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资料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专题一列强侵华史(1840—1953)一、列强侵华史实——列强侵华手段包括军事侵略、政治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
1、军事侵略----中国近代以来六次侵华战争:①、鸦片战争:1840—1842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③、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⑤、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⑥、美国发动朝鲜战争(1950—1953)2、政治侵略——三大不平等条约:①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②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3、经济侵略(了解)甲午中日战争以前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以资本输出为主资本输出方法: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
4、文化侵略(了解)设立教堂、传播宗教、学校教育等方式推行殖民主义奴化教育二、百年巨变的启示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锁国必然落后。
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一部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一历史性巨变。
专题二中国人民近代的抗争探索史和近代化问题一、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史(一)清朝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1、1839年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2、鸦片战争中,民族英雄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
4、甲午战争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等英勇杀敌或壮烈殉国。
(二)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和探索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3、义和团运动(1898—1900)启示:农民阶级由于其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为无产阶级最忠实的同盟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地主阶级探索强国之路的主张和实践1、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面向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2、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四)资产阶级的探索和实践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土壤中产生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1、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1898年(农历戊戌年)2、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1911年(农历辛亥年)——距2011年100周年失败根本原因: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
3、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五)无产阶级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度—01行殖民主义奴化教育。
放才能不断进步,几民化教育。
(了解)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点,1840—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问题近代化(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中国的近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
(一)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近代化主要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即政治的民主化)开始于维新运动,因此有人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开始于维新运动。
1、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及对近代化的作用思想主张洋务运动——“师夷长技”(“自强”、“求富”)维新运动——维新变法(或变法图强;或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或救亡图存)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或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积极作用洋务运动——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道路。
维新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中国近代化起步的特点和启示特点: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启示: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步伐;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⑤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键;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科学决策。
3、近代化精神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神是:探索救亡图存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追求进步、追求民主的精神。
(二)中国经济近代化——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八上第19课)1、产生: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影响: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条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原因: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和国内官僚资本的压迫5、获得新生: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因:建国初期,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6、进行改造:1953-1956年意义: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专题三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
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及重大事件(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1926年至1927年,中共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3)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叶挺独立团屡立战功。
(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5)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力量薄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6)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7)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长征途中在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2.抗日战争时期(1)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3)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4)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5)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3.解放战争时期(1)1945年8月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努力争取和平;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1947年3月,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5)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作战,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5)1950年-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1953年-1956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3年-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