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项目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和创新技术4.1 幕墙工程综合技术的应用4.1.1 钢拉索点式幕墙技术本工程在建筑物主入口处应用的拉索(鱼腹式)点式玻璃幕墙将传统的幕墙钢、铝龙骨结构转化成柔性的钢丝索结构,安装后钢索呈鱼腹状造型,给人以一种轻盈、通透的整体美感。
(如图一)其特有的柔性结构使整个玻璃幕墙进口密封硅酮胶;不锈钢钢索、五金爪件、连接螺栓均采用进口。
生根点的钢件全部采用进口高强化件均采用高强螺用配套的调整垫度大大提高了工图二拉索点式玻璃幕墙系统分格形式焊接变形、焊口缺陷以及防腐处理等难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1.2 可开启移动天幕综合技术本工程可开启移动天幕为目前亚洲最大的可开启天幕,跨度为15.3M,开启方向长度为50M。
采用折叠对开式结构形式,由六块移动天幕组成,每块移动天幕尺寸为8.4mX16.4mX0.5m。
(如图一)可开启移动天幕主要选材为:所有铝合金型材均为6063 T5合金挤压成型,并满足国家GB5237的超高精级要求,铝合金型材表面采用氟化碳处理;采用透明中空夹胶钢化玻璃,规格为8mm+12mm+6mm(Low-E)+1.52mm(PVB)+6mm;密封胶条采用国产EPDM材料,密封硅酮胶采用进口;移动天幕电气控制系统采用进口,包括电机、风和雨传感器、限位开关、电气线路等;移动钢结构体系采用进口比利时“Portal”公司制造,表面进行静电喷涂处理,轨道及其固定钢结构采用国产;遮阳布幔采用进口布料,国产微型电机, 遮阳格栅采用铝合金型材加工成型。
可开启移动天幕的结构特点4.1.2.1铝合金玻璃天幕系统为明框热断桥结构,采用内置排水系统(如图二),该结构体是采用EPDM胶条和防水卷材进行结构密封,而不使用国内通常的硅酮胶密封形式,该种结构形式能够保证防雨水密封性能、防止结露、隔热保温等性能要求。
图二:铝合金玻璃密封结构系统4.1.2.2移动天幕全部采用弧形结构,包括钢结构体系、铝合金型材、玻璃、密封元件等均为弧形的结构(如图三)。
图三:钢结构、铝合金结构弧形系4.1.2.3可移动天幕系统考虑了由于下雨和刮风时,实现自动化控制,在屋顶适当部位安装了风、雨控制传感器(如图四),在下雨天和刮风天实现自动关闭。
4.1.2.4移动天幕系统考虑了太阳光的控制,在结构上安装了遮阳铝合金格栅和遮阳布幔系统(如图五)。
4.1.2.5开启移动天幕系统考虑了移动产生的噪音,经过现场实际检查,楼体下层在天幕移动过程中感觉不到运动噪音,天幕是按照3.6rpm的输出速度移动。
刮风控制传感器图四风、雨传感器控制系遮阳铝合金格遮阳布幔图五遮阳铝合金格栅和遮阳布幔系统4.1.3 外幕墙工程综合技术国家电力调度中心应用大量的幕墙装饰于建筑物的外立面,通过“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的建筑构思,利用幕墙本身的物理特性,使建筑物形状简明,又具有丰富变化的细部,充分体现了虚实对比、大局细部平衡兼顾、线角变化丰富挺拔、高档华贵的建筑美感和时代气息。
建筑外立面造型分布:整个外幕墙工程共分为A、B、C、D、E、F六大造型系统,其中1~3层为C单元系统和干挂石材造型,4~8层主要为A单元系统,4~8层的四个角部以及8~10层为B单元系统,11层为玻璃与通风百叶相结合的条窗式结构,12层为顶部挑檐(E单元系统),在南北立面四个芯筒1~11层为干挂石材、开敞式铝板和透明中空玻璃相结合的F单元系统,8层东西南北四个面的外区有点式玻璃灯柱和穿孔铝板雨蓬为D单元系统。
技术的先进性: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型幕墙,而本项目的外幕墙工程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首创我国全断热冷桥的单元式幕墙,即节能型单元式幕墙。
节能型单元式幕墙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单元式幕墙,其技术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科学、先进的节能理念:●透光部分采用目前热损失最少的LOW—E中空玻璃,不透光部分(如石材、铝板等)则在面板后面设置80MM厚的保温层,并将保温层与面板和建筑主体间留出40~80MM的空间,以增加热阻值。
●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断热冷桥材料—德国旭格国际集团的产品,将铝合金型材的室外部分与室内部分断开。
(2)具有全新概念的密封特点:外部胶条阻挡住大部分水,将内部胶条的竖向与横向错位,再用耐侯密封胶将横竖胶条的间隙密闭,从而达到气密效果。
(3)具有较好的加工、组装特性:采用新颖的45度加工,挤角拼接工艺,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省了费用。
(4)维护保养方便:本单元系统的玻璃安装设计为室内方式,方便玻璃的更换、安装。
总之,节能型单元式幕墙属于国际先进技术的单元式幕墙,不仅填补了我国的一项空白,而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2环保节能综合技术推广与应用:●环保方面:(分专业)1)建筑:绿化设计:红线内绿化面积676m2,绿化率7.5%,为使绿地四季常青,树种按季节搭配种植,以绿化衬托建筑;垃圾采用袋装方式,分层定时收集送往垃圾间。
垃圾间位于东南角,面积约20m2,并与室外车道相连,满足环卫车进出要求;大楼水箱(水池)内壁贴白瓷砖,以保证水质;外墙做复合中空玻璃幕墙,为自然采光通风创造良好条件;厨房工艺按生熟分开,不相互交叉,合理布置;并将熟食点心间独立分开。
并配备相应的更衣间。
厕所临近布置,使用方便;大楼人员编制800人,一、二层有展厅和360人报告厅等供编外人员人员使用。
厕所洁具数量均满足规范要求;大噪声机房采用隔音门、吸声墙和吊顶。
2)给排水:冷却塔采用超低噪声,冷却塔风机可分档调速,以便在夜间降低风机转速,减少噪声;水泵机组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隔振减噪措施;洗浴水回用处理作中水,减少污水排放量。
厨房废水经隔油处理,排入污水系统。
大楼内污、废水分流,生活粪便污水排至室外污水管,汇集后经化粪池处理排入市政污水管。
地下车库废水经沉砂隔油池处理提升排放。
3)暖通:制冷工质采用R134a,对臭氧层破坏小;空调水泵、风机等采用低噪音高效设备,并作消声减震处理,使噪声值满足环保要求。
厨房油烟经净化装置过滤后排入大气。
4)电气:采用低噪声变压器。
5)动力:柴油发电机组设在地下二层,冷却系统选用远置式风冷系统,将风扇散热器置于大楼屋顶,减少机房内和地面的噪声。
柴油发电机的排烟经消声器消声后,由钢管烟道接至主楼屋顶高空排放。
●节能方面:(分专业)1)建筑:建筑体型规正,周边长度短,能耗少;屋面采用200厚憎水珍珠岩保湿板保湿隔热层;外墙采用岩棉保温层,玻璃采用中空隔热半钢化玻璃。
2)给排水:空调冷却水循环使用,冷却塔排污水回用作中水水源;卫生设备选用节水型,水箱液位控制选用质好可靠产品;给水及中水增压泵采用变频调速装置,提高运行效率;冷水管、中水管拟采用PPR塑料给水管。
3)暖通:采用空调自控系统,并纳入大楼的BAS,对空调系统进行最佳运行控制,以利节能;采用冰蓄冷装置,可有效地实现电力负荷的削峰填谷作用;过渡季节及冬季空调系统可充分利用室外新风冷源而不开冷冻机及水泵,减少能耗;空调水泵冬夏分别设置,使其运行始终处于高效率点,达到节能;空调末端风采用变风量控制,排风机采用变频控制;夏季空调供回水采用大温差(7℃),可减少水泵输送流量,减少能耗;空调冷热水采用循环水,空调冷凝水及加湿排放的水均作为中水水源。
4)电气:通过(BMS)管理系统对楼内各能源及设备系统进行监控,使其处于最佳工作和节能状态;选用各类低能耗、高效率的机电设备及光源灯具。
5)动力: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选用远置式风冷系统,用循环水将热量带足,以节约用水;大楼的热源由城市热网提供95/70的热水供采暖和生活热水,为保证在城市热网检修期间的生活热水供应,设一台电加热热水机提供95/70的热水,作为停热检修期间的供应水。
4.3新型装饰工艺和材料的应用:从装饰设计策划上,大部分装饰材料采取“工厂化加工,现场拼装”的原则,大大地提高了施工生产的效率,节约了现场空间,符合建筑业细化专业分工的发展方向。
如:红柳墙板、吊顶中的铝板、地板、入户门、不锈钢栏杆等;如不锈钢工程中,现场基本无焊接作业,不锈钢与玻璃的连接均为点式连接,不锈钢与不锈钢之间为丝扣连接。
从装饰设计策划上还考虑了不同装饰材料之间的装饰收边问题,本工程采取了在不同装饰材料之间留置一条1cm左右的装饰缝,节点设计比较新颖、美观,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装饰设计策划时还考虑了人性化的因素,比如在室内8个客梯中安装了电视,有效地解决了调节了电梯内的气氛;室内公共部分的石材墙面中拼缝不打胶,在业主使用年限里起到了免维护的作用,为业主创造了综合效益;办公区域的吊顶采用了系统天花吊顶的施工工艺,即在吊顶灯带的位置集中布置设备管线,称为“设备带”。
在设备带处布置有空调、温感、烟感、喷淋等设备末端。
设备带均按一定模数布置,吊顶时在灯带两侧留置回风凹槽。
采用此工艺不但美观、便于施工和维修,而且尤其适用于大开间的办公用房间灵活的分割,如二次装修,不需要增加设备末端,吊顶也不需要大的改动。
在装饰材料的选型上,全部选用环保材料,在进场之前全部经过环保检测,如石材,全部经过放射性指标的检测。
中庭旋转楼梯采用LB薄型防火涂料,集美观和使用功能于一体;地下室顶棚和墙面、地上各层的机房均采用石粉涂料。
办公区域的吊顶板为OWA矿棉板,OWA矿棉板具有强度高、刚性好、跨度大,跨度可达3m,吸音隔音效果好。
4.4管理创新:在项目管理方面,针对本工程分包队伍多、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施工工序多、新技术、新材料多等特点,根据我公司作为国家电力调度项目工程总承包的定位,实施了“决策、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的新的管理框架,包含对业主决策的建议、对初步设计的建议以及深化图设计、精心策划的施工方案和强有力的保证措施、规范化的项目管理运用等四方面内容。
这种管理框架的核心思想是把项目管理看成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总承包管理不仅仅局限于施工管理,更要着眼于整个大系统,在整个大系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通过实践,我们感到这种管理框架拓广了项目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管理的系统化、集成化,也有利于对新技术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推广和应用。
在质量管理方面,通过项目几年的实践,形成了具有我公司特色的“分层控制、分级管理”的质量控制模式和“以过程精品为主线,以动态管理为特点,以目标考核为内容,以严格奖罚为手段”的质量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以“目标管理、精品策划、过程监控、阶段考核、持续改进”为基础的“精品工程生产线”体系。
对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策划和实施。
项目部围绕“精品工程生产线”体系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1、目标管理:根据对业主的工程质量目标的承诺和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特点,合理的制定工程质量目标。
目标确定后,围绕工程总体质量目标对各阶段目标、各分项质量目标进行细分,制定出量化的可考核的指标和工程质量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