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0分,不提供线索要点二、名词1、《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人权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采用18世纪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2、玛雅文明:玛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
约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巴西、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
玛雅文明在物质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有很大成就4、开明专制:18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封建专制君主执行的一种政策。
当时,欧洲大陆诸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有所发展。
各国封建君主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接过了法国启蒙学者要求改革的旗帜,宣称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他们利用伏尔泰希望有一个开明的君主,在哲学家的辅助下,改革社会生活的主张,把自己装扮成“开明”的君主,高喊“开明”的口号。
“腓特列二世5、独立宣言:美国独立宣言》(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为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
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陆会议于费城批准,当日兹后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
宣言之原件由大陆会议出席代表共同签署,并永久展示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之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此宣言为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
7、“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
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说明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
9、考迪罗主义:考迪罗是西班牙语caudillo的音译。
拉丁美洲的政治术语,原指割据一方的军事首领,后引申为军事独裁者。
考迪罗主义是指那些以暴力夺取政权,并以暴力维护其反动统治的独裁者专制制度。
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考迪罗独裁又各有其特点。
11、《解放宣言》:《解放奴隶宣言》(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是份由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公布的宣言,其主张所有美利坚邦联叛乱下的领土之黑奴应享有自由,然而豁免的对象包含未脱离联邦的边境州,以及联邦掌控下的诸州。
此宣言仅立即解放少部分奴隶,但实质上强化联邦军掌控邦联的领土后这些黑奴自由的权威性,并为最终废除全美奴隶制度预先铺路。
13、幕藩体制17世纪德川家康建立了由幕府和藩国共同统治的封建制度,称“幕藩体制”。
在幕藩体制下,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幕府是国家的最高的政权机关。
幕府统治全国各地的藩国。
各藩的统治者是大名,效忠于幕府,幕府对他们实行交替参觐制度14、倒幕运动明治维新前,在日本,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的改革派中心在西南部经济较发达的萨摩、长州、土佐、肥前四藩。
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国家的落后民族的危机,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实质是推翻幕府统治。
15、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末日本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16、清教运动16世纪中期英国圣公会内部的改革运动。
因主张清除英国国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故名。
清教运动的发动者为卡特赖特。
运动后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18、克里木战争: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又名“克里木战争”),在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土耳其、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从而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
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使用了线膛枪、蒸汽船,大大提高了陆海军作战效能,铁路和电报也使军事行动的后勤指挥产生了革命性变革。
20、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会议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欧洲列强的外交会议。
这次会议是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提议和组织的。
其目的在于重划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封建秩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战胜国重新分割欧洲的领土和领地。
简答一、世界近代史研究的线索及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世界近代史研究是按照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为线索的,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时期,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尤为重要的是,世界是如何从一个完全隔绝走向相联系的统一体。
二、简述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经历的几个阶段及分期?一:资本主义萌芽阶段(15~16世纪)刚刚产生手工工厂和最原始的资本家和工人,是资本主义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二:工场手工业阶段(尼德兰革命后~工业革命)人们利用一些简单的机械来提高生产力,这一阶段是工场手工业阶段三: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工业革命后,人们用机器生产商品,买卖自由,国家不干预,形成了自由资本主义。
四: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后,法西斯也慢慢抬头。
四、简述地理大发现的作用和影响?作用:1、它对世界商业贸易的影响十分巨大,引起了所谓的商业革命,主要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以及尼德兰所代替3、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与数量的增多,4、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影响:(1)地理大发现使欧洲和外界的联系频繁,促进了各地的学术交流,对宗教和封建势力的冲击加剧(2)地圆说取代了地平说,促进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五、试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较早发生的原因?(1)英国资产阶级改革成功的经济根源。
(2)新阶级的产生和宗教斗争。
(3)英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殊性。
(4)革命的领导者具有软弱性七、简述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的原因?1 .各国资产阶级自由派都毫无例外地背叛了革命。
他们大都开始时阻挠群众运动,掌权后使革命半途而废,反动势力反扑时背叛革命。
2 . 革命中普遍没有解决农奴和农民的徒弟问题,挫伤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使革命失去了社会基础。
3 .国际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以及革命力量的分散,造成革命和反革命力量对比的悬殊。
4 .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无产阶级的队伍还不壮大,理论上也没有摆脱小资产阶级社会注意的影响,因此无力挽救这场革命失败的命运。
八、简答1848年欧洲革命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7、18世纪)的不同点?1. 范围不同;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只在英法美三国,1848年欧洲革命袭击整个欧洲。
2,程度不同;1848年欧洲革命比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更凶猛,空前绝后。
3,1848年欧洲革命工人运动积极,提出来社会改革,工人阶级发挥重要的作用,影响越来越大。
主力军4,领导成分不同;欧洲革命主要以资产阶级在自由派和激进派为主,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土地贵族,金融阶级为主。
十、简述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第一,巴黎公社是普法战争背景下的突发产物,而不是法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的后果第二,大的社会环境不允许巴黎公社能够建立巩固的无产阶级政权第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第四,巴黎公社自身也犯了一些错误巴黎公社毕竟是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的政权,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在摸索中前进,失败也绝非偶然。
巴黎公社打碎旧国家机器的尝试,在国际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学说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十一、简述19世纪70年代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的原因?(1)法国国际借贷使法国坐收渔利,导致法国本国的生产力反展缓慢(2)国家机器陈旧不堪(3)没有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4)德法战争失败,割地赔款,经济受挫十二、简答维也纳会议的影响?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政治问题获得了妥善安排;战败的法国藉此突破困境,保住固有江山并使国势政局化险为夷。
对战败国的处理手法较宽容、建立欧洲协调的合作常规架构、废除奴隶买卖、开放国际河流皆对重建和平及欧洲社会之进步有所贡献。
这个会议的决定使得近一百年(从1818年到1914年)中没有发生席卷整个欧洲的战争它忽略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趋势,低估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对政治和社会保障的要求,间接促成日后欧洲的革命浪潮;并且牺牲许多小国利益以保持大国的势力均势及恢复欧洲旧有秩序,而所谓的欧洲协调合作常规架构目的也只是在欧洲大陆建立一个顽固的保守系统。
十三、简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历史意义。
通过改革,英国文官队伍素质大为改善。
考试合格被录用的人员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基础知识、较高的道德修养和相当强的业务能力。
文官被录用后,平时有严格的、科学的考评制度,用统一客观的标准核对文官工作的成绩,根据成绩决定奖惩。
这一规定鼓励文官在工作中互相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
考核成绩的制度化,可以避免各部大臣凭个人的好恶或者一时的错觉用人不当。
这一系列的规定,使得文官的任用、选拔、晋升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
政府机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办事效率大大提高,业务娴熟,而扯皮、不办实事、虚夸的官僚主义作风很少。
同时,录用的文官人员精干,可以保证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生产中去,发展经济。
改革后建立起来的近代文官制度把英国政府官职分为政务官和文官两部分。
对文官规定了“中立原则”,即文官不得参加政党政治活动,不得竞选议员,不得接受政治捐款,不随内阁更迭而进退。
从而避免了政党分赃制的弊病,保持行政工作的熟练和执行国策的连续性,有利于政局稳定。
同时也保持了文官职业的相对独立性,不为党派效力,秉公执法,取得公众的合作与支持。
文官制度的改革也促进了其他部门改革的进行。
十四、简介拿破仑的对内对外政策政策:(1)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军事体制,取消人民民主权利。
(2)经济方面: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文化方面:宗教宽容:承认天主教为国教并应为资产阶级服务,重视科学,鼓励教育,设立学校(4)用人方面:用人唯贤,不问门第和财产,鼓励重用人才(5)军事方面: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措施:政府向资本家征税,用以征集农民当兵。
作用:贫苦农民获得收入,小农阶层成为拿统治的社会支柱之一)进行大规模军事征服(见上,主要是1804年以后的战事)(6)法律方面:颁布民法典即《拿破仑发典》(①内容: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否定封建特权,确立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原则②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以法律条文形式被确定下来;打击封建势力,保护资义势力;成为资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广泛传播)(7)对外方面:大陆封锁①原因:为了孤立和击败英国,争夺欧洲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