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国旗下宣誓词
中小学生国旗下宣誓词
1、勤奋熔铸智慧,智慧造就梦想。
我为梦想而搏,梦想因我飞翔。
2、我们以青春为帆,乘风破浪,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们以理想为航,艰苦奋斗,去摘夺我们的桂冠。
3、在冲刺中考的关键时刻,我要以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斗志,最刻苦的精神,最坚韧的毅力,再拼搏四天,走进考场我必所向披靡,走出考场我将尽展笑颜。
4、太阳的方向是,我们永不言弃的梦想,用行动代替向往,挖掘自己的金矿,在一中的战场,我们拼搏向。
5、我,一中人,新世纪的掌门人,用文字,写出骄傲,用微笑完成高考,让理想,不再是一座空城堡,梦,从此刻绽放,这个叫一中的地方。
6、胸怀伟杰,我们奋斗未来;一展雄风,我们憧憬未来;破浪乘风,我们成就未来。
7、我们团结勤奋,求实思远;春风夏雨,我们为梦想而拼搏;秋霜冬雪,我们决不畏惧退缩,为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8、不做懦弱无谓的退缩,为校争光是我的责任。
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9、用辛勤的汗水,滋育希望;把奋斗的热泪,凝成理想,挥撒播种,成就辉煌。
10、红日以山为托,星辰以天为靠,学生以勤为要,一中以我为傲。
1
1、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集体、爱劳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共产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
2、做到:课下认真预习、复习;课上专心听讲;作业独立完成;学习持之以恒。
用自己的奋斗与汗水,铸就成功的一生。
1
3、幼儿园里,我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学习,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做事情。
庄严的五星红旗,我们决不辜负您的希望,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您的引导下茁壮成长。
1
4、挑战人生是我坚定的信念,决胜中考是我不懈的追求,忘却昨天的光荣和遗憾,把握今天的机遇和挑战。
让我们携手并肩,全力以赴,奋勇直前!
1
5、我们非常聪明,我们潜力无穷;我们要在班主任的教导下求真、求实、求进、求上!
1
6、我是实验人,我爱我的学校,我是实验人,我爱我的师长;铭记师长的教诲,牢记父母的嘱托,学习是我的天职,目标是我的方向,用信心战胜一切,用汗水铸就辉煌!
1
7、面对庄严的国旗我郑重宣誓,牢记父母嘱托,严守学校纪律,培养吃苦精神,磨练坚强意志;用信念战胜困难,用勤奋战胜惰性,用效率创造成功。
1
8、因为有我,人民将更加幸福,因为有我,家园将更加美好,因为有我,祖国将更加昌盛。
天地为鉴,国旗为证,十八而志,青春万岁!
1
9、我们是朝气蓬勃的太阳,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宣誓:不负天赐的智慧,不负青春的理想,不负父母的期盼,不负恩师的厚望,不做懦弱的退缩,不做无意的彷徨,背水一战,拼它个日出日落、破釜沉舟,搏它个无怨无悔、争分夺秒,撞开理想前途之门。
20、恪守“和——润于心,竞——立于世”之校训,发扬“树德修身、拼搏向学”之校风,不负“勤勉不辍、和乐好学”之学风,知礼守纪,操行雅正,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日有所进,学有所成,立志为中华之崛起、民族之复兴而努力学习、拼搏进取。
2
1、我,选择高山,去顶峰眺望;我,选择大海,去浪尖起舞;我,选择蓝天,去展翅翱翔;我,选择一中,去创造辉煌。
2
2、在学校里,我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学习;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做事情。
庄严的五星红旗,我们决不辜负您的希望,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您的引导下茁壮成长。
2
3、撑年轻的帆船,挟满怀赤诚,迎初升的朝阳,我们乘风破浪,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我们要成就梦想的辉煌,绽放自己的精彩,让世界为我们惊讶。
2
4、学习上,惜时如金,刻苦努力,做一个善于求真的人,一个勤学敏思的人;生活中,谦虚谨慎,诚实守信,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一个勇敢负责的人。
2
5、扬起青春的风帆,梦想在这里起航,插上无悔的翅膀,希望从今天高翔,对着爱与梦起誓,我们当自强,对青春负责,为明天努力。
2
6、我是一中学子,从今天起,对人感恩,对已克制,对事尽力,对物珍惜;从今天起,选择挑战,全力以赴,争创佳绩。
2
7、我们努力,我们奋斗,为班级树形象,为学校添光彩,永不言败!
2
8、团结同学,尊敬师长;诚实守信,文明礼让。
求知为本,比学赶帮;刻苦学习,珍惜时光。
吃苦耐劳,勇敢坚强;持之以恒,牢记心上;做人为先,自立自强;全面发展,身心健康。
2
9、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劳动、诚实守纪、爱校护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学习!
30、我已长大成人,永远做祖国忠诚的儿女。
从今天开始,以诚信对他人,以孝心对父母,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对国家。
3
1、我是一中人,我要汲精华,取坚毅,抗风雨,击傲气,隽学子之华章,刻青年之壮美。
3
2、吃苦耐劳,勇敢坚强;持之以恒,牢记心上;做人为先,自立自强;全面发展,身心健康。
附送:
中小学生守则之传统文化涵义透析
中小学生守则之传统文化涵义透析
中小学生守则,是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习惯养成所提出的一个总体目标和要求,我国现行中小学生守则是教育部于2016年发布的《中小学生守则》。
诚如顾明远先生所说,政府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或者编制课程标准,编写国家通用教材,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选择,即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儿童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文化内容作为教育内容。
同样,学生守则的制定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教育观念选择背景。
笔者注意到,目前一些对中国中小学生守则的研究,大都是从文字层面进行的,缺乏对其深层传统文化意蕴的进一步分析。
因此,笔者认为从学理上探究中小学生守则的传统文化取向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意义重大。
基于此,本文在纵向对比了中国现行的学生守则以及之前通行的学生守则的内容后,再对蕴含其中的教育文
化观念和教育传统观点进行分析,以期拓展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启示意义。
一、我国中小学生守则的内容传承性分析从教育部分别在1981年、2016年颁布的《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的内容,我们可大致看出,守则的制定原则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传统教育理念上的继承发展,实际上是相一致的。
当然,在此文中,笔者无意去探讨时隔二十年的学生守则条目设定和内容差别的比较,因为那既不属于本文所要探讨的范围,也不是笔者的目的所在。
笔者现将2016年《中小学生守则》涉及的教育侧重点通过表格形式列举如下:类别体现点爱国爱党教育第一条社会法制教育第二条集体主义教育第八条劳动卫生教育第
四、六条礼仪教育第
八、九条孝悌教育第七条个人品格教育第五条从上可以看出,守则在内容上侧重于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从大处着手,对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进行严格要求,涉及到中小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方方面面,外延相当丰富。
二、中小学生守则中的传统文化含义分析
1.社会本位的教育文化背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是围绕着如何看待个人与社会在教育中的关系而形成的两种对立的教育理论。
社会本位论是一种主张以社会为本位,强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教育理论。
社会本位论运用到教育上,就是社会发展进步需要怎样的人才,教育就必须把受教育者培养锻炼成这样的人才。
这一教育目的,自古代起就一直为国家政治所用,并由此而形成了我国深厚的政教合一的教育传统,以及学而优
则仕的读书目的。
《礼记学记》开篇即说: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意即教育教化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君王的政治统治。
悬挂在东林书院的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形象地说明了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政治影响无处不在,这样的社会传统,培养出了一大批如张载般怀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巨大政治抱负的读书人。
学生守则中,以社会发展进步需求为标准对中小学生提出的要求,占据了大部分,如爱国教育、爱党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这表明了社会本位教育观念仍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同时我国的教育也一直在发挥着政治社会化的职能。
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是将个人培养或训练成为遵守政府规定、服从国家法律、行使正当权力、承担应尽的义务、促使政治稳定的合格公民。
比如1981年和2016年版的学生守则第一条,都是热爱祖国,可以看出爱国教育的突出重要性。
2.伦理本位的教育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内陆型、农耕型、宗法型文化,这也就意味着它必须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把伦理教育放在首位,同时又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宗法等级制度,只有这样,整个家族才会壮大,故古人有家天下之说法。
因此,儒家精神中的仁爱、礼义、诚信、孝悌、气节等伦理纲常,为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所提倡。
故中国传统教育的任务就是明人伦,即按理想的人格、理想的规范来教育培养人,使人趋向于善,乃至铸造至善的理想人格。
儒家要培养的人才,就是具有理想人格、道德高尚、知识渊博、能为国效力的栋梁之才。
在我国现行的共175个字的学生守则里,一个爱字出现了9次,足以说明仁爱是现代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
一个人在
处理自身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时,表现出来的就是道德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在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时,一个有德之人应该是满怀爱心的。
由此可看出,中国数千年流传下来的&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