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机智:让小学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教育机智:让小学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教育机智:让小学语文课堂绽放精彩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常有这样的经历:在教学中为了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前进行了充分细致的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法又备学法,甚至都预设了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但是,在课堂上有时会碰到学生提出一个突发的问题,虽然我们课前进行了精心细致的备课,可是由于自身知识经验的不足,难免有时事到临头,不知所措,难以应对。

于是,忽视了学生思维,习惯性的以自己为本,刻意执行预设教案,冷落课堂生成,使教学过程失去灵性,课堂效果黯然失色,导致教育教学工作上的挫折和失败。

一、发现问题
情景一:
在一次镇级公开课上,中心校年轻的蔡老师正在给学生上《狼和小羊》一课。

蔡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让听课的老师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经过学生反复地朗读感悟之后,孩子们感悟出了狼的本性是狡猾的、凶残的,小羊的本性是善良的、弱小的。

蔡老师在板书“狡猾、凶残,善良、弱小”的时候,把善良的“善”字上面的“羊”少写了一横。

课堂教学临近结束时,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举手了。

在得到蔡老师的同意后,他站起来怯生生地说:“蔡……蔡老师,你的字写错了。

善良的‘善’字上面的羊你少写了一横。

”蔡老师注视着黑板上的“善”字好一会,才慢吞吞地说:“错了吗?
我这二十几年一直都是这样写的啊!”底下听课的老师一片哗然。

情景二:
在一节二年级的识字课上,朱老师正在教学一组形声字“猫、描”。

在经过反复地朗读之后,他请每位学生认真地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字的。

其中,有一个小男孩这样说道:“老师,一个是猫,一个是描,小猫‘描描’叫。

”底下的学生哈哈大笑,我发现这个小男孩的脸红了。

朱老师很生气地让这位学生坐下了。

二、解决问题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精彩的课堂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呼唤开放、自主的课堂,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的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1.以不变应万变,灵活处理
面对复杂激烈的、突发的教育冲突事件或场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首先需要的是沉着、冷静和克制,要以不变应万变,灵活巧妙地对发生的意外情况采取正确而又果断的行动,在短暂的时间内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从而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才不会让教学效果
大打折扣。

从情景一中,我们可以看出,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提问,年轻的蔡老师始料未及,显得束手无策,更没有采取正确而又果断的行动,所以引起大家的一片哗然。

针对情景一的情况,我们不妨这样来处理:当那位小男孩指出蔡老师的错误后,蔡老师首先应该肯定这位学生,竖起大拇指对他说:“你真棒!你真是一个善于动脑、善于观察而且很勇敢的孩子,老师故意把‘善’这个容易写错的字写错了,目的就是来考查,看谁是善于动脑、善于观察而且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

你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我们为你鼓掌!”掌声落后,蔡老师说:“同学们,小羊是善良的,善字上面是羊,可不能丢掉一个横哟!我们一起来把善良的‘善’字写正确了。

”小手举起,一起写下去。

这样的解决办法既掩盖了教师的错误,又提醒学生如何避免把善良的善字写错,而且教育学生要善于动脑、善于观察,要勇敢质疑,培养可贵的学习品质,一举三得。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善于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2.循循善诱,找准切入点
语文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习水平,利用并调动学生心理的积极因素,循循善诱,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从而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增强自觉客服缺点的内在力量,提高主动学习的效率,
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

从情景二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位小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形近字“猫”和“描”的意义,不能正确区分,自然就闹出了笑话。

作为语文教师朱老师,他的处理方式是不可取的。

我们可以这样来解决:首先,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表扬他:“你真是个有才能的孩子,还会作诗哟!”大家都笑了,他也笑了,然后接着说:“诗是好诗,就是生字用错了地方,你想改正吗?”他大声说:“想!”老师说:“小猫的确是喵喵叫,可是小猫是用什么来叫唤的呢?”他想了一下说:“用嘴巴。

”“对呀,小猫是用嘴巴叫的,应该是口字旁的‘喵’。

而‘描’是提手旁的,用手干什么呀?”“用手描红的!”老师给他竖起大拇指,然后说:“你能把你的诗改一下吗?”他思索片刻,说:“一个是猫,一个是描,小猫喵喵叫,小手描描描。

”大家鼓掌!
由此可见,语文老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友好而又融洽的氛围,把自己的教育意图蕴含在和谐的气氛中,善于把这种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

总之,教育机智与教师的智慧和能力密切相联,是在实践中经过长期勤奋磨练的结果。

尤其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渐深入推进的今天,教师的教育机智不仅要依靠教师自身的素质,依靠教师的瞬时智慧,更要强调教师在备课环节时应多下苦功,见仁见智,以备课中的多变应对教学中的一变或几变,更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更强调顺应学生的思维。

因为,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我们已经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极为迫切的、急需的,是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十分重要的因素。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侍岭中心小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