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检测题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
1.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吟道:“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对“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人与猿只在一起磨过几个石头后就告别了
B.人和猿在几个磨过的石头边告别了
C.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
D.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磨几个石头
2.小明来到周口店龙骨山,他可以了解到生活在距今约的北京人()
A.80万~30万年
B.70万~30万年
C.70万~20万年
D.80万~20万年
3.右图是某同学在旅游时拍摄的。
图中所涉及历史人物的
主要事迹不包括()
A.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
B.因治水有功,舜年老时推举他做了部落联盟首领
C.为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D.通过禅让制推举启为继承者
4.下面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
C.青铜神树
D.四羊方尊
5.“齐桓公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辅佐他成就“五霸之首伟业”的人是()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勾践
6.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有了显著提高,这主要是因为()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7.“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兴亡之间,战乱不断。
在战乱之中,中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即便是他们,也把“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最高的追求。
被称为我国兵家鼻祖的人是()
A.孔子
B.孙膑
C.韩非
D.孙武
8.关于陈胜吴广起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曾在陈建立政权
B.推翻了秦朝
C.在大泽乡起义
D.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9.近几十年来,我国新疆地区陆续出土了许多汉代的丝织品,这主要反映了()
A.西汉时这一地区才开始出现丝织品
B.丝绸之路开通后,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交往日益密切
C.西汉的丝织品质优价廉
D.汉代新疆人主要穿丝绸衣服
10.史书记载,某事件发生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亡(无)干戈之役”。
“某事件”指的是()
A.霍去病反击匈奴
B.昭君出塞
C.卫青与匈奴主力决战漠北
D.丝绸之路的开通
11.一个东汉地主家的账房先生要计算地主家的田地面积,他的知识可能来自下列哪本书()
A.《论语》
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
D.《道德经》
12.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13.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写成一部历史名著《史记》。
下列人物在这部作品中没有记载的是()
A.班超
B.汉武帝
C.陈胜
D.秦始皇
14.“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而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吴起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15.下列有关三国鼎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曹操于220年废汉献帝建立魏国
B.孙权定都建康
C.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
D.蜀国船队曾到达夷洲
16.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间三国初期曹植的书房,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A.书桌上有纸和笔
B.墙上挂着《洛神赋图》
C.书桌上放着一盘葡萄
D.书架上有一本《九章算术》
17.下列政权,以洛阳为都城的有()
①西晋②东晋③西汉④北魏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8.4世纪后期,前秦政权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苻坚
B.王猛
C.刘裕
D.司马睿
19.右图是我国发行的邮票“古代科学家——贾思勰”。
他的成就是著有()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九章算术》
20.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
有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或端秀清新,或“飘
若浮云,矫若惊龙”,他还被后人誉为“书圣”。
这位书法家是()
A.屈原
B.王羲之
C.顾恺之
D.司马迁
二、非选择题(21题14分,22题12分,23题12分,24题11分,25题11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曹操年轻时,结交了名士桥玄。
桥玄称他是“安天下的奇才”。
另一名士许劭却非常瞧不起曹操,称他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材料二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在这里是指成都)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材料三见下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把东汉末年称为“乱世”?作为“乱世之英雄”的曹操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壮大自己的实力,成就霸业?(4分)
(2)材料二中的“蜀相”是指谁?他辅佐谁取得了三分天下的伟业?(4分)
(3)看材料三中的图片,三国之间的关系是:。
(2分)
(4)在戏剧和民间传说中,人们对上述两位人物的评价是不同的。
结合他们的贡献,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他们?(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请回答:
(1)这是哪一时期谁对当时形势的分析?(2分)
(2)“跨州连郡者”指的是什么?(2分)
(3)“然操遂能克绍”是指哪年的什么战役?(4分)
(4)材料中的分析者在此提出了什么样的谋略?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4分)
23.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自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发起一系列的变法革新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材料二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
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
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以后再作南征的打算。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次变法?这次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次改革?你还知道这次改革的哪些措施?这些改革措施有什么重大作用?(6分)
(3)通过学习我国古代著名改革家的故事,结合你的感受谈谈自己对改革的认识。
(2分)24.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
们。
”这里安葬的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
在我国古代,也涌现出许多伟人,他们对我国乃至世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结合
所学自汉朝至南北朝时期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纸出现在什么时期?东汉时,改进造纸术的人是谁?这一改进有什么好处?(3分)
(2)概述这一时期我国在医学领域的突出成就。
(4分)
(3)概述这一时期我国在数学领域的突出成就。
(4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此著作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请回答:
(1)材料内容反映了哪位科学家的成就?(4分)
(2)这位科学家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有什么著作?(4分)
(3)这部著作有何重要价值?(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