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学习题与答案

土壤学习题与答案

土壤学试题与答案一按章节复习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德国化学家比希创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3.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表土层)、(淀积层)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4.土壤圈处于(岩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5.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

6.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按有效性可分为(有效肥力)、(潜在肥力)二、判断题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

3.(×)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4.(×)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5.(×)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土壤。

6.(√)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1. 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2. 土壤肥力:土壤能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固着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3. 土壤剖面:在野外观察和研究土壤时,从地面垂直向下直到母质挖一断面。

四、简答题1. 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2)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3)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4)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是什么?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体。

3. 简述“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

矿质营养学说: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形成的矿物质。

归还学说:由于不断地栽培作物,土壤中矿物质必然引起损耗,如果不把作物由土壤中摄取的那些矿物质归还给土壤,那么到最后土壤会变得十分贫瘠,甚至寸草不生。

要想完全避免土壤的这种损耗是不可能的,但是恢复土壤中所损耗的物质是可能的,办法就是施用矿质肥料,使土壤的损耗和营养物质的归还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

4. 土壤具有哪些特征?(1)土壤是在母质、气候、地形、生物和时间五种因素下形成的。

(2)土壤以不完全连续的状态覆盖于陆地表面,处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圈相互交接的地带。

(3)土壤具有一定的层次构造。

(4)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体。

(5)土壤具有巨大的表面积。

(6)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

(7)土壤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

五、论述题1. 论述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1)概念: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2)土壤在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要点)① 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a.营养库的作用;b.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c.雨水涵养作用;d.起机械支撑作用;e.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② 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③ 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④ 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名词解释:1、原生矿物(primary mineral):指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矿物称原生矿物。

2、次生矿物(secondary mineral):原生矿物经物理、化学风化作用,组成和性质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的新矿物称次生矿物。

激发作用:由于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使土壤有机质矿化速率加快(正激发)或变慢(负激发)的效应称之激发作用。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 ) 在一定土壤pH 值条件下,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总量。

通常以每千克土壤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 CEC )。

土壤盐基饱和度 指土壤胶体上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总量的百分率100))(())((%11⨯++=--kg cmol kg cmol 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盐基总量盐基饱和度 土壤结构体:指土壤中的土粒在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大小、形状、性质不同的团聚体,土壤结构性:结构体在土壤中的类型、数量、排列形式、隙状况以及稳定性的综合特性。

同晶替代作用,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田间持水量:在一个地下水埋藏较深、排水条件良好的平地上,充分供水,地表覆盖避免蒸发,待水入渗完1-2天之后,测得土壤含水量的数值即为田间持水量。

萎蔫系数:当植物根系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萎蔫系数。

冻后聚墒”现象冬季表土冻结,水汽压降低,而冻层以下土层的水汽压较高,于是下层水汽不断向冻层集聚、冻结、使冻层不断加厚,其含水量有所增加,这就是“冻后聚墒”现象。

夜潮”现象白天土壤表层在大气蒸发力的作用下,水分因不断蒸发而减少,变干。

夜间降温,使得底土温度高于表土,水汽由底土水汽压高处向水汽压低处的表土向移动,遇冷便凝结,使白天晒干的表土又恢复潮湿。

土壤活性酸:指与土壤固相处于平衡状态的土壤溶液中的H+所表现出的酸度。

土壤潜性酸:指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的H+,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潜性酸。

土壤容重:指单位容积(包括空隙在)的原状土壤的干重,单位g/cm3土壤隙度:单位土壤容积各种大小空隙容积所占的百分数,它表示土壤中各种大小空隙度的总和。

1.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的组成成分之一。

是土壤中形成的和外部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分解阶段的各种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称。

2.土壤腐殖质,土壤腐殖质是生物有机质在微生物和酶作用下,经分解再合成作用形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3.矿化作用,复杂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分解为简单有机物,最终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并放出能量的过程。

矿化率每年因矿化而消耗的有机物质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矿化率作为土壤矿化快慢的指标。

一般土壤年矿化率为1%左右11.激发比率,加入新鲜有机物质后土壤有机物质矿化量与加入前的矿化量之比。

激发比率> 1,正激发,不仅没有提高土壤有机含量,反而减少了;激发比率<1,负激发,可以增加腐殖质含量14.MRT土壤有机质平均停留期(mean residence tim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MRT )土壤有机质各组分年龄的加权平均值。

各粒级的基本特征(不同粒级土粒的特点)土壤中的各种固体颗粒简称土粒。

分单粒和复粒。

砾及砂粒:它们是风化碎屑,其所含矿物成分和母岩基本一致,粒径大,抗风化,养分释放慢,比表面积小,无可塑性、黏结性、黏着性和吸附性。

无收缩性和膨胀性。

氧化硅含量在80%以上,有效养分贫乏。

粉粒:颗粒较小,容易进一步风化,其矿物成分中有原生的也有次生的,有微弱的可塑性、膨胀性和收缩性;湿时有明显的黏结性,干时减弱。

粒间隙毛管作用强,毛管水上升速度快。

氧化硅含量在60%一80%之间,营养元素含量比砂粒丰富。

粘粒:颗粒极细小,比表面积大,粒间隙小,吸水易膨胀,使隙堵塞,毛管水上升极慢。

可塑性、黏着性、黏结性极强,干时收缩坚硬,湿时膨胀,保水保肥性强.氧化硅含量在40%一60%之间,营养元素丰富。

粗细不同的土粒在土壤中占有的不同的比例,这种大小不同土粒的比例组合,叫矿物质土粒的机械组成土壤的不同级别颗粒的含量分布称之为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质地定义:土壤中各粒级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比组合叫土壤质地。

4.试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间的关系?砂质土的性状:泛指与砂土性状相近的一类土壤,物理粘粒含量<15%。

(1)通透性好(水)(2)保蓄性差(水)(3)潜在养分含量少,养分转化快(4)大隙多,通气性好(5)土温变幅大,早春地温容易上升(暖)(6)耕性好(7)无有毒物质存在(8)作物易早衰,发小苗无后劲粘质土类:物理粘粒含量>45%,质地细(粘重),包括粘土以及和类似粘土性质的重壤土和部分中壤土。

(1)通透性差(2)保蓄性强(3)养分含量丰富,转化速度慢(4)小隙多,通气性差(5)土温变幅小,早春地温不易上升(冷凉)(6)耕性质量差(7)有毒物质容易积累(8)不发小苗有后劲壤质土类:砂粘比例6:4(1 )大小隙比例分配较合理(2 )保水保肥(3 )养分含量充足,有机质转化速度快(6 )既发小苗有有后劲(4 )水肥气热以及扎根条件协调(5 )耕性好二、填空1.写出两种次生矿物名称:(蒙脱)、(高岭)。

2.写出三种原生矿物名称:(英)、(长)、(云母)。

3.高岭属于(1:1)型矿物。

4.矿物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二大类。

5.岩按形成原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

6.按照二氧化硅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7.岩浆岩按成因和产状可分为(侵入岩)、(喷出岩)两类。

8.岩矿物的风化作用按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类。

9.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溶解)、(水化)、(水解)、(氧化)。

10.卡庆斯基把土粒分为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的简明二级分类制,其分界点是(0.01)毫米。

11.土壤粒级按国际制可分为(砾)、(砂粒)、(粉粒)、(粘粒)四级。

12.土壤质地按国际制分为(砂土)、(壤土)、(粘壤土)、(粘土)四类二、判断题1.(×)高岭是原生矿物。

2.(×)伊利是原生矿物。

3.(×)土壤胶体是一种矿物。

4.(×)云母的解理为不完全解理。

5.(×)花岗岩是变质岩。

6.(×)板岩属于沉积岩。

7.(√)沉积岩在地球陆地表面出露面积最多。

8.(×)土壤颗粒大小差别非常大,但都是圆球形。

9.(×)质地即指砂粒、粉粒、粘粒三种粒级在土壤中的分配比例。

10.(×)土壤机械组成与土壤质地的含义是一样的。

11.(×)土壤质地也叫土壤机械组成。

12.(×)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粘粒含量。

13.(√)壤土发老苗也发小苗。

14.(√)粘土的养分含量比砂土丰富。

15.(×)任一种土壤,从表层到成土母质,各层土壤的质地都是一样的。

16.(×)砂质土全部由砂粒所组成,粘质土全部由粘粒所组成。

17.(√)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不同的风化作用类型在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着,只是作用的强度不同而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