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考试大纲
一、课程基本作息:
课程编号:08303014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所属教研室:数信系工程管理教研室
学时及学分:总学时32、理论课学时32、实验课学时0。
考核对象:城市规划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
课程教学目的:通过理论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通过本门课程建立良好的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法规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任务是:
1.使学生掌握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相关的概念及理论,了解相关背景及应用情况;
2.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理论技能方法,熟练掌握相关测试应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够合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4.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考试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有较完整的理解,掌握书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初步获得有关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的概念;
2、能正确理解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3、能理解城市管理的主要学派;
4、掌握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5、能熟练应用城市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四、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一)教科书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王国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二)参考书
1、《城市规划管理制度与法规》,刘欣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耿毓修,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3、《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尹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管理决策与法律基本知识
第1章城市管理概述
(一)考试要求
1.掌握城市管理的特征;
2.理解城市管理的主要学派;
3.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的方法。
(二)考试内容
1.城市管理的特性、内容
2.城市管理学理论
3.城市管理的理念与方法
4.城市管理体制
第2章决策概论
(一)考试要求
1.理解决策的含义;
2.掌握决策的要素、类型和特点;
3.了解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4.掌握管理决策的定义、原则、类型和依据。
(二)考试内容
1.决策的含义、要素及决策的合理性
2.决策的类型与特点
3.决策的程序与方法
4.城市规划管理决策
第3章行政管理学概述
(一)考试要求
1.掌握行政、行政管理、行政效率的基本概念;
2.理解行政及行政管理的分类和特征;
3.掌握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二)考试内容
1.行政和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
2.行政机关与行政领导
3.行政效率
第4章行政法学概述(一)考试要求
1.掌握法律、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
2.理解行政主体、行政行为概念和内容;
3.掌握行政程序概念及法律意义;
4.了解行政职权概念及法律特征;
5.掌握行政权限法律特征和类型;
6.了解行政责任与行政监督的构成、形式及原则。
(二)考试内容
1.法律及行政法
2.行政主体与行政行为
3.行政程序
4.行政职权
5.行政责任与行政监督
第二部分城市规划法规知识
第5章城市规划法规概论(一)考试要求
1.了解城市规划法规的立法形式、制定和实施;
2.了解城市规划法规的发展历程;
3.掌握城市规划法规的基本内容。
(二)考试内容
1.城市规划法规概述
2.城市规划法规的发展历程
3.城市规划法规的基本内容
4.国家城市规划法
第6章城市规划依法行政(一)考试要求
1.了解城市规划依法行政特点及环境;
2.掌握城市规划依法行政依据;
3.掌握城市规划依法行政行为;
4.掌握城市规划依法行政制度。
(二)考试内容
1.城市规划依法行政特点及环境
2.城市规划依法行政依据
3.城市规划依法行政行为
4.城市规划依法行政制度
5.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第7章城市规划文本的界定(一)考试要求
1.了解城市规划文本的界定;
2.掌握城市规划文本的特点;
3.掌握城市规划文本的内容、形式及表达。
(二)考试内容
1.城市规划文本的界定
2.城市规划文本的特点
3.城市规划文本的内容、形式及表达
第三部分城市规划管理
第8章城市规划管理基本知识(一)考试要求
1.了解城市规划管理概念及基本特征;
2.掌握城市规划管理系统要素及运行机制;
3.掌握城市规划管理的方法与技术。
(二)考试内容
1.城市规划管理概述
2.城市规划管理系统
3.城市规划管理的方法与技术
第9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一)考试要求
1.了解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和用地特性;
2.掌握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内容;
3.掌握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程序。
(二)考试内容
1.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概述
2.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内容
3.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程序
第10章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一)考试要求
1.理解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概念和作用;
2.掌握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
3.掌握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程序和操作要求。
(二)考试内容
1.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概念和作用
2.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
3.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程序和操作要求
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
第11章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规划管理(一)考试要求
1.理解道路交通工程规划管理;
2.理解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
(二)考试内容
1.道路交通工程规划管理
2.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
第12章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一)考试要求
1.了解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任务;
2.掌握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程序和操作要求;
3.掌握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行政处罚。
(二)考试内容
1.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任务
2.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程序和操作要求
3.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行政处罚
考试方式及试卷结构:
(一)理论课考试
1、考试类型:开卷闭卷√ 笔试口试其它;
2、记分方式: 100分;
3、考试时量: 100分钟;
4、试题总数:约30题;
5、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全面考查学生对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概念及原理等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多、份量小,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要占6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20%左右。
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题目,即使大题目也不应占分太多,应适当压缩大题目在总的考分中所占的比例。
客观性的题目应占比较重的份量。
6、题目类型:
(1)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
(2)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3)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
(4)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20分。
)
(5)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
7、各类题目的特点及考试的目的:
(1)名词解释:一般来说,具有解释内容较少,并且答案比较规范的特点。
这是比较容易得分的题目,凡是解释内容较多,其意思又可以用多种方式表示的名词,一般不作名词解释考试。
但这类名词可以作为其他类型的题目考试。
用这类题目进行考试的目的,是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2)选择题: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情况,知识涵盖量大,考察范围广,是一种容易得分的题目。
用这种题型考察学生,可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整体状况。
(3)填空题:一般来说有填写内容较少,而且十分准确,并具有答案的唯一性特点。
这是比较容易得分的题目。
所填写的内容多半是一些基本原理的结论、条件;名词概念的简单
解释;表示一定意义的公式、字母;客观规律等。
(4)简答题:属于中型题目,主要是要求学生简要地回答出一些基本原理。
用这类题目进行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5)论述题:一般来说,这类题型相对于其他题有些难度,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用这类题目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8、答题要求:统一用蓝、黑色中性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写在试卷规定位置处,写在其余地方一律不得分。
(二)平时成绩
记载方式根据《学院规章制度选编》中第二部分教务处学籍管理细则(修订)第三章第十二条执行。
(三)综合成绩中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
综合成绩=(期中考试成绩×20%)+(平时成绩×10%)+(期末成绩×70%)或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的公式计算总成绩。
六、试题难易分值分配:
容易题:25%;中等难度题:60%;较难题:15%。
大纲主撰人:刘赚
大纲审核人:刘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