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6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14分)再忆萧珊①巴金(1)昨夜梦见萧珊,她拉住我的手,说:“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我安慰她:“我不要紧。

”她哭起来。

我心里难过,就醒了。

(2)病房里有淡淡的灯光,每夜临睡前陪伴我的儿子或者女婿总是把一盏开着的台灯放在我的床脚。

夜并不静,附近通宵施工,似乎在搅拌混凝土。

此外我还听见知了的叫声。

在数九的冬天哪里来的蝉叫?原来是我的耳鸣。

(3)这一夜我儿子值班,他静静地睡在靠墙放的帆布床上。

过了好一阵子,他翻了一个身。

(4)我醒着,我在追寻萧珊的哭声。

耳朵倒叫得更响了。

……我终于轻轻地唤出了萧珊的名字:“蕴珍”。

我闭上眼睛,房间马上变换了。

(5)在我们家中,楼下寝室里,她睡在我旁边另一张床上,小声嘱咐我:“你有什么委屈,不要瞒我,千万不能吞在肚里啊!”……(6)在中山医院的病房里,我站在床前,她含泪望着我说:“我不愿离开你。

没有我,谁来照顾你啊?!”……(7)在中山医院的太平间,担架上一个带人形的白布包,我弯下身子接连拍着,无声地哭唤:“蕴珍,我在这里,我在这里……”(8)我用铺盖蒙住脸。

我真想大叫两声。

我快要给憋死了。

“我到哪里去找她?!”我连声追问自己。

于是我又回到了华东医院的病房。

耳边仍是早已习惯的耳鸣。

(9)她离开我十二年了。

十二年,多么长的日日夜夜!每次我回到家门口,眼前就出现一张笑脸,一个亲切的声音向我迎来,可是走进院子,却只见一些高高矮矮的没有花的绿树。

上了台阶,我环顾四周,她最后一次离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她穿得整整齐齐,有些急躁,有点伤感,又似乎充满希望,走到门口还回头张望。

……仿佛车子才开走不久,大门刚刚关上。

不,她不是从这两扇绿色大铁门出去的。

以前门铃也没有这样悦耳的声音。

十二年前更不会有开门进来的挎书包的小姑娘。

……为什么偏偏她的面影不能在这里再现?为什么不让她看见活泼可爱的小端端?(10)我仿佛还站在台阶上等待车子的驶近,等待一个人回来。

这样长的等待!十二年了!甚至在梦里我也听不见她那清脆的笑声。

我记得的只是孩子们捧着她的骨灰盒回家的情景。

这骨灰盒起初给放在楼下我的寝室内床前五斗橱上。

后来,“文革”收场,封闭了十年的楼上她的睡房启封,我又同骨灰盒一起搬上二楼,她仍然伴着我度过无数的长夜。

我摆脱不了那些做不完的梦。

总是那一双泪汪汪的眼睛!总是那一副前额皱成“川”字的愁颜!总是那无限关心的叮咛劝告!好像我有满腹的委屈瞒住她,好像我摔倒在泥淖中不能自拔,好像我又给打翻在地让人踏上一脚。

……每夜,每夜,我都听见床前骨灰盒里她的小声呼唤,她的低声哭泣。

(11)怎么我今天还做这样的梦?怎么我现在还甩不掉那种种精神的枷锁?……悲伤没有用。

我必须结束那一切梦景。

我应当振作起来,即使是最后的一次。

骨灰盒还放在我的家中,亲爱的面容还印在我的心上,她不会离开我,也从未离开我。

做了十年的“牛鬼”,我并不感到孤单。

我还有勇气迈步走向我的最终目标——死亡,我的遗物将献给国家,我的骨灰将同她的骨灰搅拌在一起,撒在园中,给花树做肥料。

(12)……闹钟响了。

听见铃声,我疲倦地睁大眼睛,应当起床了。

床头小柜上的闹钟是我从家里带来的。

我按照冬季的作息时间:六点半起身。

儿子帮忙我穿好衣服,扶我下床。

他不知道前一夜我做了些什么梦,醒了多少次。

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一日注①:1972年,萧珊去世。

六年后巴金写了感人肺腑的《怀念萧珊》,记录了妻子在“文革”中因自己而受到牵连,身患绝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后连诀别的话也没留下一句就离开人世的悲惨遭遇。

又经过六年,写下了此作。

1.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耳鸣”暗指对亡妻无尽的思念,仿佛妻子的轻声细语一直萦绕在耳畔。

B.第(4)(8)两段每句话都出现“我”,强烈表达了巴金夜不成寐思念萧珊时内心的郁积。

C.第(11)段说“……悲伤没有用。

我必须结束那一切梦景”说明对萧珊的怀念事实上已经成为巴金精神的枷锁。

D.萧珊故去后,她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卧室里,仍然伴着他度过无数的长夜,可见巴金对萧珊的爱是非常深切、彻底、执着的。

2.分析第(10)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5分)3.巴金在《再忆萧珊》中数次提到了“儿子”,是否为闲笔?结合全文,试做简要分析。

(6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移动支付,也称之为手机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领域快速发展,多元化的新兴支付工具方便了百姓生活,也进一步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

《移动支付安全与实践》一书披露了一组数据——2017年,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延续高增长态势,全年国内银行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375.52亿笔,金额为202.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06%和28.80%;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392.62亿笔,金额为105.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53%和106.06%。

此外,市场主体积极打造移动支付生态圈,推动业务量加速向移动端迁移;NFC、HCE生物识别等新技术与移动支付应用融合,继续提升了移动支付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便捷性。

《2017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98.1%的用户表示最常在生活类场景使用移动支付;其次为票务类,如购买电影票、演出票等,占比为80.6%;酒店、机票等商旅方面的支出排名第三,占比为68.9%;公共事业类缴费排名第四,占比为61.5%;通过移动支付在娱乐业务下载场景和投资理财场景进行支付的用户,分别占比为55.2%和40.2%。

以上应用场景下的移动支付使用多数较2016年有显著提升。

(摘自《移动支付:在安全和效率之间找到更好平衡》,《金融时报》2018年6月7日)材料二:进入5月,包括银联、支付宝、京东金融、微信在内的多家支付机构纷纷在“大交通”场景加速布局。

北京地铁此前宣布全面试运行扫码支付进站;5月11日,中国银联山东分公司宣布与济南公交总公司全面合作;几乎同时,京东支付也宣布与齐鲁交通集团联合推出“车牌零感付”,在线开通ETC产品,正式进入高速支付领域。

此外,微信方面也透露,继广州和深圳实现乘车码乘坐公交与地铁后,北京和上海也已在合作中。

新一轮百城场景争夺在2018年愈演愈烈。

(摘自《经济参考报》2018年05月17日)材料三:“移动支付风险正逐渐成为主要的支付风险类型。

”中国银联年初发布的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受访者通常使用二维码扫码支付,近五成人群即使在二维码来源不明的情况下,仍会因为优惠信息扫码。

“一些消费者扫了‘李鬼’二维码被钻了空子,有的扫了来路不明的二维码被嵌入木马病毒,还有人贪图扫码注册账户的赠品而导致个人信息被盗。

”中国银联云闪付事业部张凉说。

人民银行支付工具管理处副处长翁泉表示,移动支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前提是安全、便民和创新,其中安全是支付业务的首要目标。

人民群众用得不放心,便民惠民就无从谈起。

“监管机构对待创新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市场机构在创新中也要负起责任,筑牢安全防线。

”目前,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市场机构颇为重视的风控方案。

招商银行零售网络银行部总经理助理刘衍波介绍,通过大数据分析,支付机构可以掌握消费者支付的时间和地点、登录的移动设备和时长、浏览的习惯和喜好,更高效地判断“你就是你”。

工商银行网络金融部场景合作处处长谢翔表示,以前,银行想通过电子证书和密码器这种强认证方式把风险拦在支付前端,但安装硬件大大影响了客户的支付体验。

“现在,各家机构在安全方面都尽量希望做到无感,对涉案账户进行黑名单管理,加强中后台的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发现可疑交易。

”“在大数据时代,移动支付的安全离不开数据隐私保护。

”蚂蚁金服安全管理部总监郑亮表示,从数据储存、数据展示到数据使用,再到数据核算,需要全链路进行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危害消费者支付安全。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6月08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移动支付领域快速发展,与2016年相比,2017年国内银行共处理的移动支付金额增长28.80%。

B.当用户扫二维码支付时,移动支付机构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较为准确的判断扫码支付的用户是不是用户本人。

C.我国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延续高增长态势。

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通讯网路的发展,NFC、HCE生物识别等新技术的研发等,都是助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D.调查显示:2017年,98.1%的用户表示最常在生活类场景使用移动支付,比如网络下载付费音乐、影片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移动支付的多元化,既体现为移动支付工具的多元化,也体现为移动支付应用场景的多元化。

B.支付机构在安全方面都尽量希望做到无感。

这说明:用户体验是移动支付产品的首要因素,产品没有好的用户体验就没有好的市场。

C.进入5月,多家支付机构纷纷在“大交通”场景加速布局,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折射出移动支付巨头们竞争激烈的程度。

D.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消减旧的风险,但也将带来新的风险。

比如移动支付中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在为移动支付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带来可能的数据泄露的隐忧。

6.移动支付方便了百姓生活,也进一步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可是移动支付风险也逐渐成为主要的支付风险类型。

你认为移动支付如何做到既高效又安全呢?请结合材料说明。

(6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19分)韩宣子有环,其一在郑商。

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

”子大叔、子羽谓子产曰:“韩子亦无几求,晋国亦未可贰。

若属(正当此时)有谗人交斗其间,以兴其凶怒,悔之何及?吾子何爱于一环,其以取憎于大国也,盍求而与之?”子产曰:“侨(子产名)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

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大国对小国的安抚救助)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夫大国之人,令于小国,而皆获其求,将何以给之?一共一否,为罪滋大。

大国之求,无礼以斥之,何餍之有?吾且为鄙邑,则失位矣。

若韩子奉命以使,而求玉焉,贪淫甚矣,独非罪乎?出一玉以起二罪,吾又失位,韩子成贪,将焉用之?”韩子买诸贾人,既成贾矣,韩子请诸子产曰:“日起(宣子名)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

今买诸商人,敢以为请。

”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恒公,与商人皆出自周。

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

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

毋乃不可乎!吾子得玉,而失诸侯,必不为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