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
观赏花卉学课程论文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论文题目:中国传统花卉资源与应用
姓名:胡高志
学号:20130203310075
班级:花卉(2)班
完成日期:2016.01.18
园艺园林学院
中国传统花卉资源与应用
——山茶的价值及其应用
摘要山茶植株是目前长三角地区景观设计中运用较多的植物类型,具有较高的观赏
价值和园林应用价值等。
山茶油有抗氧化、抗菌、抗肿瘤以及降血脂、降血糖等药理活性。
关键词山茶花,观赏价值,园林应用价值,山茶油
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为山茶科( Theaceae )山茶属(Camellia L.)的重要园林观赏植物。
山茶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和西南各地,叶色浓绿而有光泽,四季长青,花朵大,花色美,品种繁多。
该属植物的种子均含油脂,除作食用油外还是重要的工业用油;山茶果的果皮含鞣质,是皮革工业的重要原料。
山茶花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其叶含有花黄素、茶碱、可可碱、咖啡碱、皂试、茶试和油酸等,是医药工业的原料,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山茶油又称为茶籽油、茶树油、茶油等。
据张宏达2013年在《Thea-A Section of Beveragial Tea-Trees of the Genus Camellia》对茶树分类系统的描述,油茶属于山茶亚属油茶组,其种子称为茶子心,种子的脂肪油称茶油,榨去脂肪油的渣滓称茶子饼,花称茶子木花,根皮称油茶根皮,均收载为药,其中茶油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载。
山茶油烟点高,不皂化物含量少,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其品质可与橄榄油相媲美。
而且山茶油具有其独特的功能特性,如抑制脂质过氧化、预防肥胖、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等,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山茶属物种的地理分布
山茶属的植株分布在我国滇、桂、粤等3省(区)北回归线两侧,这3省(区)拥有80% 以上的品种,特有种超过150种。
由北回归线向北,山茶属在川、黔、湘、赣也得以发展,但特有种较少;再向北,该属种类迅速减少,大致却步于秦岭地区。
由中心向南,除了与我国紧邻的越南有20余种外,老挝、泰国都不超过5种。
横向上,山茶属植物由中心向西、向东迅速减少,向西至缅甸8种、我国西藏2种,向东至我国福建14种、日本4种。
不难看出,我国所拥有的种类最多。
2 观赏价值
山茶花起源中心在中国,是我国传统十大著名花卉之一,在国际花坛上也享有盛名,现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和庭园观赏木本花卉植物,栽培品种目前已达1.5万余个,美、英、法、意、德、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普遍栽培和培育,而且进行了大宗的商品化生产,作为出口创汇的物资之一。
各茶花物种中包含了各种珍奇的基因。
利用各物种进行种内或种间杂交育种将能培育出各种珍稀的茶花新品种。
同时,可进行物种的驯化,筛选出一批可直接用于园林绿化的物种,满足城市绿化树种多样性的需求。
2.1 花的观赏特性
山茶以观花为主。
其花型各式各样,有单瓣型、复瓣型等,原种茶花多为单瓣花;其次,山茶花色丰富,有白、红、橙、黄、紫、绿以及过渡色,色色俱全,更有一花多色、一树多色之美相;另外,花朵的大小也直接影响观赏效果,通常将花径小于6cm定为微型花,6~7.5cm 为小型花,7.5~10cm为中花型,10~13cm为大花型,13cm以上为巨型花。
川内山茶种多为白色和红色系的微型至小型花,少数为中型花。
不同的花型和花色,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2.2 叶的观赏特性
山茶不仅花美,叶也极具观赏性,长圆形、椭圆形、披针形、倒卵形,形态各异,花叶相映成趣。
山茶多为灌木或小乔木,有直立型、垂枝型、横张型、丛生型、矮生型、匍匐型以及高干型,也是观赏的优良材料。
3 园林应用价值
3.1 公园和风景点绿化
公园和风景点是供人们游览、休息、观赏、开展文化娱乐和社交等活动的场所,其中公园更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
因此,公园和风景点的绿化必然要追求一种较高的美学品位,在植物造景时,需要运用多种花草树木来营造一种丰富的园林植物景观。
而山茶花作为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重要花木,在公园、风景点绿化上应用相当广泛。
山茶花种类繁多,观赏特性亦各不相同。
因此,在绿化配置形式上,山茶花可以单一种类构景,也可以数种山茶花或与其他植物如樱花、白玉兰、杜鹃、洒金珊瑚树、冬青、十大功劳等植
物组景。
种植形式可以单株散植于建筑四周或假山一隅,也可列植于园路两旁,还可以数株集中连片种植。
3.2 庭园与居住区绿化
庭园绿地面积相对较小、空间有限、绿化面积上讲究精致小巧,多选择名贵花木做材料。
目前,根据庭院建设的不同需要,已有不同的山茶花品种被大量应用。
既可以配置于园门入口、园路一侧、山丘一隅、小品四周,也可数株集中种植于一园落内;还可与其他花木,如杜鹃等春花植物组景,可造成一种群芳吐艳、百花争春的喜庆场景。
冠形好、冠幅大的山茶花可以孤植为庭荫树,也可列植于围墙边作为分隔空间的绿墙之用。
3.3 道路植物配置
山茶花配植高大乔木如樟树、荷花玉兰一起形成层次感强的植物景观,或与叶色较淡的修剪成绿篱的植物配植,如小叶女贞,或与夏季开花的荷花玉兰、紫薇间植。
当热情似火的山茶花刚凋零之后,冰清玉洁的荷花玉兰即将开放,盛夏之时绿叶丛中美丽的紫薇盛开,可消除盛夏的炎热感且保证了道路旁边的花期及色彩变化。
在绿化带中,将山茶花与红叶李间植,并配以桂花、银杏等,不仅在空间上有层次感,而且色相上又有很大的变化,打破了序列空间的单调,产生一种和谐的韵律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高速公路两旁,可运用山茶花与复羽叶栾树、荷花玉兰、千年桐等配植。
可让道路旁四季色彩变化丰富,冬春有红色的山茶花及白色的荷花玉兰,夏天复羽叶栾树的果为红色,挂满枝头。
如果是大量运用这些植物配植,景观壮观美丽。
3.4 工业区绿化
山茶花有抗烟尘、吸收有害气体、净化大气的功能。
在工业烟尘浓、废气多、含硫化合物等造成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山茶花仍然能正常生长,而且能大量吸收硫。
在有害气体污染的工业区绿地或厂矿庭院内采用孤植、散植、丛植、混植的方式进行配植。
如果地方足够大,可采用片植或群植,以山茶花为主要树种,配以其他具有抗污染能力的树种,如泡桐、女贞、夹竹桃、龙柏、海桐、构树、圆柏、梧桐等树种进行合理配植,可以起到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
3.5 绿篱
山茶花是常绿植物,且有很强的分枝和再生能力,适于修剪和造型,是绿篱植物的良好
材料。
通过人工修剪整形,把树冠整成球形、伞形、圆柱形;也可将生长迅速、健壮的种类,修剪为绿篱。
修剪形式不拘一格,可以随地形环境而异其形,创造出与环境更协调的形式。
山茶花作为绿篱,可种植于人行小道的两旁,花坛的四周,既可单独成行,也可与其他园林植物如冬青、无刺构骨等间作或混栽,但须注意的是栽茶的土壤必须呈酸性,且有一定的深度。
4 发展趋势
山茶属植物具有很重要的经济利用价值, 其种子含油率高, 是重要的食用油和工业用油;茶叶是世界流行的饮料, 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另外大多数种类树形美观, 花朵鲜艳, 极具观赏价值, 山茶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有少数种类还可供药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化和美化居室与城市环境的要求日益高涨,为山茶花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山茶花必将成为极具市场价值的优秀花卉。
攀西地区野生山茶植物种类和变异类型繁多,叶、花、果的形态特征变异大,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为当地优良野生木本植物花卉,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价值高,开发利用潜力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山茶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经济树种,主要产品为茶油,副产品包括茶枯、茶壳和茶粕;山茶油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作为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前景非常广阔,而且其药用价值也在被更多的人了解。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睿,鲜小林,秦帆,万斌,2012.四川观赏用山茶资源及景观应用研究.北方园艺,
(11):97-101.
[2]李晓江,郑璐,2008. 攀西野生山茶形态特征及其观赏价值. 西昌学院学报,22(3):
28-30.
[3]罗强,刘建林,袁颖,李晓江,2008. 攀西野生山茶属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 中国林副
特产,(3):67-69.
[4]王仲朗,夏丽芳,顾志建,邹澄清,1994.金沙江中游地区山茶属植物资源及其应用前景. 资源开发与市场,10(1):5-7..
[5]赵克跃,2013. 山茶花粉生活力及贮藏条件初探. 四川林业科技,34(5):13-18.
[6]田晔林,刘克旺. 湖南省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园林应用初探[J]. 北京农学院学
报,2002 ,17 ( 4 ):37 ~40.
[7]祝磊. 耐冬山茶的园林应用[J]. 林业实用技术,2004 ( 4 ):40.
[8]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