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招生报名系统
建设方案
目录
目录 (1)
1.业务需求说明 (2)
1.1平台构成说明 (2)
1.2用户角色说明 (2)
1.3主要业务数据 (4)
2.技术解决方案 (8)
2.1建设目标 (8)
2.1.1总体目标 (8)
2.1.2具体目标 (8)
2.2系统总体架构 (8)
2.3设计开发原则 (10)
2.4平台成果 (10)
3.技术文档 (11)
3.1系统主要业务流程 (11)
3.2用户管理 (11)
3.2.1数据维护流程 (11)
3.2.2管理和服务流程 (12)
3.3图片展示 (14)
3.3.1后台部分模块展示 (14)
3.3.2前台页面部分模块展示 (16)
3.4辅助支持 (20)
3.5系统功能大表 (20)
1.业务需求说明
1.1平台构成说明
系统由一个平台和多个客户访问端组成,如下:
1.2用户角色说明
在线报名系统的参与者分为几个大类,每个大类中又包含许多不同的角色,如下的表格和示意图对用户角色进行了分析说明。
平台实现后,可以进行灵活的角色权限分配。
1.3主要业务数据
平台的数据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基础信息数据。
即行政区划,街道办事处,小区等的基本信息及其复杂多样的关联关系。
这些属于静态数据,录入后一般较少变更。
基础数据需要在平台运行前期录入准备好。
二、业务数据。
是在线报名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属于动态数据,记录跟踪了每一个报名主体从报名到终审再到最后确认的全周期的详细内容。
另外网站内容也属于业务数据。
三、系统数据。
是系统运行完成需要的业务功能需要的底层系统层次的支持类数据。
如用户数据,包括系统的用户信息、账号等;系统参数;字典类数据等。
附系统流程图如下所示:
2.技术解决方案
2.1建设目标
2.1.1总体目标
通过在线报名系统的建设,实现:
1、报名家长简化入学报名过程,提高报名效率;
2、学校可快速的收集报名学生信息,集中审核,分批办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3、教育局对各学校报名时段分批设置,实时监控,集中终审,综合管理。
2.1.2具体目标
本平台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
第一、建设报名服务网站。
主要担负信息展示职能:各学校信息,学校报名时段,报名须知,流程介绍等。
第二、通过网络实现在线报名服务。
报名主体在线注册,登陆,上报报名信息,查询报名结果等。
第三、后台支持。
基础数据管理,报名时段设置,报名信息管理,综合查询统计。
第四、移动端浏览器支持。
微信扫码可登录网站、参与报名服务。
2.2系统总体架构
下面两个示意图说明了本平台架构,以支撑上述的建设目标和业务、技术创新。
1、本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统一平台,学校管理、服务以及报名的参与者都通过本系统一站式完成各自的工作,形成闭环的流程。
系统的参与者分析请详见下一章的功能说明。
2、多客户端体现在参与者(报名主体,学校工作人员,教育局工作人员)可以通过PC端、手机web的方式访问使用系统。
3、数据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服务对象相关的基础数据,这些大部分是静态的;二是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产生记录的数据。
4、平台支持:服务类模块和管理类模块的灵活配置和定制开发。
在线报名系统架构示意图(一)
平台架构示意图(二)
2.3设计开发原则
1、 坚持“一套系统、一套数据、多个模块”的设计原则
2、 基础数据、业务数据的全面准确详尽,检索快捷方便。
3、
分析设计方面,高端全面规划,分布开发实施。
2.4平台成果
本系统开发建设的软件系统成果包括: 4、 在线报名系统的基础架构、基础功能、基础数据库等,无用户界面。
5、 面向报名主体的手机web 页面。
6、 面向报名主体和工作人员的PC 浏览器端界面、手机web 程序。
7、 面向系统管理员,教育局工作人员,学校工作人员的后台管理界面。
3.技术文档
3.1系统主要业务流程
下面简要说明平台的几个核心业务流程。
其中“用户管理”业务流程说明了系统的所有参与者的基本信息、账号、参与权限等进行管理配置的过程。
对“用户或参与者”进行好配置管理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
“数据管理”流程则说明了服务对象(报名主体)的基本信息、关联信息以及管理服务产生的数据的管理维护的大概过程。
“管理和服务”流程简要说明平台中”管理和服务”事项的发起、处理、结束的一系列过程步骤。
3.2用户管理
3.2.1数据维护流程
平台的数据按照来源分可分为两大类
(一)基础数据管理步骤
1、数据的初始录入。
由指定专人对行政区划,街道,小区,学校基础数据进行录入并建立好数据之间的关联。
包括:
a.人工单个录入。
b.技术人员批量导入。
2、数据的更新维护。
基础数据发生变更后,指定人员对数据进行更新维护。
a.这类数据的变化一般不存在大量变更,人工单条更新即可。
3、数据的审核,数据录入或更新后,应进行审核,以确保数据正确。
4、查询统计、导出。
(二)业务数据处理步骤
业务数据是以年份、学校、报名数据为中心的,是动态产生的。
1、数据的创建:报名主体在线报名产生,学校补录产生,教育局特招录入。
2、不同的学校类型(公办,民办,小学,初中)有不同的办理步骤。
每一个办理步骤都产生跟踪数据,并引起数据主体的状态(暂存,待审,验证,学校初审,教育局终审,报到确认等)信息的变化。
3.2.2管理和服务流程
主要是报名过程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
步骤以及约束简要说明如下:
1、报名主体注册:手机号作为唯一标识,身份证号用于确认用户信息,注册时设定密码。
2、登陆:手机号和密码识别登陆。
登陆后可报名,查询,改密码(以身份证为验证标识)等。
3、在线报名:每个账号在同一报名时段内有多次报名机会,但孩子的身份证为唯一标识只能填报一次。
如已终审通过,则不再有报名机会。
报名时可临时保存数据,可确认提交。
a.报名信息修改:临时保存状态时可修改。
b.初审或者终审被退回后可修改。
c.首次报名可提交,被退回后可在二次报名时提交,本时段不能再次提交。
d.二次被退回后失去报名机会。
e.报名后系统自动提示预约验证时间,家长可在预约时间携带相关证件去学校检验材料。
4、报名信息查询:可查看当前报名信息的办理过程和办理结果。
5、学校通知验证:学校工作人员收到报名信息后可通过本系统通知家长到学校验证材料。
a.通知后会标识“已通知”的状态,方便学校分批操作时区分哪些已通知,哪些未通知。
b.执行通知后自动变更状态,电话通知的需手动变更状态。
6、学校初审:可通过或者退回,退回需明确退回原因。
如,出现以下情况分类处理:
a.填报学校错误,家长需确认准确的报名学校后再次提交资料,本次报名无效且不计退回次数。
b.资料不全或者信息有误,家长回去或者就地修改补全资料再次提交初审。
c.学生信息不满足入学标准且服从调剂,由学校确认后变更学生状态服从调剂后由教育局统一分配该学生的报名学校。
7、教育局终审:初审过后,教育局可终审。
可通过或者退回,退回需明确退回原因。
8、通知领取通知书:终审通过后,学校可通过站内消息、短信等通知家长到学校领取通知书。
a.通知后会标识“已通知”的状态,方便学校分批操作时区分哪些已通知,哪些未通知。
b.执行短信站内通知后自动变更状态,电话通知的需手动变更状态。
9、确认:学生报到时,学校根据通知书确认。
10、流程完成。
11、PS:教育局可填特招学生信息,只填写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
学校可填写补录学生信息。
3.3图片展示
3.3.1后台部分模块展示
后台学校管理模块示意图
后台招生安排管理示意图后台学生招生计划管理示意图后台学校划片示意图
3.3.2前台页面部分模块展示
首页模板示意图1
首页模板示意图2
手机web端首页示意图报名方式选择示意图
个人信息填写示意图房产信息填写示意图
监护人信息填写示意图填写完毕提示检查示意图
3.4辅助支持
1、用户权限管理。
2、通知消息,站内消息,短信通知。
3、其它辅助流程。
3.5系统功能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