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A.教室宽5庹,约8cm(庹: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c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4拃,约2.8c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2.用刻度尺测圆柱体不同位置的直径,结果分别为5.40cm、5.39 cm、5.38 cm,则这个圆柱体的直径应为()
A.5.39cm
B.5.388cm
C.5.3875cm
D.5.38cm
3.“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诗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
A.分别是船和山
B.分别是山和船
C.都是船
D.都是山
4.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5.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航天飞机在天空飞行
B.细胞分裂
C.心脏将血液送到肌肉
D.竹排顺水漂流
6.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质量
7.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快
B.物体运动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快
C.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D.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大
8.洛溪桥全长约1916m,正桥长为480m,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正桥时,车上的速度表如图1所示,汽车通过正桥所用的时间为()
A.172.4s
B.47.9s
C.43.2s
D.12s
9.从图2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
A.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再增大
图1 图2
10.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
A.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姗姗来迟
D.风驰电掣
11.三个人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步行速度是3km/h,乙在2min内走126m,丙行进的速度是1m/s,比较三人的速度大小,则()
A.v v v

甲丙
>> B.v v v

丙甲
>> C.v v v
乙丙甲
>> D.v v v
乙甲丙
>>
12.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 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
13.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某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爆光的照片(如图所示3,标尺刻度均匀)。

如果每隔1s拍摄(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4.5m,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约为()
A.19.5m/s
B.10.5m/s
C.30.0m/s
D.15.0m/s
14.下面有关误差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测量规则而引起的
B.测量中出现的错误就是误差
C.测量中只要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并正确细心地测量,就可以消灭误差
D.无论采取什么工具和什么方法,测量时误差总是不能够消灭的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如图4所示,汽车上的速度表显示的速度是 m/s,秒表显示的时间是 s.
16.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4km/h= m/s;
(2)20m/s km/h;
(3)170cm= m
μ.
17.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
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
18.甲、乙两车通过路程之比3:2,乙车运动时间是甲车的2倍,则两车
的运动速度之比为 .
19.雷达是现代战争重要的军事装备.如图所示,若雷达向飞机发出的微波
从发射到反射回来的时间为52s
μ(6
110
s s
μ-
=),微波的传播速度等于
光速,则其传播速度大小为3×105km/s,此时飞机与雷达的距离为 m.
20.如图6所示是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
图3
图4
图5
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 点到F 点是做 (填
“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共运动了 cm,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其中 段平均速度最大,该速度是 m/s 。

21.如图7所示甲、乙两图表示游戏“谁在动”中
的两个情景,坐在石头上的小孩先用双手蒙住双
眼,后放开手,发现编号为 和 的小朋
友做了机械运动。

22.如图8所示,乌龟与兔子从起点开始同时起跑,兔子很快就跑到大树下,场外的小猴子说兔子跑得快,它是根据 来比较的。

如果全程的路程为s 兔子跑到树下用时1t ,在树下睡觉用时2t ,醒来时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3t ,则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当兔子在树下睡觉时,乌龟却慢慢地爬向终点,此时若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 的,团体赛中,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的背上说:“我是静止的,又可以悠闲地睡觉
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 为参照物。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6.某同学为测定课本纸张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
①量出这叠纸的厚度D ;②选择学生用的三角尺,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③计算每张的厚度20
D d ;④将课本内的20面纸压紧。

上述步骤有不合理或不对之处,请指出并改正: ,改正后,排列出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24.如图9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 ,所用的时间为7s ,则在这个过
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cm/s 。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
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填“快”或“慢”)。

2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0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
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圈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
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

(3)请根据图表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 = cm ,△t BC = s ,
v AC = m/s 。

图10 图9 图7
图8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填“大”或“小”)。

四、应用题(本题16分)
26.(6分)小明所在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自行车进行探究活动。

(1)小组成员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了自行车后轮的周长为180cm,请你说出其中的一种测量方法:。

(2)小明骑车在学校操场百米赛跑道上沿直线匀速前进,小亮测出后轮转50圈用时30s,小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27.(4分)司机保持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前进出现一只小狗,司机经过0.4s反应后踩刹车,汽车又经过2s前进10m才停下,求从司机发现小狗到最后停车的平均速度。

28.(6分)某一时期,常州开往黄山的202次旅游列车,当天晚上从常州发车,第二天早晨到达黄山,全程运行506km,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求:
(1)202次列车运行全程的时间是 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