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生成树协议(STP)是一个灵活的协议,在后台运行,防止网络在第二层上(网桥或交换机)产生回路(Loop)。
2. 在有噪声信道上,信道的极限传输速率受信道带宽和信噪比的限制。
3.电子邮件涉及的主要协议有两个:SMTP、 POP3 。
4.目前流行的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对等(Peer-to-Peer或P2P )体系结构5. IPSec可以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运行:隧道模式(Tunneling Mode) 和传送模式(Transport Mode) 。
6.TCP协议是一个面向数据流的协议,它对每一个字节进行编号,以此实现按序交付和确认。
7.考虑n个用户两两间的秘密通信问题。
如果使用对称密钥密码体制,需要 n*(n-1) 对密钥,若使用公钥密码体制,则需要 n 对密钥。
8.TCP软件通过窗口字段向发送方通告每次希望接收多少数据。
该字段给出了一个16比特的无符号整数值,使得TCP能够实现流量控制。
9. 在以太网标准100BASE-T中,100是指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s ,BASE 传输模式为基带传输。
10.DNS服务的UDP协议固定端口号为 53 而TELNET服务的TCP协议固定端口号为 23 。
11. 入侵检测方法一般可以分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和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两种。
12.对于长时间的TCP连接,在稳定时的拥塞窗口呈现出加性增 ,乘性减的锯齿状变化,在这样的拥塞控制下,发送方的平均发送速率始终保持在较接近的网络可用带宽的位置。
二、选择题(单选)1. IP协议提供的服务是( C )。
A. 可靠服务B.有确认的服务C. 不可靠无连接数据报服务D. 以上都不对2. Internet的核心协议是( B )。
A.X.25 B.TCP/IP C.ICMP D.UDP3. 在光纤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 C )。
A. 时分多路复用B. 频分多路复用C. 波分多路复用D. 码分多路复用4. FTP服务方的TCP协议固定端口号为( A )。
A. 21B. 8080C. 80D. 235. 滑动窗口协议主要用于进行( C )。
A差错控制 B安全控制 C流量控制 D拥塞控制6.为了确定一个网络是否可以连通,主机应该发送ICMP ( A )报文。
A.回声请求B.路由重定向C.时间戳请求D.地址掩码请求7. 关于地址192.168.19.255/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这是一个广播地址B. 地址在192.168.19.0网段上C. 地址在192.168.0.0网段上D. 这是一个公有地址8. Web使用( A )协议进行信息传输。
A. HTTPB. HTMLC.FTPD. TELNET9. 为了避免传输中帧的消失,数据链路层采用了( D )方法。
A.发送帧编上序号 B.循环冗余码C.海明码 D.计时器超时重发10. Ethernet的核心技术是它的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 A )。
A.CSMA/CDB.Token RingC.Token busD.XML11. 局域网参考模型一般不包括( A )。
A.网络层 B.物理层C.数据链路层 D.介质访问控制层12. 内部网关协议RI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基于( B )的协议。
A. 链路状态算法B. 距离矢量算法C. 集中式路由算法D. 固定路由算法13. 如果子网掩码是255.255.192.0,那么下面主机( B )必须通过路由器才能与主机129.23.144.16通信。
A. 129.23.190.21B. 129.23.127.222C. 129.23.130.33D. 129.23.148.12714. 为控制拥塞,IP层软件采用了( A )方法。
A.源抑制报文B.重定向报文C.ICMP请求应答报文对D.分片与重组15.下面信息中( B )包含在TCP头中而不包含在UDP 头中。
A.目标端口号 B.顺序号C.发送端口号 D.校验和16. 如果一个C类网络用掩码255.255.255.224划分子网,那么会有( D )个可用的子网。
A. 2B. 4C. 6D. 817. TCP/IP网络中常用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是( C )。
A. ARPB. ICMPC. OSPFD. RIP18. TCP协议采用滑动窗口协议解决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滑动窗口协议规定重传未被确认的分组,这种分组的数量最多可以( D )。
A. 是任意的B.大于滑动窗口的大小C. 1个D. 等于滑动窗口的大小19. 以下应用层协议中,用于动态主机配置的协议是( C )。
A. SNMP B.MIME C. DHCP D. HTTP20. TELNET通过TCP/IP协议在客户机和远程登录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 C )。
A.UDP B.ARP C.TCP D.RARP21. 把两个报文发往同一目的地时,先发的报文( C )。
A.先到B.后到C.不一定先到D.同时到达22.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D )。
A. 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B. 网络层服务和传输层服务C. 传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D. 传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23. 为了将数字信号传输得更远,数据链路层可以采用的设备是( A )。
A.中继器 B放大器 C网桥 D路由器24. 报文的内容不按顺序到达目的节点的是( D )方式。
A. 电路交换B. 报文交换C.虚电路交换D. 数据报交换25. IEEE 802.11采用了类似于802.3 CSMA/CD协议的CSMA/CA协议,之所以不采用CSMA/CD协议的原因是( C )。
A.CSMA/CA协议的效率更高 B.CSMA/CD协议的开销更大C.为了解决隐蔽终端问题 D.为了引进其他业务26. 关于地址192.168.19.255/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这是一个广播地址B. 地址在192.168.19.0网段上C. 地址在192.168.16.0网段上D. 这是一个公有地址27. 流量控制实际上是对( A )的控制。
A.发送方数据流量 B.接收方数据流量C.发送,接受双方数据流量 D.链路上任意两结点间的数据流量28. 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块常被称为( C )。
A. 信息B. 分组C. 帧D. 比特流29. ADSL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B )A. 宽带传输B.宽带接入C. 宽带交换D. 多媒体技术30. 在IP报文头部的字段中,以下( A )内容和IP报文分片无关。
A. 目的IP地址B.标识字段(Identification)C. 标志字段(MF、DF字段)D. 片偏移31. 完成进程间逻辑通信功能的是在OSI模型的( D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32. 内部网关协议RI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基于( B )的协议。
A. 链路状态算法B. 距离矢量算法C. 集中式路由算法D. 固定路由算法33. 如果子网掩码是255.255.128.0,那么下面主机( B )必须通过路由器才能与主机129.23.144.16通信。
A. 129.23.185.21B. 129.23. 27.222C. 129.23.130.33D. 129.23.148.12734. 224.0.0.5 代表的是___地址。
( C )A.主机地址B.网络地址B.C.组播地址 D.广播地址35. 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 类IP 地址,但要连接6 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 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 D )A.255.255.255.0B.255.255.255.128C.255.255.255.192D.255.255.255.22436. TELNET通过TCP/IP协议在客户机和远程登录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 C )A.UDPB.ARPC.TCPD.RARP37. 在TCP/IP协议簇中,UDP协议工作在( B )A. 应用层B. 传输层C. 网络互联层D. 网络接口层38. TCP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它提供连接的功能是全双工的,采用( C )技术来实现可靠数据流的传送。
A. 超时重传B. 肯定确认(捎带一个分组的序号)C. 超时重传和肯定确认(捎带一个分组的序号)D. 丢失重传和重复重传39. 一个IP报文在路由器中经过一番处理后,TTL字段值变为0,将会发生以下哪项操作?( B )。
A. 路由器向IP报文的源地址发送一个出错信息,并继续转发该报文B. 路由器向IP报文的源地址发送一个出错信息,并丢弃该报文C. 路由器继续转发报文,不发送错误信息D. 路由器直接丢弃该IP报文,既不转发,也不发送错误信息40.HTML是一种( B )。
A. 传输协议B. 超文本标记语言C. 文本文件D. 应用软件三、判断题1.( Y )在链路上产生的传播时延与链路的带宽无关。
2.( N )双绞线由两个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组成,这样不容易被拉断。
3.( Y )高质量视频传输属于能容忍数据丢失的网络应用。
4.( N )使用IPSec或SSL能代替PGP为电子邮件提供安全服务。
5.( Y )在TCP首部中有一个首部长度字段,而UDP 的首部中就没有这个字段。
6.( N )提高链路速率意味着降低了信道的传播时延。
7.( N )信道复用技术可以将多路信号复用到同一条传输线路上进行传输,而不会混淆,因此能将该传输线路的带宽成倍增加。
8.( Y )在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使用流水线方式的持久连接的话,一个TCP报文段可能携带两个不同的HTTP服务请求报文。
9.( N )因特网的网络层是无连接的,而IPSec是因特网网络层的安全协议,它也是无连接的。
10.( N )TCP和UDP都需要计算往返时延RTT。
四、简答题1.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答: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利用率。
2.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答:许多用户可以通过复用技术共同使用一个共享的信道来进行通信。
当网络中传输媒体的传输容量大于单一信道传输的通信量时,可利用复用技术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建立多条通信信道来充分利用传输媒体的带宽。
常用的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3. 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威胁都有哪些?需要哪些安全服务?解答: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两大类攻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这两类攻击中四种最基本的形式是: (1)截获(interception) 攻击者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
(2) 中断(interruption) 攻击者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
(3) 篡改(modification) 攻击者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