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资料

4)高速网络互联阶段:特点是使用TCP/IP体系,完成了网间网高速通信和资源共享。
4.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
计算机网络根据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不同分为:局域网(几米到几公里)城域网(十公里到几十公里)广域网(百公里道几千公里)
5.计算机网络常见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包括星形结构、总线形结构和环形结构:
7.下列编码中,属于自动编码的是曼彻斯特编码。
8.每个输入信号源的数据速率假设为9.6kb/s,现在有一条容量达153.6kb/s的路线,如果采用同步时分复用,则可容纳(16)路信号。
9.数据报和虚电路属于分组交换。
10.下列差错控制编码中CRC是通过多项式除法来检测错误的。
二、
1.调制解调器中使用的调制方式有幅度(幅移)调制,频率调制(频移)和相移键控3种。
TCP/IP分成高效率的四层:网络接口层、互联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成为在实际中应用并健壮成长起来的网络体系。
5.什么是物理地址,什么是IP地址?两者在数据传输中起什么作用?在Internet中通过什么协议可以知道某一IP地址的MAC地址?
物理地址指网卡物理存储器存储单元对应的实际地址,用于在数据链路层标识地址,IP地址是TCP/IP体系中标识每台计算机的逻辑地址,当前用的是32位地址,用于在互联层标识地址,由IP地址映射为物理地址的方法通常是使用APR协议。
甲方与乙方打电话,双方遵循用户约定,比如双方都懂的语言,,可称为用户子系统,二甲乙方都和电话运营商之间都有约定,可称为运营子系统,用户子系统和运营子系统共同构成该电话系统。
4.请比较两个国际标准的体系结构?
OSI/RM将整个网络分成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设计周期长,设计复杂,层次划分不合理,效率低;
10.已知某主机的IP地址是132.102.101.28,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那么该主机所在子网的132.102.101.0
三、
1.简述网络协议和计算机网络结构体系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协议指通信实体之间有关通信规则约定的集合,计算机网络层次划分及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4.在同一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全双工。
5.在CRC码计算中,可以将一个二进制位串与一个只含0或1两个系数的多项式建立对应的关系。与位串101110对应的多项式为x5+x3+x2+x。
6.在码元传输速率为1200波特的调制解调器中,采用4相位技术,可获得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400b/s。
5.请用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来表示数字数据00110101.
0 0 1 1 0 1 0 1
-_-__-_--__--__-
-_-__--_-__-_--_
6.什么是多路复用技术?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多路复用技术是利用一条物理线路同时传输多路信息的技术。
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区域的多个用户数据通过发送多路复用器进行汇集,然后将汇集后的数据通过一个物理线路进行传送,接收多路复用器再对数据进行分离,分发到多个用户。
报文交换,报文传送时,只占用一段通道,在交换节点中需要缓冲存储,报文需要排队,延迟高,不适合实时通信,信道利用率高。用于短信、传真系统。
10.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循环冗余检测码,生成多项式为p(x)=x5+x4+x2+1。发送方要发送的信息为1010001101,求实际发送的码元,假设传输过程中无差错,写出接收方的检错过程。答案:101000110101110 P(X)=110101冗余码为:01110
8.有哪几种数据交换技术?请列举这些交换技术的实际应用。
数据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电路交换应用于电话系统,报文
交换应用于短信、传真系统,分组交换应用于计算机数据传递。
9.比较线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线路交换,也即电路交换,在数据传送之前必须先设置一条通路,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独占,可靠性高,时延小,信道利用率低。用于电话系统。
2.为什么对网络结构体系进行分层设计?分层设计的优点。
因为不同系统中的实体间通信十分复杂,为了降低计算机网络设计的复杂程度,故而进行分层。分层的优点是:
(1)各层间是独立的
(2)灵活性好
(3)结构上可以分割开
(4)易于实现和维护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3.试用网络层次结构的思想解释甲和乙打电话的通信过程。
数据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在数据传送之前必须先设置一条通路。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将由一对用户独占,对于间歇式的通信,电路交换效率不高。电话系统使用电路交换方式。
报文交换:报文从源点传送到目的地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在传送报文时只占用一段通道。在交换节点中需要缓冲存储,报文需要排队,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电报系统使用电报交换方式。
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类似,但分组是规定了最大长度的数据单元。分为数据报分组交换和虚电路分组交换。数据报分组交换中,在目的地要对报文重新组装,在虚电路分组交换中数据报传送之前必须先通过虚呼叫建立一条虚电路。分组交换是数据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交换技术。
3.简述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差异?
模拟信号是空间上连续的信号,数字信号是空间上离散的信号。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习题
1.什么叫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用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有那些功能?
计算机网络主要的功能是通信功能和对硬件、软件和数据等资源共享。
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2.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网络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3.物理层传输数据的单位是比特,数据链路层传输数据的单位是帧,网络层传输数据的单位是分组,传输层传输数据的单位是报文段,应用层传输数据的单位是报文。
4.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
5.物理地址的长度是48位,目前IP地址的长度是32.
第三章
网络体系结构
习题
一、
1.在下列有关网络分层的原则中,不正确的是(D)
A.每层的功能应明确
B.层数要适中
C.层间接口必须清晰,跨越接口的信息量应尽量少
D.同一功能可以有多个层共同实现
2.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上一层是(C)
A.物理层
B.会话层
C.传输层
D.数据链路层
3.数据链路层中的PDU通常称为(B)
6.端口☞什么?数据传送到主机后为什么还要按照端口号寻址?
一个TCP连接两端的端点称为端口,用来标识应用层进程,传输层用16位二进制数标识端口,称为端口号,通过不同的端口号可以为应用层多个进程传输数据,为应用层提供数据的多路复用。
7.简述TCP和UDP的异同?
TCP是传输控制协议,UDP是用户数据报协议,二者都是传输层协议,前者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全双工的数据流服务,后者提供非链接的不保证可靠性的数据服务,前者实现复杂需要系统开销较大,后者简单运行效率较高。
2.用一对传输线传送多路信息的方法成为复用,常用的多路复用方式有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多复用、波分复用。
3.一个数据通信系统有3个基本组成结构: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
4.数据传输速率反映了数据通信系统的有效性,而误码率则反映了数据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5.PCM的工作过程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3个阶段。
6.时分多路复用按照子通道动态利用情况又可分为同步时分多路复用和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7.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可分为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鼠标采用前者进行通信,打印机采用后者进行通信。
8.字符C的ASCLL码1100011,如果采用偶校检传输则传输码为01100011,如果采用奇校检传输则传输码为111000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特点是计算机为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各终端分布在各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特点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直接通信,计算机网络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分别完成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两大功能;
3)具有统一的体系结构、遵循国际化标准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遵循OSI/RM,是计算机网间网互联的要求;
6.TCP和UDP报文的端口号字节占16位,因此端口号取值的范围是216.其中熟知的端口的范围是0--1023.
7.在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中,tcp协议提供可靠地、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udp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8.WWW服务是以HTTP协议为基础。
9.A类地址的标准子网掩码是255.0.0.0,写成二进制是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7.多路复用常用的技术有那种?试分析它们不同的特征和适用范围、
多路复用技术有四种常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
频分多路复用主要应用于模拟通信系统,是将一条物理信道可以传输的频带分割成若干条更窄的频带,每个频带都可以分配给用户形成数据传输子路径。
时分多路复用主要应用于数字通信系统,是通过一个自动分配系统将一条传输信道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割成多条独立的、速率较低的传输信道。
1)星形结构的特点是: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容易、扩展容易;
2)总线形结构的特点是:安装容易,故障隔离性好、易扩展和维护;
3)环形结构的特点是:适合于光纤高速传输,单方向数据传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影响其它节点数据传输。
6.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7.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LA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