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姓 名班级、学号院(系)、专业实 践 时 间实 践 地 点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农民工问题研究周彬41042x32摘要: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按现有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率计算,种植业最多容纳2亿人,扣除转移到乡镇企业及其他方面的1.5亿人口,目前大约有1.5亿之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这其中又有超过一亿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
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他们的辛酸与付出,他们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又有多少城市人在真正的关注着呢?他们无私的为城市的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可城市却无法接受这个来自农村的普通的劳动者。
关键词: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城乡分割调研地点:天津市武清区徐官屯还迁小区1#——23#工程暑期,按照学院的安排,我在家乡的村委会进行了近一个月的实习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重点调查了本村以及附近村庄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情况,再结合平时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了解到的数据及信息,对于农民工进城务工情况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也对此现象略作一下分析和思考。
一、分析: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必然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按现有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率计算,种植业最多容纳2亿人,扣除转移到乡镇企业及其他方面的1.5亿人口,目前大约有1.5亿之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数目如此巨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倘若得不到合理安置,必定会引发严重的后果,诸如经济衰退,社会动荡等等,我们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于是,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成了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必然的选择。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极快,单靠城市现有的劳动力必定不能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目前,我国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用工短缺,便是这一问题的最好例证。
于是,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基于各方面的原因,纷纷向城市转移。
据统计,目前中国有超过1亿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
以上是从数据上说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必然,下面以我家乡的村庄为例,具体分析一现象.在我们所在的村子里,有近一半的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一般都是夫妻二人一同外出打工,将孩子交由祖母祖父或外祖父母抚养.家庭承包的土地要么由家里的老人耕种,要么承包给他人种.而一些家庭的孩子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若没继续读书的话,也会外出打工的,数量也不在少数.在我们当地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开发,公路建设,城镇规划等等,不少耕地被征用,本来就不算多的土地就变得越来越少.一般每个家庭承包的土地,一个人基本上可以应付下来,,而且大量的现代化农用机械的运用.改变了让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生活.而且,.在农村一些70岁左右的老人仍然在田间耕作.现在有些农村.由于土地不多,即使专业种田在家种田.一年到头来也赚不了多少钱,除了种田的成本投入费用,更何况还要交农业方面的税用,抚养孩子,甚至一项教育费用就让很多家庭背上了贷款.在这样的情况下,连维持正常的生活都成问题,更不用谈什么小康和致富了.广大农民就是在这种压力下纷纷进城务工,是养家糊口的必要.二、调查:农民工进城务工遇到的困难虽然成千上万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并且这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必然,但是农民进城还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通过调查研究,我认为这些困难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打工难,维权难,发展难”.打工难,农民工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有限,而且大多也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很难在比较象样的工作,他们大多数靠着卖苦力,干些又粗又重的体力活,而且有时又不稳定,随时有被炒鱿鱼的可能.更令人难发的是,他们大都是干城市人不愿干的脏累活,却还要遭受着城市居民的歧视,而且待遇也是很低,并且经常被拖欠!目前我国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极不完善,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主要服务于城市居民,农民工进城后根本无法通过此渠道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他们常常感到求职无门,有时甚至要受一些不法中介机构的欺骗.维权难.一些地方忽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甚至歧视农民工,并且一些企业利用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又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许下高额的工资承诺,故意不签劳动合同,等到工作完成后,便肆意的克扣农民工工资.而农民工又无法找到合适的部门求助.还有一些用人单位或包工头在招聘农民工时往往向农民工收保证金,押金或者扣押身份证等,这完全是不合法的行为.近年来,农民工工伤问题日益突出,大部分的农民工因没参加工伤保险,而用人单位又不负责为他们的工伤费买单,导致一些农民工因为因为看不起重伤或意外死亡,就导致全家陷入绝境.本来农民工的干的就是受重伤或意外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若没有一份工伤保险,对于一些因工受伤的农民工来说简直就是无异于将他们往绝路上逼.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强制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手续,但有许多用人单位并不执行这一政策.讨要工资难,是大多少农民工遇到国的最头疼的问题.虽然近几年来,经常有些”讨薪风暴”,行动开展,也为不少农民工讨要了工资,但是毕竟治标不治本是解决不根本问题的,仍有许多农民工遇到了克扣拖欠工资的事情.发展难,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即使有一些象样的工作,在其个人的发展岗位提升上也难以得到平等对待,经常是一个农村户口,就堵死了他们的出路.即使他们的工作再出色,再努力,也注定了他们要么是打零工,要么就是长期的低工待遇.同样的事情还不出现在他们的社会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可以说他们的后顾之忧根本就没有消除过.由于农村户口,他们的社会保障比城里人少,医疗保险却没有.他们的子女在城市上学也必须交昂贵的借读费,而倘若将子女留在家里由老人抚养大人们又不是很放心.就如我们村子里前几年就又这样一件事,一个5岁小孩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他就一直跟着外婆一起生活,由于孩子顽皮,跑到马路边,年迈的外婆还没来得及追上他,就被一辆车给撞死了.并且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经常不在身边,对于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一些老人对孩子过分溺爱,甚至管不住孩子,容易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一不小心,容易让孩子带误入岐途.而如果将孩子带在身边,成本又太高,一些农民工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另外, 农民工的业余生活也十分贫乏..白天干活,晚上连好一点的休息娱乐方式都难以找到.在我调查的人群中,他们对我的提问感到惊讶,而他们的回到更让我吃惊..他们大多数在晚上闲着的时候就是打牌和喝酒侃天,他们认为这就是他们的休息娱乐方式.三、思考:农民工在城市难以发展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虽然农民工在城市里遇到了诸多的困难,但我们仍然要鼓励农民工进城务工,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同时这更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捷径,也是我们建设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经之路,而且这也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极大的物质基础保证。
还是以我们家乡为例,这些年,我们村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在外打工的那些人基本上都盖上了楼房,现在在村子里面已经鲜见瓦房了。
而在以前。
谁家盖上了楼房就是村里的大新闻。
现在大家对此已经司空见惯了。
生活上的改观更是显而易见,吃、喝、穿、都比以前上档次了。
以前上街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可现在人们隔三岔五的就上街消遣。
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找出这些阻碍农民工在城市发展的原因,并积极制定出解决措施,为农民工进城务工扫清障碍。
从宏观上看,目前我国现行的城乡分割体制是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最大阻碍。
在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数户籍制度了。
因为农民工大都是临时工,无法获得所在城市的户口,他们只能持农村户口在城市谋生。
而许多用人单位为了逃避一些未农民工额外支付的费用,拒绝招聘农民工,只聘用本地的下岗工人。
更有甚者,即使在同一单位,同样是工人,农民工和城市本地工人的薪酬也不相同。
因为农村户口,他们的社会保障也比城市工人少得多。
曾经在网上出现过这样一个案例。
在一桩工伤索赔案件中,仅仅因为一个工人是城市户口,而另外一个工人是农村户口,同样的工伤,农民工的赔偿金额竟然只有那个城市工人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同命不同价”,这是何道理啊!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城市下岗的安置问题,故意抵制外来务工人员,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极为浓重。
这对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极为不利。
目前,我国的劳动保障部门,对于劳动力的管理仅局限于固定职业的工人,缺乏对经常打零工的农民工们的保护,致使许多弄名工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竟然投诉无门。
从农村劳动者自身看,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不足10%,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生产技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生产的需要。
当前,无论是已经实现转移的,还是跨地区就业的农民,都面临转移和就业的不稳定性问题。
有关人士也指出,去年以来,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用工短缺,既反映了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不够宽松的问题,也反映了农民工自身技能水平与用人单位岗位不适应的问题。
综上所述,针对以上的农民遇到的种种困难,我们应该采取如下的举措,以使农民工进城务工没有后顾之忧,他们的权益也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如何解决上诉问题1.改变现行的城乡分割体制,消除户籍差别,实行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2.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清理近年来不利于农民工就业的不合理的政策规定,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探索更加灵活、更加适合于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突出解决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主要是清理陈欠,控制新欠,不要再发生拖欠的情况,;建立起长效机制,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健全欠薪保障制度、工资支付制度等,用法制的手段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和城市职工一样的保护。
3.要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待遇。
4.做好接受农民工的工作,城市管理者应该在政策、法律、工作条件、就业指导、创业环境以及城管、维权、人文关怀等方面为进城务工者提供方便和服务。
5.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农村的保障制度。
相关图片资料(图片均为手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