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石灰改良土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①武深高速嘉通段招投标文件及相关资料。
②武深高速嘉通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③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④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⑤施工现场调查情况
2、编制原则
①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规定和要求。
严格遵守工程合同文件的要求并服从业主统一安排。
②在认真领会初步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及补遗书的前提下,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优化施工安排,保证工期。
③根据业主规定的总工期以及阶段性目标,制定合理的施工进计划,施工区段划分合理,适时根据重点、难点,施工工序及气候环境的要求和制约,组织分阶段控制目标计划。
④依靠成熟的技术,先进的工艺,可靠的措施,严格的管理,为业主提供优质工程。
⑤根据本分项工程的实际情况,我项目部将组织一批施工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优秀技术、管理人员,调集先进的机械设备,配备先进的测量、试验仪器,组建一个高效精干的项目领导小组。
⑥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⑦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原则。
二、试验段施工目的
通过本合同段K10+000-K10+200 段4%石灰土路堤试验段的铺筑,采用设计要求的填料,利用各种施工方法,达到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标准为止。
所得到的施工方法、机械最佳组合和各种试验数据用以指导我标段全部4%灰土层填筑施工。
试验段施工中,主要确定路基填筑过程中以下几项内容:
①确定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最佳含水率、松铺系数。
②根据填料的性质,确定使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是碾压设备)的型号、数量、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
③根据填料土的性质、气候条件、确定洒水量以控制最佳含水量及碾压时含水量允许偏差。
④根据路基试验段的试验情况编制路基作业指导书为路基施工提供依据。
三、工程概况本合同段由主线和连接线两大部分组成,主线起讫桩号为K9+000至K16+000,路线全长7Km,嘉鱼南连接线起讫桩号为LK0+800至
LK5+282.479,连接线线全长4.482 Km。
本合同段设计有嘉鱼南互通、
嘉鱼南服务区各1处,本合同段路线总体走向由北向南,沿西凉湖西侧
向南展线,经官桥镇,跨嘉泉公路(X044县道)。
石灰土路堤试验段填方路基选在K10+000〜K10+200段,平均填土高度约
3m。
灰土施工采用路拌。
素土原计划选择本标段1#取土场素土(可取天然密实土方11.5万方),其土质天然含水量为15.0%。
由于取土场征地未解决,我部决定暂用K10+000〜K10+000段本桩利用土方。
此处土源天然含水量18.0%,属细粒土。
在试验数据的参考下,自然土料按照设计压实系数为 1.16。
石
四、施工准备
1、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30cm内的草皮和表土。
清除出来的垃圾、废料及不适用材料和树木等运至指定弃土场堆放。
2、土源土样应进行液塑限、颗粒分析、含水量、重型击实标准、CBR 等试验。
并报送试验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3、做好石灰进场的有效钙镁含量、灰渣含量等指标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在路基两侧开挖纵向排水沟,确保路基的干燥、不积水、不被冲刷,保证路基稳定密实。
5、先用推土机对原地面进行整平,用振动压路机和三轮压路机对地面进行压实,达到压实度〉90%,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6、原地面整平压实后,布置测点并测量标高和计算横坡(用钢尺在地面布置测点,使用监理工程师确认的水准点测出所布置点位相对应的高程)。
五、工期计划及安排
我合同段路基土方4%灰土试验段K10+000〜K10+200,施工计划工期于2013年5月20日至2013年5月28日。
六、试验段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及人员分工
1、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我项目部按照合同要求组织相关人员、机械、试验仪器已全部进场,并确定其职责、人员分工。
①项目经理审批全面、科学而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抓好具体落实工作。
②总工程师制定施工方案,并对技术、工艺、质量、进度进行把关控制,向现场施工及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③质检人员按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中的自检频率和方法完成所规定的试验和检查,做好质量检查记录,施工记录,建立管理档案,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试验段工程由路基施工一队进行施工,项目部相应成立如下组织管理机构:
2、机械设备配置
根据工程量和施工工期要求,投入如下机械设备: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本路段属于填方路基的典型代表路段,该段路基填料属于高液限土,设计中考虑路床掺6%石灰处治,路堤掺4%石灰处治。
施工工艺流程:取土场取土 -运输-摊平-布灰-拌和-整平-碾
1、取土
清除树根、草根及不合格土层,在取土场按预定深度规定范围内由上而下用挖掘
机挖取,对土质变化较大的土场(土的塑指变化在5 以上)不能混取,应分层按施工段落挖取,确保同一施工段落土质均匀,现场要做好防水和排水措施。
2、运输
用自卸汽车将土运往施工现场,上土时,根据现场设置的每
20mM0m路基纵横向方格网及松铺30cm厚的用土量,专人指挥卸料,保证每方格、每车数量基本一致,以确保层厚的均匀。
3、摊铺
摊铺晾晒:按照预定的摊铺厚度均匀摊铺,并检查摊铺厚度,保证摊铺厚度基本均匀,检查土的含水量,含水量大时使用铧犁进行翻拌晾晒,晾晒时配合使用旋耕犁将5cm 以上碎土打碎,晾晒后使土达到适宜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1%左右,以考虑后续施工至碾压前的含水量损失)。
4、布灰
布灰前,先用推土机大致推平,然后用平地机整平,清余补缺,保证厚度一致,表面平整。
再用压路机对铺开的松土碾压1~2 遍,保证布灰时不产生大的车辙,严禁重车在作业段内调头。
打上方格网,根据灰剂量及石灰土最大干容重计算每个方格网内所需石灰用量。
铺灰应用人工撒铺。
5、拌和
均匀布灰后,由灰土拌和机拌和2 遍,拌和时拌和机各行程间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严禁在底部留有“素土”夹层,检
查拌入到下一层约10mm 深,并防止过深破坏下承层的表面,影响底部的压实质量。
在拌和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含水量,使其略大于最佳值。
拌好后及时进行灰剂量试验,石灰剂量必须符合设计与技术规范要求,否则必须进行二次布灰,防止因灰剂量不足造成强度满足不了设计要求。
6、整形与碾压
(1)整形灰土拌和符合要求后,用平地机粗平一遍,消除拌和时产生的土坎、波浪、沟槽等,使表面大致平整;接着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稳压1~2 遍。
直线段内,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平曲线段内,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标高和平整度满足要求为止。
最后一遍整平前,用洒水车喷洒一遍水,以补充表层水份,有利于表层碾压成型。
(2)碾压
A 刮平整型完成后及时进行碾压,一般须碾压6~8 遍。
首先使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两遍,碾压速度控制在1.5km/小时,再使用振动压路机振动压实,头两遍碾压速度控制在1.5〜1.7km/h,后几遍控制在2〜2.5km/h,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 的轮宽,直至压实度合格为止(期间每碾压一遍检测一次压实度,确定碾压遍数与压实度间的关系曲线)。
B 碾压顺序按照先外侧后中间,纵向进退进行,同时压路机主轮在前,错轮位置选在碾压段外,禁止快速起动、急刹车和调头。
C 碾压过程中,石灰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若表面水蒸发较快时应及时、少量、均匀洒水。
碾压原则是先静压后振动,先弱振后强振,最后三轮静压。
D 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用其它
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7、养生及交通管理石灰土层碾压完成后的第二天开始采用洒水养生。
每天洒水的次数视气候条件而定,应始终保持表面湿润,养生时间不少于7d 或至下一工序施工。
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8、自检报验试验段作为工程实体的一部分,应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进行现场自检。
特别注意碾压完成后进行压实度检测(同时检测灰剂量),检测采用灌砂法试验,经检测合格签认后,转入下一道工序。
不合格时重新进行补压,直至试验合格。
八、试验段数据采集
1、现场根据测量采集松铺厚度和压实厚度确定松铺系数。
2、试验人员跟踪检测实际含水量及含水量损失情况以便与室内数据进行对比来确定现场和拌制最佳含水量等。
3、现场人员记录机械设备运行情况及参数,为以后的施工机械组合及过程控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