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谢家河沟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

2020谢家河沟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

贵州久泰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盘县羊场谢家河沟煤矿第一季度安全生产标准化




谢家河沟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办公室
二0 二0年四月二十日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一节自评依据 (1)
第二节煤矿企业基本情况 (1)
第二章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各专业自评情况 (2)
第一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2)
第二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3)
第三节通风 (4)
第四节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 (5)
第五节采煤 (7)
第六节掘进 (8)
第七节机电 (10)
第八节运输 (11)
第九节职业卫生 (12)
第十节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 (13)
第十一节调度和地面设施 (14)
第三章自评结论 (15)
第四章存在问题 (17)
贵州久泰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盘县羊场谢家河沟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自评依据
一、自评依据
本次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工作的依据为《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17〕5号)。

第二节煤矿企业基本情况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羊场乡谢家河沟煤矿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羊场乡上午村,隶属于贵州久泰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为地方煤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46.03m3/t,绝对瓦斯涌出量7.37m3/min,属突出矿井。

(三)谢家河沟煤矿生产能力为45万t/a整合技改矿井,原安全质量标准化为二级矿井。

第二章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各专业自评情况
第一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专业自评情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专业共4项内容:工作机制、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安全风险管控、保障措施。

本次自查共查出3条问题,不存在重大隐患:
1、月度对1511运输石门管控重点不明确;
2、新副斜井掘进工作面风险管控责任分工不明确;
3、对1400运输石门开口揭煤掘进风险管控未做相应调整。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专业评分结果
第二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业自评情况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业满分为100分,共5项内容:工作机制、事故隐患排查、事故隐患治理、监督管理、保障措施。

本次自查共查出3条问题,不存在重大隐患:
1、矿井3月份未及时制定月度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2、矿井4月上旬分管矿领导组织的每旬对分管区域进行1 次全面的事故隐患排查,其中有开拓队及打钻队队长未全过程参加检查;
3、矿井未对2月上旬查出的事故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公示。

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业评分结果
第三节通风
一、通风专业自评情况
通风专业共11项内容,每项满分为100分,11项内容为:通风系统、局部通风、瓦斯管理、突出防治、瓦斯抽采、安全监控、防灭火、粉尘防治、井下爆破、基础管理。

本次自查共查出问题16条,不存在重大隐患:
1、无贯通专项调风及安全技术措施;
2、无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报告,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3、密闭管理台账无2020年的内容;
4、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等参数测定台账内容不完善;
5、无矿井、水平、采区防突专项设计;
6、主管、支管及抽采钻场每周未按照规定测定流量,未人工检测比对;
7、无“四量平衡”计算表;
8、无矿井抽采计算台账;
9、无安全监控系统设备管理台账,监控设备检修台账;
10、无安全监控设备调校台账,传感器调校记录;
11、无消防材料库管理台账,密闭观测台账;
12、无粉尘爆炸鉴定报告,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
13、无爆炸设施检查记录,煤尘注水措施及注水台账;
14、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无各工种安全生产责任
制和操作规程。

15、无通风工作例会记录。

16、图纸、台账不齐全,无通风系统图、分层通风系统图,测量记录
等。

二、通风专业评分结果
谢家河沟煤矿为突出矿井,按突出矿井进行考核。

第四节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
一、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专业自评情况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专业共分5部分内容,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地
质、测量、防治水、防治冲击地压,每部分满分为100分,谢家河沟煤矿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不存在冲击地压危害,只对前四部分进行自查,取前四部分权重分数总和为本专业得分。

本次自查共7条问题,不存在重大隐患:
1、地测有关制度不符合要求;
2、月度地质预报作业地点不全面;
3、无水文地质报告;
4、无水害预测图;
5、巷道贯通通知单矿领导未签字;
6、保安煤柱图绘制有误;
7、无采动影响土地塌陷图表。

二、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专业评分结果
第五节采煤
一、采煤专业自评情况
采煤专业共五部分内容,共计满分100分,分别为基础管理、岗位规范、质量与安全、机电设备、文明卫生。

本次自查共查出9条问题,不存在重大隐患:
1、工作面支护质量监测记录资料不全;
2、作业规程未按规定定期复审;
3、工作面注氮系统未正常使用;
4、部分支架初撑力低于额定值的80%;
5、工作面班评估资料不齐;
6、转载点喷雾灭尘装置灭尘效果差;
7、工作面乳化泵压力有小于30MPa现象;
8、刮板输送机、皮带输送机的减速器与电动机未实行软连接或采用软启动;
9、液压支架内存在浮煤、积矸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