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探索性问题一、考情分析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问题、探索问题是高考常考题型之一,它是在题设条件下探索某个数学对象(点、线、数等)是否存在或某个结论是否成立.由于题目多变,解法不一,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这类题目训练较少,因而学生遇到这类题目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本文针对圆锥曲线中这类问题进行了探讨.二、经验分享解决探索性问题的注意事项探索性问题,先假设存在,推证满足条件的结论,若结论正确则存在,若结论不正确则不存在.(1)当条件和结论不唯一时要分类讨论;(2)当给出结论而要推导出存在的条件时,先假设成立,再推出条件;(3)当条件和结论都不知,按常规方法解题很难时,要开放思维,采取另外合适的方法.三、知识拓展探索性问题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的问题,此类题目的条件或结论不完备。
要求解答者自己去探索,结合已有条件,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
它对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及综合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分析、归纳、判断、讨论及证明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探索性问题一般可分为:条件追溯型,结论探索型、条件重组型,存在判断型,规律探究型,实验操作型。
每一种类型其求解策略又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在求解时就必须首先要明辨它是哪一种类型的探索问题,然后再根据所属类型制定解题策略。
下面分别加以说明:1、条件追溯型这类问题的基本特征是:针对一个结论,条件未知需探索,或条件增删需确定,或条件正误需判断。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策略是:执果索因,先寻找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再通过检验或认证找到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在“执果索因”的过程中,常常会犯的一个错误是不考虑推理过程的可逆及否,误将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应引起注意。
2、结论探索型这类问题的基本特征是:有条件而无结论或结论的正确及否需要确定。
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是:先探索结论而后去论证结论。
在探索过程中常可先从特殊情形入手,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判断来作一番猜测,得出结论,再就一般情形去认证结论。
3、条件重组型这类问题是指给出了一些相关命题,但需对这些命题进行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复合命题,或题设的结求的方向,条件和结论都需要去探求的一类问题。
此类问题更难,解题要有更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需要要联想等手段。
一般的解题的思路是通过对条件的反复重新组合进行逐一探求。
应该说此类问题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4、存在判断型这类问题的基本特征是:要判断在某些确定条件下的某一数学对象(数值、图形、函数等)是否存在或某一结论是否成立。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策略是:通常假定题中的数学对象存在(或结论成立)或暂且认可其中的一 部分的结论,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进行逻辑推理,若由此导出矛盾,则否定假设;否则,给出肯定结论。
其中反证法在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规律探究型这类问题的基本特征是:未给出问题的结论,需要由特殊情况入手,猜想、证明一般结论。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策略是:通常需要研究简化形式但保持本质的特殊情形,从条件出发,通过观察、试验、归纳、类比、猜测、联想来探路,解题过程中创新成分比较高。
在数列问题研究中,经常是据数列的前几项所提供 的信息作大胆的猜测,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学科-网6、实验操作型这类问题的基本特征是:给出一定的条件要求设计一种方案。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策略是:需要借助逆向思考动手实踐。
总之,解决探索性问题,较少现成的套路和常规程序,需要较多的分析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应用。
它对学生的观察、联想、类比、猜想、抽象、概括等方面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四、题型分析(一) 是否存在值【例1】已知椭圆=1(a >b >0)的离心率e=36,过点A (0,-b )和B (a,0)的直线及坐标原点距离为23. (1)求椭圆的方程;(2)已知定点E (-1,0),若直线y=kx+2(k≠0)及椭圆相交于C 、D 两点,试判断是否存在k 值,使以CD 为直径的圆过定点E ?若存在求出这个k 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分析】(1)先由两点式求出直线方程,再根据离心率和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列出方程解出b a ,,即可求得;(2)假设存在这样的直线,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消去y,得到x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要使以CD 为直径的圆过点E,当且仅当CE ⊥DE 时,则,再利用y=kx+2,将上式转化,最后求得,并验证.【解析】(1)直线AB 方程为:bx-a y-ab =0依题意 解得∴ 椭圆方程为综上可知,存在,使得以CD 为直径的圆过点E . .【点评】解决探索性问题的注意事项探索性问题,先假设存在,推证满足条件的结论,若结论正确则存在,若结论不正确则不存在.(1)当条件和结论不唯一时要分类讨论;(2)当给出结论而要推导出存在的条件时,先假设成立,再推出条件;(3)当条件和结论都不知,按常规方法解题很难时,要开放思维,采取另外合适的方法.【小试牛刀】【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17届高三周考】已知椭圆(0a b >>2,且a 2=2b . (1)求椭圆的方程;(2)直线l :x ﹣y+m=0及椭圆交于A,B 两点,是否存在实数m,使线段AB 的中点在圆x 2+y 2=5上,若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2)实数m 不存在,理由见解析.【解析】(1)由题意得2222,2,22c b a b a e =-==,解得1,2===c b a 故椭圆的方程为; (2)设),(11y x A ,),(22y x B ,线段AB 的中点为),(00y x M联立直线m x y +=及椭圆的方程得,即022322=-++m mx x ,,0)2(34)2(22>-⨯⨯-=∆m m 即32<m ,,所以32,3200210m m x y m x x x =+=-=+=, 即.又因为M 点在圆522=+y x 上,可得,解得3±=m 及32<m 矛盾.故实数m 不存在.(二) 是否存在点【例2】【河南省豫北名校联盟2017届高三年级精英对抗赛】已知点P 是椭圆C 上任一点,点P 到直线1:2l x =-的距离为1d ,到点(1,0)F -的距离为2d ,且.直线l 及椭圆C 交于不同两点A B 、(,A B 都在x 轴上方),且180OFA OFB ∠+∠=.(1)求椭圆C 的方程;学-科网(2)当A 为椭圆及y 轴正半轴的交点时,求直线l 方程;(3)对于动直线l ,是否存在一个定点,无论OFA ∠如何变化,直线l 总经过此定点?若存在,求出该定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 设(,)P x y ,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化简整理可得椭圆的标准方程;(2)由(1)可知(0,1)A ,(1,0)F -,即可得,由180OFA OFB ∠+∠=得1BF k =-,写出直线BF 的方程及椭圆方程联立,求出点B 的坐标,由两点式求直线AB 的方程即可;(3)由180OFA OFB ∠+∠=,得0AF BF k k +=,设直线AB 方程为y kx b =+,及椭圆方程联立得2221()2102kx kbx b +++-=,由根及系数关系计算1212121201111AF BF y y kx b kx b k k x x x x +++=+=+=++++得20b k -=,从而得到直线方程为(2)y k x =+,从而得到直线过定点(2,0)M -.【解析】(1)设(,)P x y ,则1|2|d x =+,222(1)d x y =++,∴2221(1)2|2|2x y d d x ++==+,化简,得,∴椭圆C 的方程为. (2)(0,1)A ,(1,0)F -,∴,又∵180OFA OFB ∠+∠=,∴1BF k =-,:1(1)1BF y x x =-+=--.代入解,得(舍)∴,,∴.即直线l 方程为.(3)∵180OFA OFB ∠+∠=,∴0AF BF k k +=.设11(,)A x y ,22(,)B x y ,直线AB 方程为y kx b =+.代直线AB 方程y kx b =+入,得2221()2102k x kbx b +++-=. ∴,,∴121212121111AF BF y y kx b kx b k k x x x x +++=+=+++++= 122112()(1)()(1)0(1)(1)kx b x kx b x x x +++++=++,2122112122212()(1)()(1)2()()22()201122b kb kx b x kx b x kx x k b x x b k k b b k k -+++++=++++=⨯-+⨯+=++∴20b k -=,∴直线AB 方程为(2)y k x =+,∴直线l 总经过定点(2,0)M -.【点评】定点的探索及证明问题(1)探索直线过定点时,可设出直线方程为y =kx +b ,然后利用条件建立b 、k 等量关系进行消元,借助于直线系的思想找出定点.(2)从特殊情况入手,先探求定点,再证明及变量无关.【小试牛刀】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离心率为22,点()0,1P 和 点()(),0A m n m ≠都在椭圆C 上,直线PA 交x 轴于点M .(1)求椭圆C 的方程,并求点M 的坐标(用m ,n 表);(2)设O 为原点,点B 及点A 关于x 轴对称,直线PB 交x 轴于点N .问:y 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OQM ONQ ∠=∠?若存在,求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点B 及A 关于x 轴对称,所以(),B m n -,直线PB 的方程:,令0y =,所以可得,则,因为OQM ONQ ∠=∠,所以tan tan OQM ONQ ∠=∠,所以,即2OQ OM ON =,因为2222111m m m OQ OM ON n n n ==⋅=-+-,又点()(),0A m n m ≠在椭圆C 上, 所以,即,所以,得()0,2Q ±.(三) 是否存在直线【例3】设F 1,F 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1)若P 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是否存在经过点A (5,0)的直线l 及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C,D,使得|F 2C|=|F 2D|?若存在,求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将数量积转化为坐标表示,利用坐标的有界性求出最值;(2)设出直线方程,根据|F 2C|=|F 2D|,可知F 2在弦CD 的中垂线上,利用中点和斜率关系,写出中垂线方程,代入F 2点即可判断.【解析】(1)易知a =5,b =2,c =1,∴F 1(-1,0),F 2(1,0)设P (x,y ),则=(-1-x,-y )·(1-x,-y )=x 2+y 2-1=x 2+4-45x 2-1 =15x 2+3 ∵x 2∈[0,5],当x =0,即点P 为椭圆短轴端点时,有最小值3; 当x =±5,即点P 为椭圆长轴端点时,有最大值4.(2)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l,易知点A (5,0)在椭圆外部,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及椭圆无交点. 所以满足条件的直线斜率存在,设为k则直线方程为y =k (x -5)由方程组得:(5k 2+4)x 2-50k 2x +125k 2-20=0依题意,△=20(16-80k 2)>0得:当时,设交点为C (x 1,y 1),D (x 2,y 2),CD 中点为R (x 0,y 0)则x 1+x 2=,x 0=∴y 0=k (x 0-5)=k (-5)=又|F 2C|=|F 2D|,有F 2R ⊥l,即2F R k k ⋅=-1 即222222200()205425420154F R k k k k k k k k k --+⋅=⋅=--+=-1 即20k 2=20k 2-4,该等式不成立,所以满足条件的直线l 不存在.【点评】假设存在,将22||F C F D =转化为弦的中点问题以及垂直问题是解题关键.【小试牛刀】已知中心在坐标原点O 的椭圆C 经过点A (2,3),且点F (2,0)为其右焦点.(1)求椭圆C 的方程;(2)是否存在平行于OA 的直线l ,使得直线l 及椭圆C 有公共点,且直线OA 及l 的距离等于4?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依题意,可设椭圆C 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且可知其左焦点为F ′(-2,0). 从而有⎩⎪⎨⎪⎧c =2,2a =|AF |+|AF ′|=3+5=8,解得⎩⎪⎨⎪⎧c =2,a =4. 又a 2=b 2+c 2,所以b 2=12,故椭圆C 的方程为x 216+y 212=1. (2)假设存在符合题意的直线l ,设其方程为y =32x +t . 由⎩⎨⎧ y =32x +t ,x 216+y 212=1,得3x 2+3tx +t 2-12=0.因为直线l 及椭圆C 有公共点,所以Δ=(3t )2-4×3×(t 2-12)≥0,解得-43≤t ≤4 3.另一方面,由直线OA 及l 的距离d =4,得|t |94+1=4, 解得t =±213. 由于±213∉[-43,4 3 ],所以符合题意的直线l 不存在.(四) 是否存在圆【例4】已知椭圆22122:1(0)x y C a b a b+=>>过点,其焦距为2. (Ⅰ)求椭圆1C 的方程;(Ⅱ)已知椭圆具有如下性质:若椭圆的方程为,则椭圆在其上一点00(,)A x y 处的切线方程为,试运用该性质解决以下问题:(i )如图(1),点B 为1C 在第一象限中的任意一点,过B 作1C 的切线l ,l 分别及x 轴和y 轴的正 半轴交于,C D 两点,求OCD ∆面积的最小值;学科=网(ii )如图(2),过椭圆上任意一点P 作1C 的两条切线PM 和PN ,切点分别为,M N .当点P 在椭圆2C 上运动时,是否存在定圆恒及直线MN 相切?若存在,求出圆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设椭圆的方程,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解决直线和椭圆的综合问题时注意:第一步:根据题意设直线方程,有的题设条件已知点,而斜率未知;有的题设条件已知斜率,点不定,可由点斜式设直线方程.第二步:联立方程:把所设直线方程及椭圆的方程联立,消去一个元,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第三步:求解判别式计算一元二次方程根.第四步:写出根及系数的关系.第五步:根据题设条件求解问题中结论.在解决及抛物线性质有关的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图形的形象、直观的特点来解题,特别是涉及焦点、顶点、准线的问题更是如此.【解析】(I )解:依题意得:椭圆的焦点为12(1,0),(1,0)F F -,由椭圆定义知:122||||a AF AF =+ 11a c b ∴==∴= ,所以椭圆1C 的方程为.(II )(ⅰ)设22(,)B x y ,则椭圆1C 在点B 处的切线方程为令0=x ,,令,所以又点B 在椭圆的第一象限上,所以12,0,0222222=+>>y x y x 222222222222221y x y x y x =≥+=∴221OCD S x y ∆∴=≥=当且仅当122222222==⇔=y x y x 所以当时,三角形OCD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2(Ⅲ)设(,)P m n ,则椭圆1C 在点),(33y x M 处的切线为:又PM 过点(,)P m n ,所以,同理点),(44y x N 也满足,所以,M N 都在直线上,即:直线MN 的方程为所以原点O 到直线MN , 所以直线MN 始终及圆相切.【点评】先猜想圆心为原点,表示出直线MN 的方程,再证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定值.【小试牛刀】如图,设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点D 在椭圆上,112DF F F⊥,,12DF F ∆. (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2)是否存在圆心在y 轴上的圆,使圆在x 轴的上方及椭圆两个交点,且圆在这两个交点处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并分别过不同的焦点?若存在,求圆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设()()12,0,,0F c F c -,其中222c a b =-, 由得 从而122112122,222DF F S DF F F c ∆=⋅==故1c =. 从而,由112DF F F ⊥得222211292DF DF F F =+=,因此. 所以12222a DF DF =+=,故2222,1a b a c ==-=因此,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当时,过12,P P 分别及11F P ,22F P 垂直的直线的交点即为圆心C ,设()00,C y由111,CP F P ⊥得而故圆C 的半径221415423333CP ⎛⎫⎛⎫=-+-= ⎪ ⎪⎝⎭⎝⎭综上,存在满足条件的圆,其方程为:四、迁移运用1.已知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以抛物线y 2=8x 的焦点为顶点,且离心率为12.(1)求椭圆E 的方程;(2)若直线l :y =kx +m 及椭圆E 相交于A ,B 两点,及直线x =-4相交于Q 点,P 是椭圆E 上一点且满足OP →=OA →+OB →(其中O 为坐标原点),试问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T ,使得OP →·TQ →为定值?若存在,求出点T 的坐标及OP →·TQ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抛物线y 2=8x 的焦点为椭圆E 的顶点,即a =2.又c a =12,故c =1,b = 3.∴椭圆E 的方程为x 24+y 23=1.(2)设A (x 1,y 1),B (x 2,y 2), ∵OP →=OA →+OB →, ∴P (x 1+x 2,y 1+y 2),联立⎩⎪⎨⎪⎧y =kx +m ,3x 2+4y 2=12,得(4k 2+3)x 2+8kmx +4m 2-12=0. 由根及系数的关系,得x 1+x 2=-8km 4k 2+3,y 1+y 2=k (x 1+x 2)+2m =6m 4k 2+3.将P ⎝⎛⎭⎫-8km 4k 2+3,6m4k 2+3代入椭圆E 的方程,得64k 2m 244k 2+32+36m 234k 2+32=1,整理,得4m 2=4k 2+3.设T (t,0),Q (-4,m -4k ),∴TQ →=(-4-t ,m -4k ),OP →=⎝⎛⎭⎫-8km 4k 2+3,6m 4k 2+3.即OP →·TQ →=32km +8kmt 4k 2+3+6m m -4k 4k 2+3=6m 2+8km +8kmt 4k 2+3.∵4k 2+3=4m 2,∴OP →·TQ →=6m 2+8km +8kmt 4m 2=32+2k 1+t m .要使OP →·TQ →为定值,只需⎣⎡⎦⎤2k 1+t m 2=4k 21+t 2m 2=4m 2-31+t2m 2为定值,则1+t =0,∴t =-1,∴在x 轴上存在一点T (-1,0),使得OP →·TQ →为定值32.2.【山西省长治二中、临汾一中、康杰中学、晋城一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已知椭圆C :的左焦点为F,为椭圆上一点,AF 交y 轴于点M,且M 为AF 的中点. (I )求椭圆C 的方程;(II )直线l 及椭圆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A,平行于OA 的直线交l 于P ,交椭圆C 于不同的两点D,E,问是否存在常数λ,使得PE PD PA ⋅=λ2,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I )(II )1=λ【解析】(Ⅰ)设椭圆的右焦点是1F , 在1AFF ∆中,1//AF OM,1=∴c …………2分12222==∴=∴b a a b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4分 (Ⅱ)设直线DE 的方程为,解方程组 消去y 得到01222=-++t tx x 若()()2211,,y x E y x D则1,222121-=⋅-=+t x x t x x ,其中02-42>=∆t …………6分()21212212223))22(1(x x x x x x x x x x PE PD P P P P ++-=-⋅-+=⋅ 又直线l 的方程为,直线DE 的方程为, …………8分 所以P 点坐标2222,222ty t x P P +=-=, 22222432222221222,43t t t AP t PE PD =⎪⎪⎭⎫ ⎝⎛-++⎪⎪⎭⎫ ⎝⎛--==⋅∴ 所以存在常数1=λ使得PD PE PA ⋅=λ2…………12分3.【2017长郡中学高三入学考试】已知椭圆:C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F,2F ,以椭圆短轴为直径的圆经过点(1,0)M . (1)求椭圆C 的方程;(2)过点M 的直线l 及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设直线,AN BN 的斜率分别为12,k k ,问12k k +是否为定值?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 ;(2) 12k k +为定值2. 【解析】(1)由已知得:222c a b =-=,由已知易得||1b OM ==,解得a =则椭圆C 的方程为.(2)①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由,解得,设,122233222k k +=+=. ②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k x =-,将(1)y k x =-代入整理化简,得2222(31)6330k x k x k +-+-=,依题意,直线l 及椭圆C 必相交于两点,设1122(,),(,)A x y B x y ,则,, 又11(1)y k x =-,22(1)y k x =-, 所以12122112121222(2)(3)(2)(3)33(3)(3)y y y x y x k k x x x x ----+--+=+=---- 12211212[2(1)](3)[2(1)](3)93()k x x k x x x x x x ---+---=-++1212121212122()[24()6]93()x x k x x x x x x x x -++-++=-++2212222222336122()[246]3131633933131k k x x k k k k k k k --++⨯-⨯+++=--⨯+++综上得:12k k +为定值2.4.【广东省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已知点(1,0)A -,(1,0)B ,直线AM 及直线BM 相交于点M ,直线AM 及直线BM 的斜率分别记为AM k 及BM k ,且2AM BM k k ⋅=-.(Ⅰ)求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Ⅱ)过定点(0,1)F 作直线PQ 及曲线C 交于,P Q 两点,OPQ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OPQ ∆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Ⅰ);(Ⅱ)22.【解析】(Ⅰ)设(),M x y ,则(),111MA MB y y k k x x x ==≠±+-, 所以所以(Ⅱ)由已知当直线PQ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PQ 的方程是1y kx =+, 联立,消去y 得()222210k x kx ++-=,因为()()()222442810kkk ∆=++=+>,所以k R ∈,设()()1122,,,P x y Q x y , 12122221,22k x x x x k k +=-=-++ ()22121212211142222OPQk S OF x x x x x x k ∆+=⨯⨯-=+-⋅=⨯+........10分221111222≤+++⨯=k k 当且仅当0k =时取等号,OPQ ∆面积的最大值为22.5.【2016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如图,过椭圆2222:1(0)x y a b a bΓ+=>>内一点(0,1)A 的动直线l 及椭圆相交于M,N 两点,当l 平行于x 轴和垂直于x 轴时,l 被椭圆Γ所截得的线段长均为22.(1)求椭圆Γ的方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及点A 不同的定点B,使得对任意过点(0,1)A 的动直线l 都满足||||||||BM AN AM BN ⋅=⋅?若存在,求出定点B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存在点B 的坐标(02),. 【解析】(Ⅰ)由已知得2b =,点(21),在椭圆上, 所以22211a b +=,解得2a =, 所以椭圆Γ的方程为.下面证明:对任意直线l,都有||||||||BM AN AM BN ⋅=⋅,即. 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由上可知,结论成立;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kx =+. 设M,N 的坐标分别为1122()()x y x y ,,,, 由得22(21)420k x kx ++-=, 其判别式22(4)8(21)0k k ∆=++>, 所以,121222422121k x x x x k k +=-=-++,, 因此,.易知点N 关于y 轴对称的点N '的坐标为22()x y -,, 又11111211BM y kx k k x x x --===-, 2222212111BN y kx k k k x x x x '--===-+=---,所以BM BN k k '=,即B M N ',,三点共线, 所以12||||||||||||||||x BM BM AM x BN BN AN ==='. 故存在及点A 不同的定点(02)B ,,使得||||||||BM AN AM BN ⋅=⋅.6.【2016届江苏省如东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已知椭圆,F 为椭圆的右焦点,点A,B 分别为椭圆的上下顶点,过点B 作AF 的垂线,垂足为M .(1)若2=a ,ABM ∆的面积为1,求椭圆方程;(2)是否存在椭圆,使得点B 关于直线AF 对称的点D 仍在椭圆上,若存在,求椭圆的离心率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2)不存在 【解析】(1)直线,直线. 联立可得. 所以1222212322==⨯⨯=acb ac b b S ABC △. 又因为2=a ,所以1==cb .所以椭圆方程为. 因为,所以.代入椭圆方程得1)4(16242222424=-+ba a cb ac b . 化简得012224=+-e e . 因为04<-=∆,所以方程无解.所以不存在这样的椭圆,使得点B 关于直线AF 对称的点D 仍在椭圆上.7.【2016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心在x 轴上,半径为4的圆C 位于y 轴右侧,且及y 轴相切. (I )求圆C 的方程; (II )若椭圆的离心率为45,且左右焦点为12,F F .试探究在圆C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12PF F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指出共有几个这样的点?并说明理由(不必具体求出这些点的坐标). 【答案】(I )22(4)16x y -+=;(Ⅱ)存在,有四个这样的点.(i )过2F 作x 轴的垂线,交圆12,P P ,则12122190PF F P F F ∠=∠=,符合题意; 9分 (ii )过1F 可作圆的两条切线,分别及圆相切于点34,P P ,连接34,CP CP ,则1321490F P F F P F ∠=∠=,符合题意. 11分 综上,圆C 上存在4个点P ,使得12PF F ∆为直角三角形. 12分8.如图所示,椭圆E 2,过点 ()0,1P 的动直线l 及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当直线l 平行于x 轴时,直线l 被椭圆E 截得的线段长为22. (1)求椭圆E 的方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是否存在及点P 不同的定点Q ,使得恒成立? 【解析】(1)由已知点)2,1在椭圆E 上.所以,解得2a =,2b =.所以椭圆E 方程为.(2)当直线l 及x 轴平行时,设直线l 及椭圆相交于,C D 两点. 如果存在定点Q 满足条件,则,即QC QD =. 所以点Q 在y 轴上,可设点Q 的坐标为()00,y .当直线l 及x 轴垂直时,设直线l 及椭圆相交于,M N 两点. 则(2M ,(0,2N ,由, 有,解得01y =或02y =.所以,若存在不同于点P 的定点Q 满足条件,则点Q 的坐标只可能为()0,2Q . 下面证明:对任意的直线l ,均有.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由上可知,结论成立.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kx =+,,A B 的坐标分别为()11,x y ,()22,x y . 联立,得()2221420k x kx ++-=. 其判别式()22168210k k ∆=++>,, 所以,. 因此.易知,点B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2,B x y '-. 又,2221211QB y k k k x x x '-==-+=--,, 所以QA QB k k '=,即,,Q A B '三点共线. 所以12QA QA x PAQB QB x PB==='. 故存在及点P 不同的定点()0,2Q ,使得恒成立.'B Q y xBOPA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0a b >>)的离心率且椭圆C 上的点到点()0,2Q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3.(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在椭圆C 上,是否存在点(),M m n ,使得直线l :1mx ny +=及圆O :221x y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且OAB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及对应的OAB ∆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Ⅰ)因为,所以,于是223a b =. 1分 设椭圆C 上任一点),(00y x P ,椭圆方程为,2022033y b x -=∴,∴()()=-+=20202y xPQ 43422020++--b y y =63)1(2220+++-b y b y b ≤≤-0①当1-<-b ,即1>b 时,3632max =+=b PQ (此时)10-=y 1=∴b 舍去; 3分 ②当1-≥-b 即10≤<b 时,1,3442max =∴=++=b b b PQ 5分综上椭圆C 的方程为. 6分(Ⅱ)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弦长212d AB -=,所以OAB ∆的面积为412112122242+⎪⎭⎫ ⎝⎛--=+-=-=•=d d d d d d AB S 8分点()C n m M ∈,,,31≤≤∴MO ,131,131,31222≤≤∴≤≤∴≤+≤∴d d n m 10分当时, 由得综上所述,椭圆上存在四个点、、、,使得直线及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且OAB ∆的面积最大,且最大值为12. 12分10.如图,已知椭圆C :,其左右焦点为()11,0F -及()21,0F ,过点1F 的直线交椭圆C 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G ,AB 的中垂线及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D E 两点,且1AF 、12F F 、2AF 构成等差数列.(1)求椭圆C 的方程;xAB1F DG2F(2)记△1GF D 的面积为1S ,△OED (O 为原点)的面积为2S .试问:是否存在直线AB ,使得12S S =?说明理由.【解析】(1)因为1AF 、12F F 、2AF 构成等差数列,所以4222121==+=F F AF AF a ,所以2a =. (2分)又因为1c =,所以23b =, (3分)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 (4分)故点G 的横坐标为.所以 . (8分)因为 DG AB ⊥,所以 , 解得 ,即(10分)1Rt GDF ∆和1Rt ODE ∆相似,∴若12S S =,则GD OD = (11分) 所以 22222222243()()43434343k k k k k k k k ----+=++++, (12分) 整理得 2890k +=. (13分)因为此方程无解,所以不存在直线AB ,使得 12S S =. (14分)11. 【2015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如图,已知椭圆C:)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为21F F 、,其上顶点为A .已知21AF F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1)求椭圆C 的方程;(2)过点)0,4(-Q 任作一动直线l 交椭圆C 于N M ,两点,记.⋅=λ若在线段MN 上取一点,R 使得⋅-=λ,试判断当直线l 运动时,点R 是否在某一定直线上运动?若在请求出该定直线,若不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21AF F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则2,1==a c , 1分故椭圆C 的方程为. 3分(2)直线MN 的斜率必存在,设其直线方程为)4(+=x k y ,并设),(),,(2211y x N y x M .联立方程,消去y 得0126432)43(2222=-+++k x k x k ,则 222122212431264,4332,0)41(144k k x x k k x x k +-=⋅+-=+>-=∆ 4分 由QN MQ ⋅=λ得)4(421+=--x x λ,故. 5分设点R 的坐标为),(00y x ,则由RN MR ⋅-=λ得)(0210x x x x --=-λ,解得8)()(4244144121212121221121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λλ. 8分 又2222221214324433244312642)(42k k k k k x x x x +-=+-⨯++-⨯=++, 222214324843328)(kk k x x +=++-=++,从而18)()(422121210-=++++=x x x x x x x ,故点R 在定直线1-=x 上. 10分12. 定义:我们把椭圆的焦距及长轴的长度之比即,叫做椭圆的离心率.若两个椭圆的离心率e 相同,称这两个椭圆相似.(1)判断椭圆及椭圆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2)若椭圆(2)a >及椭圆相似,求a 的值;(3)设动直线:6l y kx =+及(2)中的椭圆1Γ交于M N 、两点,试探究:在椭圆1Γ上是否存在异于N M 、的定点Q ,使得直线QN QM 、的斜率之积为定值?若存在,求出定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1),∴相似; 4分(2)由,得22a =; 8分(3)设11(,)M x y 、22(,)N x y 、00(,)Q x y 、QM QN k k λ⋅=(λ为常数),将6y kx =+代入,整理得22(12)24640k x kx +++= 10分 则有 (*)由QM QN k k λ⋅=得,即1020102066kx y kx y x x x x λ+-+-⋅=--亦即2212001200()[(6)]()(6)0k x x y k x x x y x λλλ-+-+++--=(**) 将(*)代入(**)整理得:0)366412(24)4(202020022020=-++-+++-λλλλy y x k x k y x 12分 因为对动直线,总要存在定点Q ,所以上式成立及k 无关,因此必须有222200000041264360x y x x y y λλλλ-+==-++-= 14分 得1=λ,)2,0(-Q 或,)2,0(Q . 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