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课件演示教学
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课件演示教学
细胞毒性药物
抗
肿
瘤
化
疗
激素类药
药
物
的
分
生物反应调节剂
类
单克隆抗体类
靶向药物
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烷化剂、铂类、丝裂霉素 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抗嘌呤、嘧啶合成药,阿糖胞苷 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放线菌素D、蒽环类 干扰微管蛋白质合成药:长春碱、紫杉类、鬼臼碱
TOPO异构酶抑制剂:DUR、VP16、HCPT、CPT-11 抗雌激素类药:三苯氧胺、法乐通 孕激素类药:甲羟孕酮、甲地孕酮 抗雄激素类药:氟它胺
目录
1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概念 2 常用的肿瘤治疗方法的发展
3
肿瘤内科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4 肿瘤的精准治疗
• 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子生物学特征 ,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 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最小的花费,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 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如何理解肿瘤的综合治疗?
– 局部与全身原则 – 分期(TNM)治疗原则 – 个体化治疗原则 – 生存率与生存质量并重原则 – 成本与效益并重原则
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
手术---最古老而有效的治疗肿瘤方法
萌芽期
• 单纯的肿瘤切除
- 局限在体表肿瘤 - 麻醉,输血等受 限 -
广泛切 除期
• 最大程度切除肿瘤 -单纯的解剖学理解 -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LH-RH激动剂/拮抗剂:诺雷德、依那通 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胸腺肽
美罗华、贺塞汀抗 EGFR 抗新生血管生成剂:抗VEGF/R ,多靶点 酪胺酸酶抑制剂:ZD1839、格列卫 细胞分化凋亡诱导剂:维甲酸 生物免疫靶向:PD-1/L1抑制剂
肿瘤内科治疗的疗效
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联合化疗总生存率
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课件
2000~2011年中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
Trends in the Number of New Cancer Cases and Deaths for All Cancers Combined by Sex: China, 2000 to 2011.
Trends in Incidence Rates (Age-Standardized to the Segi Standard Population) for Selected Cancers for Males: China, 2000 to 2011.
功能保留性 肿瘤外科
微创外科
• 创伤小,恢复快,
出血少
• 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
- 腔镜技术
- 肿瘤生物学理解
- 影像学技术发展 - 医疗设备的发展 - 围手术期护理
- 吻合器 - 超声刀
- 分子生物学
肿瘤外科的发展与局限
• 现代肿瘤外科的发展:
✓ 兼顾根治与功能,生活质量; ✓ 更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 ✓ 更趋向微创治疗
行为状态:ECOG ,KPS评分
肿瘤的 综合治疗
肿瘤分期:早期,晚期,TNM分期 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靶向
病理类型:良恶性—上皮或间叶来源
分子特征:受体阳性或阴性乳腺癌
预后因素:复发转移可能性?治愈率多高?
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
• 综合治疗不是各种治疗方法的简单序贯使用或联 合应用;并非所有的肿瘤都需要综合治疗。
• 肿瘤外科的局限性
– 恶性肿瘤是全身疾病的局部 表现;
– 大多数的恶性肿瘤术后出现 复发转移;
尽管外科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总的生存改善却不明显。 围手术期的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方法可改善预后。
放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 放疗是用X线,γ线、电子线等放射线照射在癌组织,杀伤 破坏癌组织,使其缩小或消失。
西妥昔 Avastin
0
5
10
15
20
Median OS (m转移性肺癌内科治疗进展带来的疗效
ECOG1594 含铂两药化疗 所有患者 (N=1207)1
JMDB 顺铂/培美曲塞 非鳞癌患者* (N=512)2
IPASS 易瑞沙 腺癌、不/少吸烟患者 (N=609)3
NEJ002 易瑞沙 EGFR基因敏感突变患者 (N=114)4
• 是局部控制肿瘤的方法 • 约 70% 肿瘤患者需要放疗。
放射肿瘤学的发展
• 1920s • 1950s • 1970s • 1980s • 1990s • 现在:
X线治疗和分次放射治疗 钴-60治疗恶性肿瘤 加速器和模拟定位机应用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应用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CT模拟机 质子刀,中子刀,TOMO刀……
CA CANCER J CLIN 2016;00:00–00
Trends in Incidence Rates (Age-Standardized to the Segi Standard Population) for Selected Cancers for Females: China, 2000 to 2011
放射治疗的疗效
肿瘤放疗的的发展与局限
• 放疗技术改进,物理 效能提高;
• 定位越来越精准;
• 周围组织损伤减小;
• 放疗的敏感性与肿瘤 血供有关;
• 放疗的不良反应;
• 不能抑制远处转移。
肿瘤内科的发展
• 1946-1974:化疗药物的姑息探索 • 1974-1984:化疗敏感肿瘤前所未有的治愈 • 1994-2004:分子学检测以实现个体化治疗 • 2004-至 今:分子靶向治疗原理的证明
最佳支持治疗 5-FU/LV (Saltz) 5-FU/LV (Douillard) 5-FU/LV (de Gramont) IFL (Goldberg)
IFL (Saltz) FOLFIRI (Douillard) FOLFOX (de Gramont) FOLFOX (Goldberg)
IFL+ Avastin IFL+ Avastin FOLFOX
WJTOG3405 易瑞沙 EGFR基因敏感突变患者 (N=86)5
0
*: 包括大细胞癌和腺癌患者
8.0 11.8
18.8
27.7
5
10
15
20
25
中位生存期 (月)
1. Schiller JH, et al. N Engl J Med 2002; 346(2):92-98. 2. Scagliotti GV, et al. J Clin Oncol 2008; 26(21):3543-3551. 3. Yang CH, et al. Presented at 2010 ESMO. 4. Inoue A, et al. Presented at 2011 ASCO. 5. Mitsudomi T, et al. 2012 ASCO Abstract 7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