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马铃薯间套作模式评价
作物杂志 万方数据 (%) &’’!
!/
!!!!!!!!!!!!!!!!!!!!!!!!!!!!!!!!!!!!!!!!!!!!!!!!!!!!!!!!!!!!!!!!!!!!!!!!!!
条件, 适应了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 既能使其生 长旺盛, 又有利于增强马铃薯的抗病能力, 更有 [!] 利于保持其优良的种性 。因此夏播收获的马 铃薯近乎于脱毒薯的原种级。 ) 小结与讨论
%#
万方数据
作物杂志 %##" ())
何世龙, 辽宁省丹东市种子管理站, ,,.+++ 艾厚煜, 辽宁省凤城市种子站, ,,.,++ 收稿日期: "+++ 4 +* 4 +2 ,. 修回日期: "++, 4 +" 4 "1
万方数据
! " # " $ 地膜春马铃薯与隔沟春夏鲜玉米互套 地膜春马铃薯种植同 ( ! " # " %) , 鲜玉米于 $ 月 &’ 日播种在二膜中间的沟里, 春马铃薯于 ( 月 !# 日收获, 收获时要把薯秧全部翻到玉米垄 上压到土里作追肥 (因为 !’’)* 薯秧所含 + 素 [&] 相当于 %’’)* 人粪尿 ) ; 春马铃薯收获后, 经 整理施肥后于 ( 月 &’ 日把夏播鲜玉米播种在 收获春马铃薯后所形成的新的空垄上, 这样在 (即快 田间暂时形成了春、 夏鲜玉米 ! ! , 的格局 要成熟 的 鲜 玉 米 和 刚 出 土 小 苗 的 高、 矮秧格 经整 局) 。春播鲜玉米于 - 月 &% 日收获上市, 地于 - 月末 . 月初播种夏播马铃薯, 夏播鲜玉
玉米、 马铃薯间套作模式评价
何世龙
摘 要 玉米与马铃薯间套作的 ! 种不同 方式试验结果表明, 由于充分地利用了光热资 源和土地资源, 使地膜马铃薯与隔沟玉米的间 作方式不但获得较高的马铃薯产量 (达到 " # " 万 $% & ’(") , 同时玉米也获得 ) *++$% & ’(" 的产 量; 而且地膜春马铃薯与隔沟鲜玉米春夏互套 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利用本地区的二季不足、 一 季有余的生态特点, 从而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经 济效益。这种套作方式对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 [,] , 增加农民收入, 具 构的调整, 发展多熟种植 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玉米;马铃薯;隔沟;套作 玉米与马铃薯间套作在丹东地区已有近 基本形式为 " , ( !+ 年的历史, - " 垅玉米, , 垅马 铃薯) , 这种模式亩产值也不过几百元。为了适 应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 效益, 我们于 ,**. 年进行了玉米间套作马铃薯 栽培模式试验,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从而为作物 的间、 混、 套作的最佳配置提供了参考。 , ,#, 材料与方法
& &"!
结果与分析 产量与产值 试 验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列于表&和表%。
玉米产量 ()* 1 23 )
&
各处理产量调查
马铃薯产量
小区 ()*) !. " # !- " ’ &% " ’ (鲜玉米) !.# 穗 (鲜玉米) !(& 穗
()* 1 23& ) #
作物 地膜马铃薯 春播鲜玉米 夏播鲜玉米 夏播马铃薯
马铃薯与鲜玉米春夏互套时间 (月 ・ 日)
催芽 ・ & &# ・ $ !・ ( !. ・ !# 播种 ・ % &’ ・ $ &’ ・ ( &’ ・ &. 出苗 ・ $ !’ ・ # & ・ ( &$ ・ . / 收获 ・ ( !# ・ &% ・ / / ・ !! & 二作物共生期 (0) $$ &/ %!
艾厚煜
期 ,".5, 鲜玉米为从黑龙江引进的白粘早, 乳 春马铃薯为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选 熟期 .+5; 育的 “早大白” 、 生育期 )25, 夏播马铃薯是在我 地区连续夏播达 "" 年之久仍不退化的中熟品 生育期 *+5。 种克新 1 号, , # 1 种子处理 玉米种子用甲基异柳磷拌种, 鲜玉米可进 行催牙后播种; 春播马铃薯均采取见光散晾催 芽后播种; 夏播马铃薯可于 6 月上旬从半地下 种薯冷贮库出库, 经搭棚散晾、 药剂浸种, 催芽 后切块播种。 , # ! 科学施肥 标准 氮 肥 施优质农家肥 " # "2 万 $% & ’(" , " " 磷肥 *++$% & ’( , 氯化钾 ,2+$% & ’(" 。 *62$% & ’( , 隔沟 种 植 玉 米, 增 加 氮 !.+$% & ’(" , 磷 ,.+$% & " " , 钾 , 再加上春马铃薯收获后的薯 ’( !"+$% & ’( 秧全部作为氮肥施入还田。夏播马铃薯再增优 质农家肥 1+++$% & ’(" , 磷酸二铵 1++$% & ’(" , 氯 " 注意要在二个芽块中间施化肥, 化钾 62$% & ’( , 不要 “烧芽子” 。 , # 2 播种与收获 , # 2 # , 玉米与地膜马铃薯 种植方式 ", ( , 玉米 - " 垅玉米, , 垅马铃薯) 于 ! 月末播种, 马铃薯于 1 * 月份成熟时收获; 月 "+ 日栽种 (需提前 "+5 催芽) , 播深 ,+3( 以 内, 不宜过深, 播后踩实, 但要注意, 不要踩碰掉 芽子, 然后铲平垄面成小畦, 喷水后覆膜, )月 ,2 日收获上市。 ( /0) , # 2 # " 玉米与春马铃薯 按常规 ", - 套种。玉米于 ! 月末播种, *月 份成熟收获; 马铃薯于 ! 月 初 播 种, 6 月初收 获。 , # 2 # 1 地膜马铃薯隔沟玉米 小区内全部种上马铃薯, 而且每二垄耙平 扣一个膜, 播种时间同 (, # 2 # ,) , 在二膜中间的 沟里于 ! 月末播种玉米, 马铃薯于 ) 月 ,2 日收 获上市, 玉米于 * 月份成熟时收获。
!( .’’ / %’’ && &’’ &% $’’ !# (’’
表%
处 理 产值 (元 1 23& ) !# %%# !& ’%’ &% /-’ .. (’&
各处理经济效益调查分析
投入 (元 1 23& ) 种子 ! &$’ ! &$’ % !.’ ( #$’ $’# $’# 地膜 &-’ 肥料 & .’# & .’# % (-$ # $’人工 ! ./’ ! #%’ ! /!’ % &$’ 小计 ( &’# # #-# / !(/ !# #/& 收入 (元 1 23& ) / !%’ ( $## !$ .’! (/ ’&. . %$( (& #-% 比 45 增加 (元 1 23& ) & (-#
表&
处 理 小区 ()*) 玉米与地膜春马铃薯 玉米与露地春马铃薯 ( 45) 地膜春马铃薯与隔沟玉米 地膜春马铃薯与隔沟鲜玉米 春夏互套 (商品薯) #( (商品薯) %! (商品薯) -$ 春播 -. (种薯) 夏播 #&
可收获上市出 米于 / 月上旬即可达到乳熟期, [%] 售; 夏播马铃薯经烟雾防霜 处理后于 !’ 月末 或 !! 月初收获 (见表 !) 。
形成和积累增加, 从而获得群体增产优势。 玉米与马铃薯二种作物间套作, 由于其株 型、 叶型、 需光特征各不相同, 增加了这个复合 群体的总密度, 从而增加截光量和侧面受光, 减 少了漏光和反射, 改善了群体内部和下部的受 [$] 。 光状况, 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马铃薯与鲜玉米春夏互套, 从时间安排上 巧妙地利用了双方需水肥多寡的空隙, 充分地 利用了一年中最丰富的光热资源和水分资源, 从而提高了各自的产量与产值, 夏播鲜玉米 / 月中旬收获后, 正值夏播马铃薯薯块形成期, 而 这一时期正处于仲秋冷凉季节, 具有夜低温条 、 夜凉 (/ " %6 ) 的气象 件, 而这种昼热 (!- " !6 )
辽东山区实行鲜食玉米与马铃薯春、 夏互 套四熟种植, 不但能极大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而 且在鲜食玉米和马铃薯生产方面起到提前延 后、 调剂市场、 增加种薯、 就地留种、 防止退化的 积极作用。 高秆作物玉米与矮棵作物马铃薯, 应用时 空技术进行套作, 使两种作物在共生期内协调 生长, 使复合群体的单位面积产值均比单作有 大幅度增加。 马铃薯与鲜玉米春夏互套种植形式是一种
适合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高效农业的 一个好路子。 春鲜 玉 米 是 种 在 马 铃 薯 的 垅 沟 (隔 沟 种 植) , 因此在中耕、 整地等作业上有些不便, 有待 今后改进。还应注意玉米的保鲜、 加工、 运输、 市场等环节和夏播马铃薯的防霜冻等。防止种 植模式的单一化。
参考文献
于贵瑞 0 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与优化设计方案 0 辽宁 " 萧祖荫, 科技出版社, "’’#, &, !’ + /) % 辽宁省畜牧副食厅 0 蔬菜生产技术手册 0 辽宁省人民出版社, "’/", %, %"# 肖运成 0 马铃薯夏播留种烟幕防霜效果 0 作物杂志, ) 艾厚煜, "’’!, %, %! + %& 程延年 0 玉米生育与产量模型 0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 ( 佟屏亚, 社, "’’&, ), %%& + %%’ 战青芳 0 马铃薯夏播留种退化轻的原因分析 0 种子通 ! 艾厚煜, 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