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用韵
1什么是韵例:即关于用韵的格律:也就是关于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 用,怎样用韵的一些规则。
2《诗经》的韵例
看P1-12,总结其韵例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幽部)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
第一句,明月”寸清泉”松间”寸石上”照”对流”,句式一致; 第二句,花”寸蓬”属名词植物对,径”寸门”名词属器物对,不曾'对 今始” 缘”寸为”客”寸君”扫”寸开”
(三)《诗经》的格律
《诗经》属于古风,不讲究平仄对仗,句式句数自由,但有押韵。以下我们 就来分析诗经的韵例。
2旧体诗、近体诗、今体诗
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不能将 今 体诗”跟现在所说的 新诗”混为一谈。
3诗余
指词'而言,有长调、小令、慢、引等不同格式,用 词牌”作为格式的标志。
(二)格律要素:
1平仄
平仄”就是古人对声调的区分,以今天的普通话来说,平”就是第一声(阴
平)、第二声(阳平), 仄”就是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以两句诗 来做例子: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荑美,脂部);(异职部,贻 之部,合韵)
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歌部)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真部)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职部)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真部)
且涟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 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元部)
(三)古韵的归纳
1主要采用系联法: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诗经》韵字和《说文解字》的 谐声偏旁,兼及先秦两汉韵文、重文、异文、通假、读若、声训等。其基本方法 是首先系联《诗经》韵字,归纳韵部。然后根据谐声关系,扩大韵部范围,如此 推衍,可得到完整的古韵系统,并将汉字分别归入各韵部。
2研究者:宋代吴棫着《韵补》,开始探求古韵面貌。明代 陈第着《毛诗古 音考》等书,考订古音,彻底廓清唐宋人以今音改读古韵的 叶韵”说的谬误,提 出了古今音异的观点。清代 顾炎武着《音学五书》,破除传统韵书的束缚,根据 古韵实际归纳韵部,离析唐韵以求古音分合,并将今韵入声配阳声改为入声配阴 声,分古韵为10部,其中阳、耕、蒸、歌四部已成定论。以后古音学家都是在 顾氏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精密的研究。其中 江永着有《古韵标准》,分古韵 为13部,其贡献在于真元分部、侵谈分部,幽宵分部,侯部从鱼部分离出来归 入宵部。段玉裁着有《六书音韵表》,分古韵为6类17部,其贡献在于支脂之 三分、真文分部、侯部独立,并提出同谐声的字应在同一部古韵的理论。古韵分 部至段氏大体已定。清戴震着有《声韵考》及《声类表》,分古韵为9类25部, 每一类都阴声、阳声、入声三分,开阴阳入相配的先河。孔广森着有《诗声 类》,分古韵为18部,把冬部独立;又提出 阴阳对转”勺理论。王念孙分古韵 为21部,江有诰也分古韵为21部。章炳麟分古韵为23部,晚年又主张冬侵合 为一部,为22部。黄侃分古韵为28部。现代学者王力,主张脂微分部。古韵 分部的工作,至此臻于完善。
跟冬”是不同韵部的字,花”跟斜”反而可以通压。但我们今天学写近体诗就没必 要深究那么多了,只要按照普通话的韵脚来使用就可以了。
3对仗
对仗是近体诗的重要因素,对于增强诗歌的整齐美和声律美极为重要。
对仗的要求,相对的两句必须句式相同,词性一致,平仄根据体裁不同也要 符合各自的规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宨淑女,钟鼓乐之。(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侯部)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元部)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炜微部,美脂 部,合韵)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句)
这两句诗中 无边”萧萧”长江”来”是平声,落木”下”不尽”滚 滚”则属仄声,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其中一个标准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
2押韵
在古代,诗韵跟词韵是不同的,无论在韵字的选择、韵脚的安排,以及对待
押韵的宽容度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古韵跟今韵也有较大变化,比如在古代,东”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 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职部)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困兮?不狩 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文部)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 爰得我所?(鱼部)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
爰得我直?
(鼠女女,鱼部)(麦德国国直,职部)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苗劳郊郊号,宵部)
总结:
A从韵的位置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另有句中韵,主要是因为句尾是 代词或语气词。
B从一章所用韵数来看,可分一韵到底和换韵两类。
C从韵脚的距离看,可分三种:a句句押韵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 偶句押韵。c交韵:一般是奇句与奇句押,偶句与偶句押。
二、诗经的韵部
(一)定义:韵部就是押韵字的归类。一般来说,互相押韵的字原则上属于 一个韵部。
(二)古今韵的比较
主要有三种情况:古今都押韵;古押今不押;古不押今押。之所以有这样的 差异主要原因就是语音的变化。
古汉语通论-诗经的用韵
一、《诗经》的韵例
诗歌一般都要讲究格律,而格律由这样几个元素构成:平仄、押韵、对仗等。 当然不同的诗体对格律会有不同的要求:
(一)几种诗体
1古体诗
就是 古风”它产生最早,形式多变,没有规则的限制,比较自由。唐代 以前,写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用韵自由,句式句数不拘,每句则有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古体诗,七言者较多),唐人因而将这类诗歌 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