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E给水管道施工技术交底大全_图文(精)

PE给水管道施工技术交底大全_图文(精)

给水管道(PE )安装技术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一期工程 施工单位**有限公司 交底部位 **楼 施工班组 机电安装班组 技术交底内容一、 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施工现场应有封闭的材料堆放场地或库房。

2、土建已提供施工作业面。

3、预留的孔洞、沟槽已预检合格。

4、室内标高线已完成。

(二)、材料要求1、供水系统所选用的PE管材和管件,应有质量检验部门的产品合格证,卫生防疫部门的检验合格证,有关部门的检测报告(所有材料进场,必须通知工长、监理和甲方代表对材料验收,并做号记录和影像资料)。

2、管材和管件上应标明规格、公称压力、生产厂名或商标等标识,包装上应标有批号、数量、生产日期和检验代号。

3、热电熔连接的管道,应由生产厂提供专用配套的热(电)熔焊接机进行热熔连接。

4、管材和管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材和管件的内外壁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气泡、裂口、裂纹、脱皮、分解变色线和明显的痕纹、槽沟、凹陷、杂质等,且色泽一致。

(2)管材的端面应垂直于管材的轴线。

(3)管件应完整,无缺损,无变形,合模缝浇口应平整、无开裂。

嵌有金属螺纹接头的管件应镶嵌牢固、无松动,金属接头丝扣应无毛刺、缺扣。

5、同一工程的管材、管件应使用同一品牌、同一批原料生产的产品。

(三)、材料运输、储存1、管材、管件在运输、装卸和搬运时,应轻放,不得抛、摔、滚、拖,不得受到油污和化学品污染。

2、管材、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库房或棚内,不得露天堆放。

堆放场所应避免阳光曝晒且远离热源。

严禁与油类或化学品混合存放。

场地应采取防火措施。

3、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平整的地面上,不应局部受压使管材变形,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5m;管件贮存应成箱存放在货架上或码堆在平整地面上,地面码堆高度不宜超过1.5m。

(四)、施工机具1、手动提供压力热熔对接焊机、电焊机、切割机、台钻、手锤、手锯、断管器、錾子、改锥、活口板子等。

2、其它:水平尺、线坠、钢卷尺、细线、粉笔、石笔、红外线仪等。

二、施工工艺预留预埋→测量放线→支架制作、安装→管道焊接、安装(干管→立管→支管)→卡件固定→压力试验→保温施工→冲洗消毒(一)测量放线1、管道安装应测量好管道坐标、标高。

2、在管道施工前,必须拿施工蓝图到现场,根据图纸上管道走向查看是否能正常安装,若存在不能安装,需告知专业负责人,不得擅自更改管道走向和尺寸。

(二)支架制作、安装1、明敷或暗敷管道的最大支承间距符合表1的规定,立管距地面1.20m-1.40m应设支承。

2、支吊架制作前必须对型材进行除锈,除锈以外观露出金属光泽为准,并清除表面金属残渣及灰尘,除锈完毕需经专业施工员检查确认后方可刷防锈漆;管道与支吊架之间应垫经防腐处理的弧形衬垫,管道支架均先刷防锈漆二道后,再刷灰色调和漆二道,所有支架要求颜色一致,刷漆涂刷油漆厚度应均匀,不得有脱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现象。

3、型材切割后必须打磨平整光滑;支吊架不得有漏焊、欠焊或焊接裂纹等缺陷;支架钻孔必须采用机械钻孔,不得使用用电焊或气焊开孔。

管径(mm)输送介质50 63 75 90 110 125 160 200最大间距(mm)立管冷水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水平冷水1000 1100 1200 1350 1550 1700 1900表11、锚栓安装示意图2、支架类型(1)、双杆吊架①、支架图图说明:角钢:L50*5; a:30; L2:30;Φ2:14; A:D+36;L0-A=80②、管卡图(2)胀锚螺栓固定单管吊架①、吊架图标注:L0:300mm; L:360mm胀栓吊杆型号:DN50-DN100:SHT10; DN125-DN150:SHT12;DN200-DN250:SHT16(3)支架安装①在支吊架安装前,应根据施工图纸所标注的标高进行现场放线定位。

放线应使用红外线定位仪根据已经给定的基准线准确定出管道标高及钻孔位置。

②定位后钻孔,将符合规定的膨胀螺栓打入孔中。

③将预制好的支架安装固定,紧固螺母;使用角钢的支吊架应将接触面打磨平整3、质量要求1、管线在联合支架上需增加专业支吊架的,要做到与联合支架整体协调、美观;2、支吊架位置正确,埋设平整牢固。

3、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牢靠。

4、支架安装时要避开预应力钢筋;支吊架的安装偏差应以不得影响管道的标高为准。

5、管道干管三通、弯头、向上90°弯头、阀门处应增设支架固定。

(三) PE管道焊接1、施工准备1 、操作前必须对操作技术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2 、检查设备是否可以正常运行;3 、清除操作场地周围杂物;4 、现场临电必须符合临电使用标准;5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有相关操作证件;2、接焊接工艺(1)PE管道可以使用热熔对接焊接连接或法兰连接(考虑到管道吊装,在高空使用手动提供压力热熔对接焊机不方便操作,建议使用法兰连接),为了方便日后检修,管道与管道附件使用法兰连接。

法兰连接件与管材材质相同,厂家要求与管材厂家相同,法兰片材料为钢质,且表面经防腐处理。

(2)热熔连接原理是将两根PE管道的配合面紧贴在加热工具上来加热其平整的端面直至熔融,移走加热工具后,将两个熔融的端面紧靠在一起,在压力的作用下保持到接头冷却,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3)焊接过程①焊接准备:a、将与管材规格一致的卡瓦装入机架;b、准备足够的支撑物,保证待焊接管材可与机架中心线处于同一高度,并能方便移动;c、设定加热板温度200~230℃ (本数据以杭州东雷机械厂供应的焊机为参考,具体温度以厂家提供的数据为准);d、接通焊机电源,打开加热板、铣刀和油泵开关并试运行。

②、焊接:焊接工艺流程如下:检查管材并清理管端→紧固管材→铣刀铣削管端→检查管端错位和间隙→加热管材并观察最小卷边高度→管材熔接并冷却至规定时间→取出管材为了保证PE管道焊接质量,使用由厂家提供的配套热熔对接焊机,严禁使用左图这种简易式焊接板。

在焊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参照焊接工艺卡各项参数进行操作,而且在必要时,应根据天气、环境温度等变化对其进行适当调整:a、核对欲焊接管材规格、压力等级是否正确,检查其表面是否有磕、碰、划伤,如伤痕深度超过管材壁厚的10%,应进行局部切除后方可使用;b、用软纸或布蘸酒精清除两管端的油污或异物;c、将欲焊接的管材置于机架卡瓦内,使两端伸出的长度相当(在不影响铣削和加热的情况下尽可能短,宜保持20~30mm),管材机架以外的部分用支撑物托起,使管材轴线与机架中心线处于同一高度,然后用卡瓦紧固好;d、置入铣刀,先打开铣刀电源开关,然后再合拢管材两端,并加以适当的压力,直到两端有连续的切屑出现后(切屑厚度为0.5~10mm,通过调节铣刀片的高度可调节切屑厚度),撤掉压力,略等片刻,再退开活动架,关闭铣刀电源。

断料后管材端面应平整光滑、无毛刺,端面应垂直管轴线。

e、取出铣刀,合拢两管端,检查两端对齐情况(管材两端的错位量不能超过壁厚的10%,通过调整管材直线度和松紧卡瓦予以改善;管材两端面间的间隙也不能超过0.3mm(de225mm以下)、0.5mm(de225mm~400mm),如不满足要求,应在此铣削,直到满足要求。

f、加热板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放入机架,施加规定的压力,直到两边最小卷边达到规定高度时,压力减小到规定值(管端两面与加热板之间刚好保持接触,进行吸热),时间达到后,松开活动架,迅速取出加热板,然后合拢两管端,其切换时间尽量缩短,冷却到规定时间后,卸压,松开卡瓦,取出连接完成的管材。

(4)焊接工艺参数与焊接直接有关的参数为:温度、时间、压力。

焊接工艺曲线图表示为焊接过程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图如下:Pa1 加热压力 pa2 吸热压力 pf1 熔接压力 pf2 冷却压力ta1 加热时间 Tu 切换时间(包括加热板撤出时间)tf1 增压时间 tf2 冷却时间(5)质量保证焊接检验实践证明,聚乙烯管道最容易损坏和泄露的部位,就是管道接口。

工程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就是管道连接质量的好坏。

所以严格的接口质量验收对给水管道工程十分重要。

聚乙烯管道接口需做破坏性试验才能检查内部质量。

①、聚乙烯管道连接完后,应加强施工自检和第三方验收,并适当抽取一定比例的接口切开进行内部检查。

②、检查全部焊接口的焊机焊接数据记录③、外观质量检查应100%进行。

监理等验收单位应根据施工质量抽取一定比例焊口进行外观检查,数量不得少于焊口数的10%,且每个焊工的焊口数不少于5个。

④、每个工程均应做接口破坏性试验,对于热熔连接的接口应抽取3%焊口,建议不少于1个。

破坏性试验可把焊口切成4条,检查内部熔合情况,未完全熔合视为不合格,也可做拉伸试验,看拉伸强度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对于不合格的接口应对该焊工的接口进行加倍抽检,如再发现不合格,则对该焊工施工的接口全部进行返工。

(四)管道安装管道安装时,应根据厂家要求,设置伸缩节;管道穿越防火风区,墙两边设阻火圈;管道安装中断时,设临时封堵,避免杂物落入管道。

给水水平管道应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管道和阀门安装的允许偏差如表二:(表二)1、明敷管道安装应按下列程序进行:(1)、根据施工图规定位置进行配管和管线定位;(2)、按设计要求确定管道系统滑动支承、固定支承位置,并进行管道支架安装,支架铆固点必须牢固可靠;(3)、根据管道材质、材性按设计要求的连接方式,分段连成系统,经检查无误后再移人支架;(4)、在支架上进行分组管段连接。

2、管道穿越楼板(设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屋面和砖墙(设套管,与墙两面齐平时,管道与穿越处预留洞间隙或套管与预留洞间隙嵌填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板内的管段应设保护层,间隙应采用 C20细石混凝土分二次嵌实填平,第一次宜填至厚度2/3,待初硬后进行第二次嵌填,并应填至与结构面相平(2)、管道穿越楼板应结合楼面垫层施工埋设护套管,护套管底部应在垫层内,上口高出地坪不应小于50mm,周围应采用水泥砂浆筑阻水圈等防渗水措施。

(3)、管道穿越屋面应结合屋面防水层施工,应采用筑阻水圈和防水层包覆管壁等屋面防水措施。

(4)、管道穿越地下室混凝土墙板,应预埋金属防水套管,管道与预埋防水套管间隙应填实。

3、进户管宜分室内和室外两阶段进行施工。

应先安装室内管,其伸出墙外尺寸应为200一300mm,并应进行临时封堵;应在主体建筑完成后,进行室外管道的安装与连接。

4、进户管道穿越房屋条形基础时,管道上方应预留建筑物沉降量,不宜小于150mm。

5、进户管道穿出地坪处应设钢制防护套管,其高度应高出地面完成面不小于120mm,其根部应嵌人地坪层内30 -50mm。

6、室外埋地管道应敷设在回填土夯实以后重新开挖的管沟(槽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