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市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超市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1-2012学年1学期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考核
超市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仓库管理系统是比较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过程主要有前台仓库
物品处理程序和后台数据库程序。

本文结合软件工程理论、信息分析与设计理论,介绍基于C++平台上的仓库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详细地阐述了界面和系统管理模块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其主要描述系统主界面的设计、主菜单的设计、用户验证、修改密码、仓库管理等一系列功能。

关键词:仓库管理系统、商品管理系统、visual C++6.0,SQL Server 2000
1 .系统分析
1.1背景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计算机产业兴起,已经成为各行业必不可少的工具,他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自动化操作,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现在我们的周围出现了大量的超市、便利店等,长期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仓库中的各种物资设备,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时间一长,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文件,这给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便。

要适应市场竞争,就需要有高效的处理方式和管理方法,因此加快超市库存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是必可少的。

所以开发该系统是必要的,使用该系统不仅能提高商品的信息化程度,减轻管理人员的管理、统计商品负担,也可以及时获取商品入出库信息,并同时提高管理效率和公司利益最大化。

使超市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

1.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需求分析就是描述系统的需求,通过定义系统中的关键域,来建立模型。

分析的根本目的是在开发者和提出需求的人之间建立一种理解和沟通的机制,因此,系统的需求分析应该是开发人员和用户或客户一起完成的。

需求分析可以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完成,即明确系统要服务于哪些用户,对这些用户提供哪些服务等。

1.2.1系统功能
图1、系统结构图
1.2.2系统的逻辑模型
数据流图(DFD)[1]是一种全面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是理解和表达用户需求的工具,是系统分析的手段。

数据流图概括地描述了系统的内部过程。

因而,是系统设计的重要参考资料,是系统设计的起点。

数据流图作为一个存档的文字材料,是进一步修改和充实开发计划的依据。

数据流图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利用图形符号通过逐层细分描述系统内各个部件的功能和数据在它们之间传递的情况,来说明系统所完成的功能[4]。

数据流图的特征:
①抽象性——数据流图完全失去了具体的物质,只剩下数据的流动、加工处理和存储。

②概括性——数据流图可以把系统中的不同业务处理过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无论是手工操作部分还是计算机处理部分,都可以用数据流图系统地表达。

图2 本系统的0层数据流图
图3 本系统1层数据流图
图4 本系统的2层(管理员登陆)数据流层图
图5 本系统的3层数据流图
1.2.3功能需求分析
各模块功能需求描述如下:
(1)管理员登陆验证功能
对登录的账号进行验证,管理人员登陆。

(2)商品信息管理
包括对仓库内商品的添加、修改信息、删除商品信息、查询商品、显示商品信息等功能。

2.系统设计
2.1数据库设计
在信息系统相关的设计中,数据库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设计部分,数据库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比较高,系统就会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简化基于数据库的应用程序实现。

数据库设计的关键问题在于确定实体和所需的表结构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2]。

2.1.1系统相关概念结构设计
关系模型由于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之上,而且概念单一、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所以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所以关系数据模型成为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

图6 超市仓库管理系统各实体E-R图
2.1.2管理员登陆设计
图7 管理员登陆E-R图
2.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为了能够建立起最终的物理系统,我们还需要将概念结构进一步转化为某一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然后根据逻辑设计的准则、数据的语义、规范化理论等对数据模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形成合理的全局逻辑结构,并设计出用户子模式。

这就是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所要完成的任务[2]。

E-R图虽然是现实世界的反映,与数据库的具体实现毫无关系,但它却是构造实施数据模型的依据。

一般来说把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对于E-R图中每个实体,都相应转换为一个关系。

对于两实体之间的m:n联系,必须对“联系”单独建立一个关系表,用来联系双方实体。

一般说来,画数据流图应遵循“由外向内,逐步细化”的原则。

由外向内是指根据用户活动图标定系统范围,系统范围内的细节部分可以先不考虑,将其当成一个黑盒子。

逐层细化是指逐一描述系统内部数据流,一般从每个业务的输入端开始向输出端推进,每当经过使数据流的组成或数值发生变化的地方,就用一个“加工”将其连接起来,这个“加工”正是实现这一数据变化[2]。

根据上面E-R图分析,可以列出以下几个关系表:
2.3.1用户登陆模快设计
功能描述:在用户登录时,首先判断登录用户名和用户密码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登录本系统的权限,根据不同的权限可以进入不同系统界面。

图8 管理员登陆窗体
单击“登录”按钮后,对用户名、密码和权限进行验证。

2.3.2主界面
主界面包括系统所有的功能实现,点击不同功能,进入不同功能的实现界面,成功登陆后将进入主界面。

2.3.3商品入库
在主界面中点击“商品入库”按钮,进入商品出库界面,如图4.6所示。

其中“入库商品”为下拉列表框,只可以选择商品表中已经存在的商品进行入库操作,供应商也只能选择供应商表中已经存在的记录进行入库。

图9商品入库信息
2.3.4商品出库
在主界面中点击“商品出库”按钮,就进入商品出库界面
图10商品出库信息
2.3.4查询
单击主界面的“商品信息”按钮进入商品信息界面,如图4.8所示,显示所有商品的具体信息。

图11 查询商品总信息
2.3.5修改商品信息
点击主界面的“修改”会弹出对话框提示输入商品的编号,名称等信息,会提示“修改为”对话框。

进行修改。

2.3.6显示所有商品
点击主界面的“所有商品”会弹出对话框“所有商品”,显示仓库中所有的商品。

3 系统实现和维护
3.1 系统调试
系统的编码和测试通称为实现。

在经过了对C++和SQL Server 2000初步学习的基础上,基本上完成仓库管理系统。

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包含了大量的脑力、体力劳动,但是人的活动和运用的工具存在着缺陷。

在开发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定的错误,因此,系统完成设计后就必须对系统进行必要的调试,系统调试是系统质量的保证,是对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编码的不断复审,尽可能早点发现错误与缺陷,以改进和提高系统质量及可靠性。

系统维护在一个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

一个功能完善的系统要求有完善的维护模块,以备系统的管理、维护、更新,周密考虑用户的需要,做到系统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有效性,适应实际应用的需要,因此设计一个功能完善的备份和恢复模块是很必要的,技术上要求能够实现备份和恢复不同类型的数据,方便快捷的操作界面,完善的存取路径等[6]。

4.心得
通过该系统的设计,自己掌握了信息系统分析的一些设计方法,加深了对信息系统分析的认识,也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编程方面能力的不足,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会努力改变这方面的差距。

5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
[2]萨师瑄,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杜兆将,郭鲜凤,刘占文.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与开发教程与实训[M].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4]张立厚.管理信息系统[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社,2002.
[5]李昆.SQL Server 2000课程设计案例精编[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6] 李晓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