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稿
萨沙不解地问:“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妈妈回答说:“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萨沙又问:“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妈妈说着摸了摸萨沙的脑袋。 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问道:“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妈妈笑着说:“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三、品读领悟 A整体感知 B重点赏析 1.引导学生读第二和第八自然段找出描写铃兰花的句子。 【通过课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花的变化。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及画面,这 样更能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抓住“大雨、低垂”等词体会花儿已被大雨折磨得 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的无助,在这种对比中,激起学生对蔷薇花的 怜爱之情。】
四、巩固延伸: 1、萨沙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弱小的蔷薇花,向大家证明 自己不是最弱小的,那么你保护过比你更弱小的吗? 2、我听出来了,你们都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你 们都是一个有爱心的、勇敢的孩子,现在,让我们挺起胸, 一起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语文学科的特点 决定了语文教学中应注意融审美教育与语言文字的感知于 理解之中,在学生心理上形成熏陶性,浸染性。学完课文 后,让学生通过说感受,写体会等形式,使写成为读的延 续和发展,让感悟升华,这样做一方面加强了对文章思想 的理解,一方面使情感目标落实到位,使学生受到了情感 熏陶】
原来有一丛野蔷薇, 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 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 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 动,芬芳扑鼻。
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 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
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大雨已经冲掉了两片蔷薇花 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 更加娇嫩。
2.引导学生读4——9自然段,找出萨沙与妈妈的对话【此 时出示句子及图片,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观察萨沙在大雨 中把自己身上的雨衣盖在蔷薇花上的动人情景。再读句子, 找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语,谈谈体会。】【学生是阅读的 主体,整个阅读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去体验。在这 一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语句,抓住 关键的词语联系前文细细欣赏,主要借助读读、议议的阅 读策略,将教学的重点圈定于萨沙与妈妈的对话之中,通 过反复阅读,通过精细讨论,体悟出萨沙三次说话的不同 心境。从句子中读出了一个要强、心地善良、懂得保护弱 小者的好孩子。】
四、说教学策略
(一)说教法
1、朗读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文中的 重点句段,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入情的诵读中,学生不仅深入领悟了 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增强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积累,在情感体验中受 到美的熏陶,把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2、启发引导法: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关注“我”的行为、言语、 心理和情感,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 借助读、议、说、写等方式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使学生们在主动 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受到一定的情感熏 陶,享受到美的乐趣。 3、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借助教学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 感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 言,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雨前蔷薇花的美丽和雨中花儿的娇嫩脆弱, 从而理解萨沙保护弱小的的行为是可贵的,并真正获得思想启迪。
五、说板书:
好的板书,应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突出文章中心,我的 板书力求达到这样的效果:语言简洁,条理清晰,把握重点,表明 中心,便于学生理解。
7 我不是最弱小的 让雨衣:爸爸→ 妈妈 → 萨沙 ↘ ↓ ↙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
谢 谢 , 再 见
二、预习展示 A词语 1.出示词语:周末 芬芳扑鼻 倾盆大雨 雷声大作等 2.通过课件理解:雷声大作、倾盆大雨 3.积累有关“雨”的四字词语。如:和风细雨 暴风骤雨等 4.小对内交流:用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词语说一段话。 B生字 1.两人小组认读生字。 2.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3.区分:末 未(长末短未) 4.重点识记:聊、随 C指导书写 1.出示:扑、托、摸 2.学生观察并回答怎样写才漂亮? 3.范写:摸 4.学生练写,老师巡视指导。
(二)说学法: 让学生充分自读,是有效开展语文学习的基 础,而边读边思、边读边画则有利于学生良好 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主 要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把读,议、 说,写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在老师的指导下 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说教学程序
听说训练: 快乐是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让别人更快乐。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一、导课 1.有一个小朋友用自己的力量保护了弱小的蔷薇花,这就 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七课。 2.齐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3.谁知道“我”是谁?
《我不是最弱小的》
说课稿
说教材分析 说学情分析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策略极具生命 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课文讲述萨沙与家人出 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因为出门时只带了 一件雨衣,所以父母亲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最 需要保护的萨沙。而萨沙在父母亲的影响下, 也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 虽然这只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但字里行间, 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 小者”的文本价值观念,又饱含着“保护弱小 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 度意义,发人深省,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 的经典文章。
二、说学情分析
由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 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各种小游戏 、儿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生字,用更多的方 法识字,熟记它们的音、形、义并能用学过 的词语说话,为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充实基 础。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 意思。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每个人 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 小的人,自觉保护弱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