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扶贫助学志愿者工作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扶贫助学志愿者工作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扶贫助学志愿者工作体会(精选多篇) 第一篇:扶贫助学志愿者工作体会对我来说,其实刚开始我并不了解这个社团是干什么的,只是当时想进入一个社团而已,听到朋友说晨曦计划这个社团不错,但我还是有点不相信,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时间让我学会了许多,让我学会了在活动中也是有欢声笑语的,也悲伤的。

经过刚开始的两次面试,看着同学们自我介绍着,说着加入社团之后要做什么以及对这个社团了解有多少。

经过面试我幸运地进入了这个集体,让我能够参加这个社团的每一个活动,分享其中的快乐。

让我在培训的时候知道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听着老志愿者给我们将他们生活经历的时候,我知道了想要有好的回忆就要自己亲自去体验去理解生活中的每一的细节。

在参加元旦晚会的时候,同学们有唱的,有跳的,有讲笑话的,让我看到了这个社团中的每一个志愿者都在用心的做他们的事,所以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脸都是真诚和热情的。

渐渐的让我越来越喜欢这个社团了。

在这个假期要回访学生和推荐学生,起初我还以为做这个工作会很难呢,怕被人家拒之门外。

可是真正的去做的话,只要你用心,其实一点也不难,用笑脸和爱心去回访每一个学生,他们就会用相同的方法回报你的,即使有时候是有点麻烦,比如说给回访的学生买东西,有时候他们说不清楚,得跑几次去买,买东西时有的地方不开发票,得去找有开发票的地方去买东西,虽然有点麻烦,但在你跑的过程中,你也学会了以后买东西怎样砍价,所谓买东西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定价的。

到学生家里回访他们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会热情的招待你,把他们家认为最好吃端到桌子上来来让你吃。

记得有一家我去拜访的时候我不吃人家的东西人家就不让我回家,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还有假期做回访的时候,所乘的交通工具也不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摩托车了,虽然做上面有点冷,但不缺乏乐趣,你坐在上面如果开得快的话,你的头发就被吹得很高,而且耳朵感觉度快掉了,以前害怕坐摩托车的我,现在突然倒喜欢它了,呵呵,这也是一件好事啊,省的我在被别人以后骂我恐车症了。

当然也有让你不高兴的时候,就是,在你推荐学生的时候,在村长哪儿让他给我们填一下村庄调查问卷,他只是给你盖了一个章,其他信息让你去填,,大人村长说人家确实很忙,最后没办法,内容找了村里的老会计填写了一下,这才算完成了任务,但这只是我们所做工作的其中一项,到学生家里推荐学生的时候,刚开始人家还不信有这么好的事可以资助他们的孩子上学,所以我们还得给他们举例子说服他们,让他们接受我们的意见,还有说服成功后,写推荐信息表是要用相片,他们说家里有慢慢给我们找,单去要了几次,都还说没找呢,等你上学快要走了,你又去一次,人家却说没照片,这确实让你很无语。

我所说的也就这些了,我的感觉呢有好也有还,让我在人生经历中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我很高兴加入了这个社团,它让我的生活中有添加了精彩的一面。

我想这将也是我的一份美好回忆。

第二篇:扶贫助学工作总结在上级扶贫工作精神的指引下,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扶贫助学活动。

根据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生的自然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通过摸底和家访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及其他的相关原因,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诸多不便。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能安心的学习幸福的成长,我校在扶贫助学上做了一些工作。

学校每学期都有计划、有目的的向特困学生伸出援助之手。

组织召开“为贫困学生献爱心”等活动。

学校成立了扶贫助学领导小组,由孙莉校长担任组长,教导处、大队辅导员、班主任负责具体工作。

并把此项工作做为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来落实,通过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对全校师生进行思想教育。

学校班子成员与部分特困生结成扶贫互助对子,同时教师在“五个一系列活动”中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学校党支部为贫困学生购买了一些日常的学习用品,让他们能充分感受到在校期间的幸福和快乐。

学校在研究确定特困学生名单时,对上报的所有学生都进行了具体细致地调查。

通过家访等形式如实地掌握了这些贫困学生家庭的生活情况。

另外,学校还根据他们特困的不同程度对其进行了不同金额的资助,对家庭特别困难、无固定经济来源的实施全免;对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实施部分减免。

同时定期组织家长进行座谈及时了解特困生家庭需要学校帮助解决的一些问题。

吉林造纸集团老干部资助了2人,每人每年1000元;学校先后资助了特困学生18人,区妇联资助了2人另外每人每年定期资助200元。

在开展手拉手互助的活动中,在2014年5月1日到来前夕,学校教师带着自发捐助钱所购买的大米、豆油等生活用品的,一起到三年一班韩雪同学家去家访,老师的情谊,使韩雪同学充分感到了集体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使她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充满了信心。

一年来,在学校的资助下这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我们深知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将扶贫助学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未来。

第三篇:扶贫助学工作总结学校每学期都有计划、有目的的向特困学生伸出援助之手。

组织召开“为贫困学生献爱心”等活动。

学校成立了扶贫助学领导小组,由孙莉校长担任组长,教导处、大队辅导员、班主任负责具体工作。

并把此项工作做为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来落实,通过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对全校师生进行思想教育。

学校班子成员与部分特困生结成扶贫互助对子,同时教师在“五个一系列活动”中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学校党支部为贫困学生购买了一些日常的学习用品,让他们能充分感受到在校期间的幸福和快乐。

在开展手拉手互助的活动中,在2014年5月1日到来前夕,学校教师带着自发捐助钱所购买的大米、豆油等生活用品的,一起到三年一班韩雪同学家去家访,老师的情谊,使韩雪同学充分感到了集体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使她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充满了信心。

[]一年来,在学校的资助下这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我们深知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将扶贫助学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未来。

第四篇:扶贫助学心得与体会扶贫助学心得与体会海之蓝的介绍和邀请使我对这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调查活动产生了兴趣进而得以参加。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说不清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或许更多的是一份紧张,担心自己所做不能达到协会的要求。

通过一天从头到尾的参与,使我对贫困、助学、河洛志愿者协会有了些许了解,现将个人看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初识贫困是弯延曲折的山路,接着是很可能用错了的土地,是疾病,是无助,是被打垮的信心??在这里我们常说的“三座大山”只剩下了疾病,破旧欲塌的窑洞早已成为主人生活困窘的象征,却很显然不是致穷的原因;这里高额的大学学费使得一些孩子望而却步,转而选择了劳动以赚钱养家??了解了一家一户的情况,使我对贫困有了更多的认识,也使我明白了贫穷更多的来源于困、劣、贫、病、孤、罪这六个方面。

因困致贫。

这里的人们身困大山,交通不便,长长的山路阻挡了大家追求富裕的努力,正因为如此,这里的人普通生活条件较差,村中多是土瓦房而少有砖房,平房更是少见。

因劣致贫。

“要想富,先修路”话是对的,但并不是有了路就会变富。

这次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在别处亩产千斤不算多的产量在这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这里最高亩产只有400余斤,亩产200~300很是正常。

这样的土地,即使有了麦子,有了路,却依然不能富。

因贫致贫。

贫穷只能说明现状却不能预测未来,然而贫困家庭的孩子却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贫调的第一个家庭有兄妹二人,哥哥二十一、二岁,正是赚钱养家,帮助父亲改变家庭困境的年纪,却由于种种原因而数次无功而返,至今仍闲呆在家;妹妹学习优秀,力求上进。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不同的结果呢?其原因就在于贫穷。

对哥哥来说,贫穷击垮了信心,从而使其在意志上处于贫困状态,失去了进取心也就一事无成;对妹妹来说却正相反,贫穷磨练了她的意志,使之更趋于坚强??因贫致贫的另一方面还在于贫穷使这些家庭缺乏改变现状最初的条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钱买牛,所以养不起牛。

因病致贫。

这个原因本是目前社会上谈论的很多的一个理由,在这次调查的薛岭村中再次得到证实。

所到的六个家庭中有三个家中有长期病人,另一个家庭母亲长年哮喘去年刚刚过世。

这些尚在的五个病人虽然没有高昂的医药费,但这并不是他们不需要而是因为他们再也无力负担,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了劳动能力进而就失去了经济来源。

因孤致贫。

这次调查的六个家庭除上述三个外另三个全是单亲,母亲的去世使照顾孩子的责任落在父亲肩头,也正因为如此他们难以外出赚钱,对孩子的牵挂成了一道枷锁。

另一方面这六个家庭缺乏富裕的亲戚、能干的邻居来帮助,从而使他们处于孤立无助的处境。

有一户父瘫母痴,有一个叔叔每年能资助五六百元,老人对此感激不尽,在谈话中三次提到“没有这个兄弟我早死了。

”“一富裕三亲,一善助九邻。

”没有外援,使得贫穷如影附形。

因罪致贫。

也可能这里民风淳朴,这次未遇到有罪犯家属,而实际上这也是个别家庭贫困的原因。

“一害祸三乡,害人终害已。

”往往有的家庭一人犯罪全家遭殃。

??贫穷的原因有很多,而这次我所看到的、想到的仅限于此。

贫穷,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拦路虎,我辈必欲除之而后快。

扶贫的关键在于治本,必须采用综合方法,多管齐下,任何孤立的、静止的方法都难以取得持久有效的结果,甚至可能会陷入一种大家不愿看到的贫穷循环状态。

扶贫要从精神、出路、力量三方面进行,凝聚政府、社会、乡村、家庭多方面的力量,同时开展整体扶贫和个体扶贫。

精神扶贫:使贫困家庭中的每一名成员树立战胜贫穷走向富裕的信心,要使出生在贫穷家庭的孩子真正认识到“生在贫穷的家庭不是自己的耻辱,而不能正视现实,不能努力改变现状那才是真正的耻辱”,“走过贫穷,贫穷就是一笔财富;走过贫穷,贫穷才是一笔财富。

”“自助者,天助之。

”??通过教育以及其它种种措施使他们在心中树立一种“成材意识”。

这里所说的“成材意识”指的是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努力地在社会化大生产劳动中寻找自己合适岗位的意识。

国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栋梁之材,而同时也离不开千千万万在平凡岗位上勤奋工作的劳动者。

做不了栋梁可以做大材,做不了大材可以成小材,那怕小材也做不了,而只能是一颗小草,也同样可以铺上屋顶去遮挡一丝寒冷,编成鞋子去负担一份艰辛。

有了这种“成材意识”就能够摆脱精神上的贫困,进而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时间的积累去改变物质上的一切。

出路扶贫:“靠山吃山”本是不变的真理,然而山有自己的一切,并不是人们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山给我们什么,我们去尽可能地用好什么”。

或许自古以来大山就是以树林为衣装点着自然界的灿烂,少了这件华丽的外衣,大山再难以为人们奉献更多的财富,也正因为如此,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意义深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