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必背知识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一、基本概念部分1234(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化学变化的实质(或微观本质)——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要求会看)圆圈内为质子数(也称核电荷数),外面为电子数(分层排布)(一种元(多种元酸—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碱—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物质质子数=电子数——原子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金属原子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非金属原子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H除外)最外层电子数=8(He为2个)称为稳定结构(5)原子与元素的关系元素的种类取决于核电荷数或质子数,质子数相等就是同种元素。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
(6)元素周期表(要求会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知道周期表有一定的周期性,根据资料会总结规律。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530分)(1)元素符号书写:一大二小(注意书写规范,否则中考极易被扣分)(2)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单质:气体单质除稀有气体外,其右下角均有数字。
化合物:根据化合价口诀,左正右负,标价交叉,化简检验。
金属为正非金负,正负化合总为零。
常用元素、原子团化合价(注意元素及原子团书写正确)(3)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上其所带的电荷。
注意数字与正负号的顺序,电荷数=化合价数。
*(4)各种化学符号的意义:O 2O O 2 2O 2 O 2- 2O 2- CuO(520分,大部分来源于书上学过的,参考套餐后的附录) 尊重客观事实,不存在的物质不能写出化学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写完化学方程式一定要四查:化学式、配平、反应条件、产物状态!(6)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各物质之间质量比。
例如:点燃C + O2=====CO2的意义:碳、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12:32 :44(相对分子质量乘前面的配平系数);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6、化学反应的规律、分类及条件(1)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和相等。
化学变化的变与不变:(2)化学反(容易的知识)①化合反应:多变一。
A + B→AB②分解反应:一变多。
AB→A + B③置换反应:A + BC→AC + B 三种典型代表:或C与氧化物反应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活泼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前还后);H2金属活动顺序(自己默写出来)注意:铁参与置换得到亚铁(+2价)离子④复分解反应: AB + CD = AD + CB——对象:酸碱盐O 要求熟记物质的溶解性(详见《套餐》反应条件:生成物中有“↓”“↑”或H2P7-8)注: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
7、溶液(形成溶液的概念,要求能区分溶质与溶剂,知道溶解有限度,会计算)*(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
①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②液体常作溶剂,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3)溶解有限度——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除熟石灰。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4)溶液的配制:计算、称量(固体用天平称质量、液体用量筒两体积)、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9、简单计算(15-20分)(15-10分,简单题)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总数:一个C5H8O5中共有几个原子原子个数比与元素质量比:写出C5H8O5中各原子的个数比、各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求C5H8O5的相对分子质量(考试时相对原子质量会给)元素的质量分数:求C5H8O5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计算题大题,10分)①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一旦给出的反应前后总质量不相等的,这部分质量可能就是气体或者沉淀的质量。
②步骤:(按步给分,要求书写规范,否则该步骤不得分,此处若需实例找老师)一设未知数、二抄写化学方程式、三列(已知未知关系式)、四解、五答。
③注意:带入计算的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溶液中通常只有溶质参与反应,需求出溶质的质量再计算。
④常考溶液的有关计算(要求掌握,简单的数学问题)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我们周围的空气与氧气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二氧化碳占%,其它气体与杂质占%。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2、大气污染,主要分两种:A、有害气体,如:SO2、NO2、CO等,其中CO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而SO2、N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另:空气中CO2浓度增大会导致温室效应;而含氟物质的排放会破坏臭氧层,使得地球表面受紫外线辐射加重)B、可吸入颗粒,如:灰尘、粉煤灰等。
治理方法略。
3、氮气的用途:作保护气、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液氮冷冻食品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气、霓虹灯中的填充气4、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氧气的用途广泛,用于炼钢、医疗等方面。
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该制取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
5、实验室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这瓶气体为氧气。
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相对较少,因此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旺盛。
(以下自己填)(二)、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 60都含有C 元素,但他们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因是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通过上述比较,发现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2、碳的氧化物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
(三)、自然界的水1、通过电解水实验研究水的组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电极两端有气泡冒出,负极与正极气体体积比为2:1;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O 。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为H22、自然界的水都是混合物。
自然界的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净化水的措施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其中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吸附可以除去可溶性,蒸馏可以把硬水变为软水。
区别软水和硬水的方法是分别取水样于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有大量泡沫产生的是软水,有大量浮渣产生的是硬水。
3、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渣、废气;(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化肥农药随雨水流入河中。
5、爱护水资源措施、治污措施(详见《套餐》考点28)(四)、金属和金属材料1、金属的物理性质:多数为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固体,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好。
常温下液态的金属——汞,红色金属——铜,金色金属——金,能被磁铁吸引的金属——铁。
2、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自己写出化学方程式)①常温下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Mg、Al②加热下反应——如Fe、Cu③不反应——Au(2)与酸(盐酸、硫酸)反应(3)与盐溶液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补充完整)K、Ca、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a、金属越靠前,金属活动性就越___,___边的金属可以从___边金属的_________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b、排在____前面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_____,金属越靠前,反应越______;排在氢后面的则不能。
3、金属材料分纯金属和合金。
合金有很多优越性,但其熔点比纯金属低。
4、金属的冶炼: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以赤铁矿为例,写出炼铁主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同时接触水和氧气,防止钢铁生锈的措施有涂油、刷漆、电镀、保持干燥、隔绝空气等。
铁生锈原理的利用:铁粉作双吸剂或干燥剂,防止变潮(吸收水)、防止变质(吸收氧气)。
(五)溶液酸碱性与pH1植物汁液作指示剂的标准:在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中是否表现出不同的颜色。
2值(酸碱度)测定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于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其pH 值。
(注意:pH 试纸不可润湿,不可浸入待测液中)*(六)酸、碱、盐、氧化物1、常见酸、碱、盐的主要性质、用途:(要求:能熟练地写出化学方程式、灵活运用进行解题)注:碱和盐一般要求是可溶的。
浓硫酸的稀释:酸入水,沿杯壁,慢慢倒,不断搅。
2、氧化物的性质(1)与水反应:非金属氧化物+水→酸;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的碱(2)与酸、碱反应:非金属氧化物+碱;金属氧化物+酸(七)、其他1、常见物质的俗名:纯 净 物(写出化学式): CO 2 (干冰) C 2H 5OH (酒精) CaO (生石灰)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Na 2CO 3(纯碱、苏打)混 合 物(写出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煤(主要含有C 元素) 天然气、沼气(CH 4) 生铁、钢(Fe) 铁锈、赤铁矿(Fe 2O 3) 磁铁矿(Fe 3O 4) 石灰水、石灰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 3) 盐酸( HCl )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黑色固体:KMnO 4 (紫黑色)、MnO 2 、C 、铁粉、CuO 、Fe 3O 4白色固体:KClO 3、KCl 、MgO 、NaCl 、Mg(OH)2、CaCO 3(难溶于水)、Na 2CO 3(可溶于水)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 4、AgCl (就这两种物质) 蓝色:固体CuSO 45H 2O (硫酸铜晶体)、Cu(OH)2液态O 2(淡蓝色)、含Cu 2+ 溶液红色:Cu (亮红色)、Fe 2O 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 )、含Fe 3+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含Fe 2+的溶液(浅绿色)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的物质:S (淡蓝色)、H 2(淡蓝色)、CH 4、CO 无色气体:N 2、CO 2、CO 、O 2、H 2、CH 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 2 、NH 3(此气体可使湿润pH 试纸变蓝色) 3、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是氧、硅、铝、铁(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