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寺庙布局之山门与钟鼓楼
钟楼悬有洪种。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zàng)菩萨,道明 为其左胁侍,闵公为其右胁(xié)侍(shì )。
鼓楼置有大鼓。有的寺院供有伽(qié)蓝神关羽,关平为 其左胁侍,周仓为其右胁侍。
Hale Waihona Puke 三门:佛寺一般多建于山上,所以寺院的外门叫“山门”。又称 “三门”,一般由并列的三扇门组成。中间一扇大门,两 旁两扇小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总称“三解 脱门”。(中门:空门;东:无相门;西:无作门)
许多寺院将山门建成殿堂式,至少中间那座大门盖成殿堂式,叫“山门殿”。 殿内塑有两尊金刚力士像,形貌雄伟,怒目想向,手持金刚杵以镇慑妖魔鬼怪。 左边的力士怒目张口,右边的力士怒颜闭唇。 在后期的某些中国佛寺内,金刚力士又换成了“哼哈二将”,那是受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影响的缘故。(闭嘴吧的是“哼”将,张嘴巴的是“哈”将)
寺院的门槛绝对不要踩,非常罪过。 进寺院时,走哪个门就看你在哪个门的位置了,一般不走中间 门而走边门表示谦卑、不功高我慢。在左边就走左门,先迈左 脚;在右边就走右门,先迈右脚。进寺礼拜或参观一般以顺时 针方向走就可以。因为在古印度以顺时针右绕为吉祥。
钟楼、鼓楼:
进山门之后,有钟、鼓二楼相对。左(东)为钟楼,右(西)为 鼓楼。一般早晨先敲钟,以鼓相应;傍晚则先击鼓,以钟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