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2015年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第二批-抗震节能综合整治项目一标段学院南路32#院蓄水池施工案编制人:项目审核:项目审批: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第二十三项目部2017年3月15日目录目录 (2)一、编制依据 (4)1.1、施工合同 (4)1.2、设计图纸 (4)1.3、地区、行业及标准 (5)1.5、主要法律和规性文件 (5)1.6、其他 (5)二、工程概况 (6)三、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7)3.1、施工人员配备 (7)3.2、施工技术准备 (7)3.3、施工现场准备(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 (8)3.4、施工机械准备 (9)3.5、施工材料准备 (9)3.6、协调场外工作 (9)3.7、岗位培训 (10)3.8、施工测量放线 (10)四、施工案和技术措施(硅砂蓄水池) (10)4.1、施工工艺流程 (10)4.2、基坑开挖 (11)4.3、基坑垫层处理 (12)4.4、底板施工 (13)4.5、底板土工膜铺设 (14)4.6、池体砌筑 (14)4.7、顶板施工 (17)4.8、顶板及四壁防渗土工膜铺设 (18)4.9、肥槽回填 (18)五、质量要求 (19)5.1、基坑开挖检验 (19)5.2、底板模板规定 (20)5.3、钢筋规定 (21)5.4、现浇混凝土底板规定 (22)5.5、土工膜 (23)5.6、硅砂砌块安装规定 (23)5.7、混凝土盖板安装规定 (25)5.8、蓄水池的水流组织规定 (25)六、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7)附图1 15#楼南侧蓄水池施工进度计划表 (29)附图2 现场平面布置图 (30)一、编制依据1.1、施工合同1.2、设计图纸1.3、地区、行业及标准1.5、主要法律和规性文件1.6、其他(1)人民国、行业及北京市政府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规定。
(2)建设部2010年重点推广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
(3)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SHM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我单位质量、环境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其支持性文件。
(4)我单位公司管理手册及其它有关总承包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5)我单位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企业标准。
(6)建设部发布的级工法和我单位的企业工法。
(7)2015年海淀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第二批)施工总承包1标段项目施工图纸、答疑、图纸会审等文件。
二、工程概况该工程为北京市海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投资改造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位于海淀区北太平庄学院南路32号院15#楼南侧,1#、3#之间。
本案主要针对蓄水池施工,由于现场地下管线复杂,场地狭小,目前能初步确定尺寸的蓄水池位于15#楼南侧,净尺寸为17m(长)×3.5m(高)×3m(宽);1#楼、3#楼之间的蓄水池,需要对现有热力管沟进行改线,人防通道需要探坑确定具体位,以后以洽商形式,经过监理、设计单位确认后进行施工。
施工现场条件分析:本工程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小区居民集中、车辆较多,现场交通导向困难较多,影响工期实现的社会因素较多,应全面与街道、居委会全面接触、积极沟通,创造最优的施工社会环境。
三、施工准备工作计划3.1、施工人员配备(1)由于本工程工序多,工期短,质量要求高等特点,为了保证工期和施工质量,要组织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参加施工,该队伍自身管理水平要求高,施工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坚决保证工程的工期及施工质量。
同时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总进度计划要求,确定各工作段劳动力配备。
编制施工现场进度计划(详见附图1)。
(2)项目部加强人员管理,合理调配人力,加强培训,提高质量意识,成为完成任务的关键,在场后要对全体劳务人员进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宣传及教育,使他们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守有关施工安全技术法规和地治安规定。
(3)落实好分包队伍管理和施工人员的办公地点以及生活地点,为进场工人解决好生活问题,能够使工人全身心地投入施工生产。
(4)组织专门人员负责协调各面的关系,特别是注意处理好与小区居民的关系,尽量在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3.2、施工技术准备⑴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组织图纸会审。
A、由技术总工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及施工工长认真审图,作好施工计划及施工准备。
B、工程开工前及时与业主、设计单位联系,作好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工作。
⑵准备与本工程有关的规程、规、图集。
⑶测量人员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作好工程控制网桩的测量定位,同时作好定位桩的闭合复测工作,并作好标识加以保护。
⑷专业技术人员认真了解地下管网及围环境情况,明确其具体位置和深(高)度。
⑸认真勘察现场,根据工程的特点,经过详细的技术论证,按期编制缜密、合理的施工案,要求施工案必须经审批后实施,技术交底及时准确并有真对性。
⑹根据工程情况,及时计算各种施工物资(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用量,按有关的规、标准进行实验工作。
3.3、施工现场准备(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1)施工场地A、做好施工现场道路、水、电、通讯工作,设置必要的围挡,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B、根据临水、临电设计案,搞好施工临时用水、用电管线敷设工作。
C、施工现场绿化或铺装区域有长期停放车辆和固定物体时,提前协调居委会和管理公司处理,以免影响施工进度。
D、蓄水池开挖前需对原路面地下管线进行探明,并对现有施工面处垃圾进行清运。
(2)施工现场临时用水水源采用施工、生活和消防合一的供水式,利用原有市政水,通过小区管道及小区管井提供临时用水水源。
如存在某小区(或院)无水源的,考虑从其它地接入。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现场配电电源由各小区配电箱及变配电室备用回路引入,在变配电室外设置一级配电柜,然后采用树干式、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式在每栋楼附近设置二级配电箱。
3.4、施工机械准备主要施工机具有中型挖掘机、电镐、焊机、钢筋调直机等。
3.5、施工材料准备主要施工材料有:HRB235钢筋、硅砂透水井砖砌块、硅砂滤水井砖砌块、防水土工膜(200g/mm/200g)、土工布(200g/m2)、C30混凝土、C20无砂混凝土等。
对于各种建材,如硅砂砖砌块、混凝土、钢筋材料等的采购一定要选正式厂家,签订合同,有检验合格证、高质量的材料一定要经建设单位和监理认可后可进货。
3.6、协调场外工作制约和影响施工生产的因素很多,为确保施工进度,场外协调工作十分重要,各区项目工程部设专人联系,协调对外工作,做好居民的接待和反馈工作,处理好突发和应急事件,保障施工生产安全、有序的运转。
(1)与当地街道和居民委员会协商,合理调整和安排现场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尽量不扰民。
(2)与消防保卫部门、环保部门、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做好现场的各种办证工作,使施工纳入法制化、合理化轨道。
(3)积极协调好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质量监督部门的关系,及时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7、岗位培训⑴管理人员培训做好施工管理人员上岗前的岗位培训,保证掌握施工工艺、操作法。
A、对工程技术人员集中培训,学习新规、新法律法规。
B、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施工交底、季节性施工交底,使全部管理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⑵劳务人员培训:A、对劳务队全体人员进行进场前安全、文明施工及管理宣传、动员。
B、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取证后可上岗。
C、对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前技术、质量交底。
3.8、施工测量放线1.蓄水池开挖围对照图纸尺寸进行测量放线,确保开挖坡度,保证施工安全;2.放线后,先报项目部技术、质检、工长后,验收合格后,可报送监理验收。
四、施工案和技术措施(硅砂蓄水池)4.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池槽开挖→地基处理→砂→混凝土垫层→土工膜铺设→混凝土底板施工→池体砌筑→加气块砌筑→顶板施工→顶板及四壁防渗土工膜铺设→肥槽回填→现场清理→完工验收4.2、基坑开挖4.2.1、基坑开挖应根据水池平面布置、埋设深度、现场环境、地下水位、土质情况、施工设备和季节影响等因素确定。
4.2.2、在无地下水且土壤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的条件下,蓄水池开挖基坑深度小于5m时,最大允坡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不加支撑边坡的坡度值4.2.3、开挖深度大于4m,或地基为软弱土层,地下水渗透系数较大或受场地限制不能自然放坡开挖时,应采取分台阶放坡式进行,台阶宽度不小于50cm,高度不大于2米。
4.2.4、蓄水池垫层宽度比底板四宽300mm。
4.2.5、土应随挖、随运,宜将适用于回填的土分类堆放备用,土开挖时注意留设两侧500mm宽的工作面。
4.2.6、基坑开挖的顺序、法应遵循“对角开挖,分层开挖”的原则4.2.7、基坑开挖应格控制基底高程,避免扰动基底原状土层。
机械开挖时,基底设计标高上0.2-0.3m的原状土应用人工清理。
如经扰动应挖除扰动部分,根据土的压缩性选用级配碎(或灰土)进行回填处理,用级配碎或灰土回填时压实系数应大于0.94,土开挖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
4.2.8、施工时应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至施工面500mm以下,开挖基坑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定期观测对围道路市政设施和建筑物有无不利影响。
4.3、基坑垫层处理4.3.1、先进行素土夯实,压实系数>0.93。
4.3.2、然后进行砂垫层施工,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含泥量(质量比)不超过3%,并应除去,草皮等杂质,若用细沙,应掺入30%~50%的碎,碎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4.3.3、蓄水池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厚度100mm,混凝土用振捣棒振捣均匀、密实。
4.4、底板施工4.4.1、底板钢筋绑扎Φ14@200 双向双层。
钢筋底筋:先放短向,再放长向,垫2cm厚垫块;马凳间距800。
二层网:先放长向,再放短向,搭接部位在跨中围,绑扎时用马凳支撑上层钢筋网片。
4.4.2、底板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同时预留透气防渗格(800×800)。
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保温养护,铺设一层塑料布,保持混凝土养护温度,养护期不得低于7d。
养护期完成后,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4.4.3、透气防渗格施工。
从下至上依次铺设50mm厚原砂、100mm厚透气防渗砂、土工布(200g/㎡)、200mm厚C20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禁振捣,每层需要均匀压实。
硅砂蓄水池底板构造如下图所示。
4.5、底板土工膜铺设4.5.1、防渗土工膜铺设前需对底板和其围进行清理渣土、尖锐物、块、铁丝等。
4.5.2、工程采用二布一膜土工膜,两幅土工布间的搭接分三步进行:先将对接的两幅土工膜铺平,土工膜预留接口的一侧相对,两幅土工膜对接处的聚乙烯膜搭接7cm,然后,用塑料膜热焊机将聚乙烯膜焊牢;最后用塑料膜胶接剂粘接聚乙烯膜与两侧的土工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