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的判读p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的判读p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能力展示
3、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F点的海拔是
___3_0_0_米。
(2)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
称:
A__山__顶____ B__鞍___部___
C__山__谷____
D__山__脊____
E__陡___崖____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山顶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山脊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山谷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C、240米—260米之间 D、260米—280米之间
(2)、从图中___C___(B、C)坡登山至山顶A比较容易,
原因是_______此_处__等__高__线_稀__疏__,_说__明__该_坡__坡__度。和
(3)、在陆地地形景观中该缓图表示的地形属于( B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 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地面高度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

1000米
1500米

500米
甲乙两地的 相对高度为 1000米。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2题:等高线密 集表示坡度陡峭,等 高线稀疏表示坡度平 缓。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脊
山顶
山谷
陡崖
试一试 在图中找出山顶、山脊、山谷及陡崖。
感悟·渗透·应用 【例1】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
A
B

C
D

E
F

(2)图中修建水库最适宜地点

,理由是

(3)根据地形图,请你说说F处
宜发展以
为主的农业,
G处发展
业为主。为什么?
(4)甲、乙两村的距离为 ,
甲在乙的
方向。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甲地的海 拔为1500 米,乙地的 海拔为500 米。 海平面
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 朗玛峰海拔(8844·43 米),世界最低点死海 海拔(-415米),两地 的相对高度为 9259·43 米。
2、等高线和等深线:
(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 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 (2)等深线:把海洋中深 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陡崖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山地不同部位形态和等高线分布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小结: 山顶— 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 等高线弯曲部分由高处向低处凸。 山谷— 等高线弯曲部分由低处向高处凸 鞍部— 位于两山顶之间的部位。 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完成课本P26页“活动”1、2题:
1、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因 为从B点到山顶A点,等高线 相对来说密集,坡度陡峭, 从C点到山顶A,等高线稀疏, 坡度平缓。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能力展示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点 吐鲁番盆地的平均海拔-155米,那么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8_9_9_9__米。
2、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点的海拔高度范围是( D )
A、大于260米
B、小于260米
(3)分别沿图中①、②登山
有何不同?
① 线坡缓,省力;② 线坡陡,费力
地形图的解读
地形的识别



300A
250

250 B
200 F
150 100
50
图中A-G地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300A
C 250

B
250
200 F
150
100鞍部50 Nhomakorabea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鞍部:两山 之间的部位。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山脊
鞍⑤部 山谷
山顶
陡 崖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 等高线示意图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3、等高线的稀疏 与坡度的关系
山顶
等高线密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300A
C 250
200
陡崖
150
100
50
B高
250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山脊 山顶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山谷

300A
C 250
B
250
200 F
150
100 50

D 山谷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完成课本P26页“活动”3 题:
A表示山峰,AB和AC表 示山脊。山峰:等高线 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 向从高处向低处凸出。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