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网片作业安全交底
(4)隧道开挖.初喷等作业工序施工时,应严格限制作业人员数量(9人以下或2人以下)。
3.“2016.07.7”南通市华强城三期工程触电事故
直接原因:因临时电缆有两处绝缘层破损,电缆在水中漏电,导致事故发生。
间接原因:一是总承包单位对专业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不到位,用电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不够,安全意识不强,未落实施工现场用电安全岗位责任。二是项目部、分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漏电保护器检测不到位。三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电缆用2根钢管支撑架空易倒伏,电缆架空前未进行断电。四是分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用电设施的日常维护.巡查不到位。
间接原因:一是项目部对砂岩、页岩、炭质页岩岩层内缓倾角组合断裂构造特征及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缺乏风险预测,技术安全应对措施不足。二是地质超前预报工作不到位,未及时探明前方地质情况。
应采取的技术管理及措施:
(1)对设计有断层或突泥风险的高风险地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采用超前探孔和加深炮孔探明地质情况,对断层破碎带及时进行注浆加固。
(4)在易燃.易爆区域和潮湿环境中进行设备检修时必须断开电源,并挂设警示牌,严禁带电作业。
(5)自备发电机组电源必须与其他电源相互闭锁,严禁并列运行。
4.“2010.01.16”南广铁路NGZQ-8标白云隧道透水突泥事故
直接原因:白云隧道透水突泥点位于近距离平行组合逆断层上,两条逆断层相互挤压推动,对岩层形成强烈挤压剪切;断层间存在强度极低的角砾和粘性土混合物,施工中扰动后,引起掌子面坍塌形成一个2m×3m的溃口,引发透水突泥,导致事故发生。
间接原因:一是项目部对雨后该地段引发坍塌的可能性及严重性认识不足。二是项目部在地质素描、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疏于管理。三是遇地质频繁变化、施工方法转换地段的现场作业,没有紧密结合围岩节理发育、含水等综合变化情况采取有效施工措施。四是项目部技术.安全管控不到位,施工对地质情况认识不足,未采取更有效的控用的器件应放置可靠,防止掉落伤人。
10.电焊机、用电设备在使用前,必须对电线路绝缘性进行检查,是否有破皮及导电线裸露的情况。电线路、配电箱等严禁至于水中。严禁现场使用插座、非绝缘电线等。
11.当作业平台达到2米以上的高度时,必须对临边防护进行设置并每次作业前进行检查。
钢筋网片作业安全交底记录
单位:中铁二局贵南高铁项目经理部二分部 年 月 日
工程名称
新建贵阳至南宁铁路广西段
交底类别
工序安全交底
交底人
参加人数
见末尾签到表
安全交底内容:
一、主要危险源及危害因素
隧道钢筋网片安装主要的风险源有坍塌、物体打击、触电、高坠、突水涌泥、中毒等。
二、安全注意事项
1.钢筋网片作业时必须要检查钢架是否自稳、是否有垮塌的迹象。
应采取的技术管理及措施:
(1)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做好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和掌子面地质素描、监控量测。
(2)坚持“短进尺.弱爆破.管超前.强支护.勤量测.严注浆”的18字方针。
(3)地质情况变化时应通知有关人员,进行相应变更和制定围岩加强支护措施,不得擅自施工。
2.2011.04.20”兰新铁路甘青段LXS-8标小平羌隧道坍塌事故
直接原因:由于对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冰雪融水对围岩的影响认识不足,防范措施不力,受开挖爆破震动引发隧道掌子面坍塌,导致事故发生。
间接原因:一是项目部现场管理存在漏洞,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不落实,未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二是技术资料管理混乱,未按设计变更进行施工,针对坍方未及时制定处理方案。三是现场安全检查制度不落实,隐患台账不规范,整改验收无记录。
2.网片焊接前必须要先对围岩情况进行初步判断,看是否能自稳,是否有坍塌或者掉块的迹象。
3.网片施工前对超前探孔进行检查,察看是否有刺激性气体逸出,使用气体检测仪对掌子面气体进行检测;察看超前探孔是否有水流流出;察看超前探孔处是否有流水或者其他怪异的声响等。
4.作业前应该对作业面设置足够的照明,保证通风机正常运转。
三、防范惯性事故案例
1.“2012.07.29”厦漳高速公路雷公山隧道坍塌事故
直接原因:雷公山隧道右洞坍塌地段为F3断裂,存在低倾角节理,围岩为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岩体破碎,结构松散,无自稳能力,因施工时受降雨影响,导致地下水骤增,经由隧道拱顶断层破碎带形成的导水通道排泄,引发拱部塌方,导致事故发生。
(2)严格按方案进行监控量测,及时分析并反馈量测数据。出现预警信号时,应先撒人再处置。
5.钢架网片作业前应对作业平台稳固性进行检查,是否出现结构断裂、焊接处脱落等情况。
6.隧道内运输钢筋网片时,应装载牢固,并固定可靠,防止发生碰撞和掉落,运输工程中发生变形、钢筋脱落的钢筋网片,严禁使用。
7.钢筋网片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不得利用装载机等施工机械作为网片安装作业平台。
8.作业人员应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严禁酒后作业。
应采取的技术管理及措施:
(1)隧道施工必须按要求制定监控量测方案或实施细则,对围岩和初期支护进行监控量测,并对量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判断后,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2)隧道施工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批复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
(3)掌子面开挖后,应及时对围岩进行地质素描和分析.对围岩等级进行判别和核对,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及时提请设计变更。
12.作业过程中,焊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焊接时焊接质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网片安装的网格搭接长度符合技术交底相关要求,并焊接牢固。焊接作业四周不能有防水板、土工布等易燃物品。焊接作业旁必须要有足够、有效的灭火器。
13.施工现场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等,未经领导及安全员批准严禁随意拆除和挪用。
应采取的技术管理及措施:
(1)施工现场临时供用电工程施工.修改调整完毕后,必须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特别是漏电保护器等到关键装置。
(2)电工巡视.维修工作期间,必须正确佩带和使用防护用品;隐患整改排除时必须2人及以上人员进行操作,做好监护工作。
(3)必须建立安全用电岗位责任制,施工现场电工必须持特殊工种有效证件,严禁无证违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