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课时1——1 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杜鹃圆舞曲教学目标通过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教学重点1、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教学难点2、学唱歌曲《布谷》。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学生准备节奏训练主备教师审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一、导入新课一律动:聆听《杜鹃圆舞曲》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杜鹃圆舞曲》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2.复听乐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
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3.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二、探索新知表演《布谷》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可提示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
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2.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
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三、应用实践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注意:歌曲《布谷》借用布谷鸟歌唱的方式出示歌词。
课本上仍以□为四分音符的时值,表示旋律的高低、长短,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教师可按照小黑板提供的乐谱进行教学。
四、总结拓展教师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也可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还可以分小组设计更多的像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不要生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可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风雨声更形象、生动、有趣。
板书设计春天杜鹃圆舞曲布谷教学反思课题春天课时1——2 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春晓教学目标学唱《春晓》,感受春天的到来。
教学重点2、聆听并学唱《春晓》3、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难点学会整齐地演唱歌曲,能随歌曲愉快地进行表演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学生准备教科书主备教师审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一、导入新课一、律动:聆听《春晓》,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聆听《春晓》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聆听歌曲《春晓》。
2.听歌曲《小燕子》分小组编创动作。
3.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二、探索新知1、(多媒体展示)古诗《春晓》在清新的音乐伴奏下徐徐展开,老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读。
2、教师导入:同学们都非常熟悉这首古诗,能告诉老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很自然地揭题--“春”3、教师板书《春晓》,同时多媒体视频图象:“听,春雷响了,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也醒来了,纷纷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动物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几个动物的名字(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相应点击画面)4、你能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吗?(学生模仿青蛙、蛇、小燕子、兔子……)5、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小动物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对春天说一句什么呢?(学生回答:A、好美呀B、春天的空气真新鲜C、我要去找小伙伴一起看看春天)6、再次听范唱7、你能把这几句歌词唱一唱吗?(老师带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演唱)8、春天除了这些,还有好多美景,你能用:“这里有……这里有……还有那……”来描绘一下春天别的景色吗?(小组讨论、回答)例如:有蓝天,有绿草、还有那哗啦啦的小河水……9、老师邀请小组成员上台演唱自己创遍的歌词,体验创遍过程中的快乐10、教师导入:“春天多美呀,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同学们最想做什么呢?(唱歌、跳舞、郊游……)三、应用实践 4.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总结拓展四、复习歌曲《布谷》: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板书设计春天春晓教学反思春天课时2——1 课型新授教学内容小雨沙沙教学目标学唱《小雨沙沙》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学会整齐地演唱歌曲,能随歌曲愉快地进行表演唱。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通过感性----理性-----感性的再现过程,体验节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学生准备教科书主备教师审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一、导入新课有故事情景导入歌曲二、探索新知1.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精力听歌曲。
2.再听范唱。
提示:雨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可指导学生模仿小雨的声音,歌曲中怎样说的?视学生能力可将学生的创作组合成两个部。
3.尽快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1)按座位轮流进行,中途不能中断,也不能抢说,(其他同学要监督,看谁犯规)三、应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手拍二牌子,可用《快乐的节奏》的伴奏带伴奏。
四、总结拓展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板书设计春天小雨沙沙教学反思放牧课时2——2 课型新授教学内容《牧童短笛》《牧童摇》教学目标一、通过听《牧童短笛》,唱《牧童谣》,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教学重点能够被唱歌曲教学难点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学生准备教科书主备教师审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一、导入新课一、律动:聆听《牧童短笛》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牧童短笛》教学基本要求1.听歌曲前,同学们想一想图画里的小孩子在干什么?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二、探索新知三、表演《牧童谣》教学基本要求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羊)轻轻地跟唱。
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句在哪里?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三、应用实践编创与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小组在音乐实践中探索敲击三角铁的方法。
提示:怎样敲击出长音?怎样敲击出短音?答案可有多种,教师应对积极探索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有问题,提出建议,如:这样是否更好?四、总结拓展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板书设计放牧牧童短笛牧童摇教学反思放牧课时3——1 课型新授教学内容《牧童》《放牛歌》教学目标一、通过听《牧童》,唱《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
二、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谣》,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谣》教学难点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学生准备教科书主备教师审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一、导入新课聆听《牧童》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歌曲《牧童》的录音。
2.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
3.随着歌曲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二、探索新知三、表演《放牛歌》教学基本要求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即:看着课本中图形谱对于歌曲高低长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进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轻松、愉快。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是间奏部分,用锣、鼓、镲伴奏。
4.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
三、应用实践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用自己学过的乐器,为歌曲《放牛歌》编创锣、鼓、镲的伴奏。
2.提示学生分组进行锣、鼓、镲的节奏编创。
教师尽量使用学生编创的节奏,加以调整、使用,以调动学生编创的积极性。
四、总结拓展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板书设计放牧牧童放牛歌教学反思手拉手课时3——2 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演唱《雁群飞》教学目标1、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唱《雁群飞》,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教学重点能在歌唱中表达朋友之间的友情。
教学难点休止符、为歌曲填唱新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学生准备教科书主备教师审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一、导入新课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
(唱游为主)二、探索新知1.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心情怎样?2)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雁群飞》;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听。
听后谈歌曲内容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三、应用实践集体演唱歌曲四、总结拓展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雁群飞》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在乐句结束处加上大雁的叫声),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板书设计手拉手教学反思手拉手课时4——1 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演唱《数鸭子》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鸭子伴嘴》,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强弱所带来的变化,以及感受音乐作品中鸭子的生动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数鸭子》,引导学生能以歌声、动作来表现自己热爱生活,喜爱小动物的情趣。
感受不同音乐要素的表现的不同动物的形象及场景。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通过节奏读拍编创活动,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教学重点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学生准备教科书主备教师审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一、导入新课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
(唱游为主)3.二声部节奏编创活动:先分别学习吹口哨“du”和鸭子叫“ga”;后全起来。
二、探索新知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1)初听,(完整听全曲)。
并提示小鸭与老鸭叫的地方。
2)谈谈所听内容;故事描述(集体)并谈谈每个情景所用的打击乐器是怎能样配合的。
3)复听:自由活动:随《鸭子伴嘴》,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鸭叫等。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乐曲《鸭子伴嘴》入歌曲《数鸭子》)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