北极熊生存状态的具体方案。

给北极熊佩戴装有GPS信号发射装置的项圈,GPS信号发射装置每天都向卫星发送信号,科研人员利用互联网查询、记录项圈的移动轨迹。

34、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6分)材料玛卡是一种原产拉美地区4000米以上高山的野生植物,忌高温和涝洼积水,因其生存条件恶劣,使其大量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形成品质极佳药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