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物馆与公共服务

博物馆与公共服务

浅析博物馆中的媒体宣传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了。

媒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加上科技的进步,已使媒体在生活中无所不在。

媒体可以增进人类生活的幸福,发展人类的再生智慧,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博物馆搜集了人类生活精华的物件,类型众多,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它为促进人类进步而存在。

媒体是博物馆运营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

通过媒体使观众能够掌握到博物馆的信息,靠着媒体传达,才能得到更为广博的学识。

一、媒体宣传对博物馆的作用:
媒体宣传可以吸引观众来馆参观,帮助参观者理解博物馆的展览,辅助展览,使展览达到更好的效果;媒体宣传为参观者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以及更立体的展现效果,方便观众获取知识;通过传媒产品让观众把“展览”带回家,让更多尚未来馆的潜在观众了解博物馆的展览信息,扩大博物馆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来馆参观。

二、博物馆媒体宣传的类型
(一)博物馆内部的宣传
1、宣传单
宣传单一般是为扩大影响力而做的一种纸面宣传材料。

宣传单因为它体积小,容易携带的优势,成为博物馆宣传与推广展览的最优工具。

博物馆的宣传单一般有:以整个博物馆的参观导引为内容的宣传折页,这类的宣传折页会清晰的标注博物馆的所有长期展览的位置与简介,会标注卫生间、电梯、安全通道等,还会标注此博物馆的参观须知、开放时间、地址电话等。

每个观众在参观展览之前领取了此类折页,就能清晰明了的参观完整个博物馆,不会出现因博物馆太大找不到卫生间的困扰。

还有一种是分别介绍每个展厅的宣传单页,此类宣传单页能详细的说明展览的内容及所在展厅位置,而且印有此展览的简介,有的还会印有此展厅的平面图与参观流线图。

小小的一页纸就具备了这一功能。

博物馆的宣传单是可以带走的,参观者可以在参观之前阅读展览的简介,对展览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单页上的平面图对参观者也起到导视作用,既不会错过精彩的展品,也不会走冤枉路。

图1为一组首都博物馆长期展览展厅的宣传单页正面照片,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此组宣传单页采用了统一的底色与构图设计,用各展厅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做主画面,根据各展厅的特色稍微改变花纹和颜色。

每张单页上都印有首都博物馆的标志,背面有对展厅和重点文物的介绍性文字。

图1
图2是我收集的一些首都博物馆临时展览的折页,根据主办方的需求,折页的折数也会有所不同。

与长期展览宣传页不同的是,临时展览宣传页增加了此展览的展出时间段与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的名称,除了首都博物馆的标志之外还有印有除首都博物馆以外的其他主办单位的标志。

由于临时展览具有时效性,临时展览宣传折页还起到了一个纪念的作用,即使展览更换了,宣传页还会让我们记起那些文物被世人欣赏的精彩展览。

这些宣传页被参观者带回以后,可能会引起身边人的关注,吸引来更多的游客。

图2
2、定期杂志
杂志是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

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

图3为首都博物馆出版的小杂志《牵手》,一个季度一期,一年4期,这本32开本的小杂志主要分四个栏目:展览咨询;参与实践;志愿者之窗;要闻与回顾。

主要是针对馆内展览与活动的介绍与总结,经常参与首都博物馆活动的中小学生与他们的家长翻阅这本小杂志
之后,就会积极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图3
3、功能性宣传品
功能性宣传品一般是具有使用性的博物馆纪念品,纪念品是可以承载纪念意义的物品。

在众多旅游文化纪念品中,博物馆开发的旅游纪念品往往被赋予了更多地方特色、文化个性和艺术品位,博物馆的文化产品销售到哪里,历史文化信息就将被传播到哪里,无疑起到了
很好的宣传效果。

开发功能性宣传品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博物馆特色,让更多的人记住博物馆。

功能性宣传品需要制作的方便实用、款式新颖、图案考究、色彩亮丽,这样才会被参观者吸引。

要以传播特色文化为宗旨来开发功能性宣传品,这样纪念品才能深入人心,真正体现博物馆的特色。

(二)公共媒体宣传
1、平面影视媒介
平面媒介是以纸张为载体发布新闻或者资讯的媒体,包括报纸、杂志。

影视媒介主要包括电视,电视是传播带有声音的移动图像的大众媒介,声像兼备、视听兼顾。

图4为莫斯科国家博物馆的平面广告,极具创意与想象力,设计师不仅展现了博物馆耸立于地表的建筑,还通过自己的想象,描绘出令人震撼的地底世界,让你明白真相往往不止存在于事物的表面。

此类型的平面广告可以刊登在报纸杂志上做博物馆的形象宣传。

图4
大多数博物馆在举办新的展览时,都会通过新闻媒体作不同程度的宣传,会在报纸、杂志、电视上作相应的宣传。

报道大家关注的陈列内容、重点展品、展品的价值和意义,这样才会激发人们的参观欲望,起到文化服务的作用。

2、网络
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现在,以及网络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意识到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博物馆整体形象和博物馆资源信息的传播,使社会了解并利用博物馆,真正将文化传播作为博物馆的主要职能之一。

当下微博迅速走红,以发布信息快,传播信息速度快的特点,各大博物馆也分分开通了自己博物馆的官方微博,用来增加与参观群体的互动和交流。

图5、图6分别为国家博物馆与苏州博物馆官方微博的主页,可以在微博上发布公告与特别的活动,介绍临时展览与特色文物,全方位的展现本博物馆的文物特色,更有利于加强与参观群体的互动。

图5
图6 (三)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媒体宣传博物馆制作,依托公共平台传播
1、海报
海报是具有宣传性的招揽顾客的张贴物。

海报是由标题、正文和落款组成的,海报一定要具体真实地写明活动的地点、时间及主要内容。

在博物馆中,海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一个游客首次进入博物馆中,他也许会参观所有的展览,也许会因为时间紧张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展厅参观,此时,海报可以指引这些游客想参观的展览的具体楼层、展厅及展出时间。

对于临时展览来说,海报更是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告知参观者此展览的主要内容、展出地点、展出时间、主办方,而且临时展览是定期更换的,许多游客参观之前可能并未事先了解展出信息,海报就起到了巨大的宣传作用。

为了引导性和宣传性,海报一般都摆放在博物馆人流密度最大的主入口、电梯口、以及展厅入口处。

图7是国家博物馆在大厅电梯口摆放的一组海报,这组海报主要以临时展览为主,引导和告知了参观者近期国家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内容。

这组海报每一幅都印有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标志,这样设计的海报即使风格迥异,展示在一起很有统一性,彰显了国家博物馆的企业文化。

海报的设计简洁大方,画面的配图都使用了与展览相关的元素,使参观者在看文字说明之前就能大概清楚所展览的内容。

再配以专业的版面设计,完美的海报就展现在参观者面前了。

图7
图8是首都博物馆临时展览的一张海报,此张海报更具有设计感,是“东北虎主题摄影展”临时展览,画面没有单纯的放一张老虎的照片,而是大面积的使用了一些纹理,这些纹理既能让人联想到东北虎身体上的图案,又能让人联想到东北虎生活的松树林。

设计感强的海报更能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会让人们驻足观看海报上的信息。

图8
由于参观者对画面的认知能力和吸引高于对文字关注,所以海报突显着极大的宣传作用。

2、宣传片
中国的各大博物馆,在更换展陈和建设新馆的时候,一般都会制作专题宣传片向社会传播,介绍博物馆的各类信息,多层面多方位地向全社会宣传本博物馆。

3、网站
网站是一种通讯工具,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来发布自己想要公开的资讯。

在网络发达的现在,公办博物馆与私立博物馆都纷纷开办了自己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便于世界各个角落的人通过网络随时都能关注博物馆的资讯。

博物馆网站主要有博物馆介绍;展览介绍;资讯新闻;藏品欣赏;参观导览;在线预约;公共教育等几个板块。

图9、图10分别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的官方网站。

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许多博物馆在网站的建设上投入了大笔资金,主页的界面都相当绚丽。

很多博物馆网站充分调动了互联网的交互性,建立了文博论坛、网上商店等交互式的板块,方便浏览者对感兴趣的内容互相交流,增强了对展览的兴趣。

网站对博物馆的宣传有利于博物馆对观众的服务和公众对展览的反馈信息。

图9
图10
三、展望
在信息时代,作为社会文化服务机构的博物馆,采用媒体这一现代化、科技化、专业化的宣传工具来宣传自己的藏品、陈列、以及研究和保护成果,对于博物馆自身功能的实现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宣传,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关注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从而带动了整个社会关注文化产业,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和传承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氛围,为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媒体也应该加强对博物馆的关注,加强对博物馆理论的传播以及传媒的方法、技术、手段的跟踪研究,积极推动与博物馆的协作与互动,促进资源共享。

运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博物馆形象,传播博物馆信息,真正发挥博物馆文化传播、社会教育的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