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静电基础知识

防静电基础知识

防静电基础知识
1.定义:
【静电】: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的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

静电可由物体的接触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

【电荷】:物质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中子构成。

【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带有不同静电电势的物体或表面之间的静电电荷转移。

有两种形式:接触放电,电场击穿放电。

防静电工作区:ERA 接地连接点:EBP
【静电敏感器件(ESSD)】:是指对ESD静电放电的承受能力较低,在制造、运送、存储和试制等过程中容易印静电放电而遭致损伤的器件。

器件对ESD的承受能力可以用静电敏感度(ESDS)表示,它是指器件所能承受而不至于遭受损坏的最大静电电压,基本单位是伏特(V)。

【硬损伤】:造成器件不能工作。

【软损伤】:ESD减弱了器件或单板的性能,单仍能通过测试,单板或器件的特性变差,最终失效。

2.静电的特点
高电位:可达数万至数十万伏,操作时长达数百至数千伏(人通常对3.5V以下静电不易感觉到)
低电位:静电流多为微安级(尖端瞬间放电例外)
作用时间短:微秒级。

受环境影响大:特别是湿度,湿度上升则静电积累减少,静电压下降。

人体对ESD的敏感:在3000V时,你能通过皮肤感知;在5000V时,你能听见;在10000V时,你能看见。

1.静电的危害
(1)通信产品故障多;
(2)软件故障30%左右;
(3)硬件故障中器件失效30%多、外应力(环境温湿、灰尘腐蚀、雷
电、机械应力、包装等)导致产品故障约30%)
(4)器件失效中ESD失效率占30~40%,而高静电敏感的器件ES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