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血糖的正确采集教学文稿
(7)严格按无菌技术原则进行。
全天血糖谱包括:三餐前后、睡前、夜间 共8个时点
5点血糖:是空腹、三餐后和睡前
糖耐量试验( OGTT ): 口服 75g 葡萄糖后 2 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11.1 mmol/L 。
存放血糖仪应该注意些什么?
通常仪器的保存温度应在40℃~+70℃之间,以免损坏。
试纸应该如何保存?
4)保证未用的试纸始终储存在原 装筒内。切勿将试纸分装在其他容 器(包括旧筒)内。勿将已用过的试 纸混装在现用的试纸筒内。注意试 纸失效期,并确保在有效期内用完。
5)、试纸通常需要保存在阴凉干 燥处,但如需放入冰箱,取出后应 先等待试纸筒回复至室温,再开盖 取试纸进行检测。
空腹血糖的概念
值; 有时一滴血不足 ,就去挤压扎针的部位将血挤出,
这时测得值偏低。因此 ,操作者必须掌握正确的采 血方法。
影响因素
2.试纸代号与仪器上显示的代号不一致。
3.存放血糖仪不当:
温度、湿度等
4.试纸保存不当:受潮、过期
5. 容器不正确、受潮
6.患者自身原因:血球压积率异常、药 物(扑热息痛、W-C等)
在临床实践中许多因素可影响血糖检测值 的准确性。因而 ,只有明确影响因素 ,并针 对性地采取措施 ,才能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影响因素
1 采集血样不正确 采血量不足或过多 临床采血时由于挤血量不足或采用浅度采血针 ,测
试吸垫未被血完全覆盖 ,使测得值偏低 ; 如果挤血量过多 ,污染测试吸垫周围则测不到血糖
相对湿度应在85%以下。 避免将仪器存放在电磁场(如
移动电话、微波炉等)附近
试纸应该如何保存?
(1)试纸应干燥、避光和密封保存。 (2)试纸筒盖内的干燥剂能使试纸保持干燥。 每次取出试纸后都应立即盖紧筒盖,以免试纸
在不知不觉中受潮,也可避免干燥剂因暴露在 空气中而失效。 (3)旧试纸筒应丢弃,不要用旧试纸筒装盛 其他东西(尤其是酒精),以免筒盖混淆,造成 试纸受潮。
以进食第一口饭计时,餐后两小时整查的 血糖称餐后两小时血糖,只有严格按要求 检查,才有可比性。
餐后两小时血糖属于用药后的血糖值,该 吃的药要吃,该打的针要打。
重症患者血糖控制在7.8-8.4 mmol/L, 可能是较为适宜的。
当血糖仪结果显示“LO”,提示严重 低血糖症(低血糖),血糖低于 0.6mmol/L;
*II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 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
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 抗)。
II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前就已经有慢性并发症 发生。据统计,有 50%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 已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并发症,有些患者 是因为并发症才发现患糖尿病的。
近年来,开展了用一滴毛细血管血在袖珍 血糖仪上测得的方法。
前者采血量多,要隔天才能看报告;后者用 血少,当即就能出结果。具有简单,可靠, 操作方便,重复性好的优点.
因此,目前袖珍血糖仪已是病人测血糖的 常用方法,只有在诊断或核对毛细血管血 糖值时才抽静脉血。
指尖血糖监测毛细血管血糖原来是从指尖 刺血测得,因指尖较痛,故近年研究出无 痛或微痛的指尖以外部位测血糖。目前, 主要是从前臂背侧刺血,已有专用的血糖 仪。在血糖平稳的情况下,前臂血糖值与 指尖血糖值相同。
空腹为禁食过夜后(8小时以上), 早餐前不吃不喝所查血糖为空腹血糖, 是一个最好地感应自身胰岛素分泌水 平的指标,是诊断糖尿病的直接依据。
空腹血糖和餐前血糖不是一个概念, 空腹血糖必须早查,抽血时间如果比 平时打胰岛素或服降糖药的时间还晚, 就难以反应真正空腹时的血糖水平。
餐后2小时血糖采集时间?
怎样采集血样?
(1)彻底清洗和干燥双手。 (2)温暖并按摩手指以增加血液循环。 (3)将手臂短暂下垂,让血液流至指尖。 (4)用拇指顶紧要采血的指间关节,再用采血笔 在指尖一侧刺破皮肤。 (5)刺皮后勿加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样, 造成检测结果偏差。
(6)应避免在输液侧肢体的指端采血,防止影响 结果.(但有研究表明,输液不影响同侧肢体指尖监 测血糖。)
指尖血糖的正确监测
张桂屏 2009.4.17
血糖测定对重症病人和糖尿病病人十分重 要。
国外统计,测血糖的勤与疏,与血糖控制 的好与坏,有直接关系。
多次测血糖可以使血糖控制良好,可以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最终可以减少医疗费用 的支出.
所以从长远看,多测血糖也是一种健康投 资。
以往测血糖,是通过抽静脉血来测得;
显示"HI",提示严重高血糖症 (高血糖),血糖低于33.3 mmol/L.
记录检查结果,有异常时立即 报告医师处理!!!!
糖尿病典型分类
*I型糖尿病: 多发生于青少年,其岛素分泌缺乏,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
I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的5年内很少有慢性 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糖尿病典型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