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1. 植物学研究植物形态、解剖、系统、分类的科学,是一个古老、经典的学科。

2. 植物科学:研究植物的科学,即现在的植物学。

是一个由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本资料调查三方面内容组成的综合性二级学科。

3. 原生质体细胞壁以内有生命的部分,是细胞各类新陈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4. 细胞壁包围在原生质体外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的结构。

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特征之一。

5. 质体植物所独有的一种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成熟质体有合成和积累同化产物的功能。

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6. 质外体共质体以外的部分,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死细胞的细胞腔。

7. 共质体通过胞间连丝结合在一起的原生质体。

8. 分生组织具有分生能力的植物细胞群。

9. 薄壁组织细胞壁通常较薄,只有初生壁而无次生壁的细胞,细胞质少,液泡较大。

10. 输导组织植物体内长距离输导水分和有机物的组织。

疏导水分的结构为管胞和导管,输导有机物的为筛管和伴胞。

11. 初生结构由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经过生长分化形成的结构。

12. 次生结构由维管形成层活动产生的区别于顶端分生组织形成的初生结构的结构。

13. 外起源在顶端分生组织表面发生的起源方式。

14. 内起源发生在皮层以内的中柱鞘的起源方式。

15. 个体发育多细胞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等的过程。

16. 系统发育某种或某个类群或植物界的形成发展进化及衰退的全过程。

17. 生活周期指植物从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开始,经历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产生下一代后又重现该阶段的现象。

a) 核相交替生活史中单倍体核相和二倍体核相交替出现的现象。

b) 世代交替生活史中二倍体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配子体世代有规律的进行交替。

i. 孢子体能产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的二倍体个体。

ii. 配子体能产生配子,进行有性生殖的单倍体个体。

18. 繁殖植物产生新个体的现象。

a) 营养繁殖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与母体分开或不分开直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b) 生殖生殖细胞发育成下一代新个体的方式。

i. 无性生殖具有生殖功能的细胞不经两性结合可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ii. 有性生殖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式。

1. 配子生殖植物体产生单倍体的配子,两个配子结合形成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

2. 接合生殖藻类和菌类植物中由两个同形配子囊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

19.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自养植物。

20. 蛋白核即叶绿体中的淀粉核,贮藏物质为淀粉。

21. 复大孢子硅藻细胞分裂缩小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复大孢子,将细胞体积恢复到该种细胞的正常大小。

22. 异形孢某些丝状蓝藻的藻丝上由营养细胞变态形成的比其他营养细胞大的特殊细胞,厚壁,内含物均匀透明,类囊体膜解体又重新形成膜。

功能是将藻丝细胞分隔成藻殖段,可进行固氮。

23. 外生孢子某些蓝藻形成孢子时发生横分裂,形成大小不一的两块原生质,上端较小的一块形成孢子,基部较大的一块保持分裂能力继续分裂,不断形成孢子,这种方式形成的孢子为外生孢子。

24. 内生孢子某些蓝藻形成孢子时母细胞增大,原生质体进行多次分裂形成许多具有薄壁的子细胞。

母细胞破裂后再全部释放出去,每个孢子萌发形成一个新的植物体,此种方式形成的孢子为内生孢子。

25. 果胞红藻雌性生殖结构。

单细胞,长颈烧瓶状,内含1卵。

26. 分生孢子指由真菌产生的一种形小、量大、外生的无性繁殖体。

27. 孢囊孢子接合菌亚门无性生殖产生的孢子,接合菌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孢子生在孢子囊内。

孢子囊内的原生质体割裂成许多小块,每一块发育成一个孢囊孢子。

28. 接合孢子有性生殖为配子囊配合,产生的有性孢子。

29. 子囊子囊菌类有性生殖而产生的囊状器官。

30. 担子担子菌亚门真菌产生担孢子的细胞,由双核菌丝发育而来。

31. 地衣植物由真菌类和某些真核绿藻或原核蓝藻类形成的共生体。

32. 菌丝体由菌丝组成的真菌的营养体。

菌丝由顶端生长而伸长,通过侧生分生出新菌丝。

低等真菌的菌丝一般无隔,内含多个细胞核;高等真菌的菌丝均有隔膜,形成多细胞的菌丝,每个细胞多含一核,也有含两核或多核的,而且在隔膜上有各种类型的小孔,有单孔型、多孔型和桶孔式型。

33. 子实体、绝大多数高等真菌(子囊菌和担子菌类)形成的由能孕菌丝和不孕菌丝构成的,产生和容纳有性孢子的组织结构,由子实层和被称为包被的支持及保护结构组成。

34. 次生菌丝担子菌亚门真菌经质配后形成的双核(n+n)菌丝体,生活期长,为担子菌的主要营养体。

它可以多年生,有的可达数百年。

35. 质配真菌有性生殖的受精过程中细胞质相互融合的过程。

36. 核配真菌有性生殖的受精过程中细胞核相互融合的过程。

37. 体配亦称体细胞融合,指很多高等真菌不产生性器官,由体细胞替代性器官的功能,体细胞之间,或体细胞与孢子之间,或孢子与孢子之间直接配合,形成双核菌丝。

38. 锁状联合担子菌亚门真菌质配后的双核细胞发育成次生菌丝体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

其过程如下:首先在2核之间的细胞壁一侧产生1个喙状突起,并向下弯曲,其中1核移入突起基部;2个核同时分裂,产生4个核,1个核仍留在突起中,然后产生2个隔膜,将其分隔成3个细胞,其中喙突为1个单核细胞,另有1个双核细胞和1个单核细胞;喙突形成的单核细胞继续下弯,与另一个单核细胞的细胞壁接触,壁融解沟通,又形成1个双核细胞。

这样,由一个双核细胞产生出2个双核细胞,并在2个双核细胞间存留1个喙突。

39. 先锋植物生长在极地、高山冻原,是裸荒地上最先长出的植物。

它们可加速岩石风化和土壤的形成,并为苔藓和其他植物的生存打下初步基础。

对SO2极为敏感,是环境指示植物;可作制药原料(地衣酸)、香料、染料、饲料、食用、饮料;极少数为病原植物。

40. 内生菌根菌根是植物根系与土壤中的真菌形成的共生体。

内生菌根中,菌丝进入根的表皮或皮层细胞,形成丛状分枝,能加强吸收,促进根内物质运输。

如核桃、柑橘、桑、杨树、兰科植物的菌根。

41. 外生菌根菌根是植物根系与土壤中的真菌形成的共生体。

外生菌根中,菌丝不进入根的细胞,包在根表面或穿行于细胞间隙。

有类似根毛的功能,增加根系吸收面积。

常见于松科、壳斗科。

42. 低等植物植物中起源较早,构造简单的一类植物。

形态上无根茎叶分化(又叫原叶体植物),构造上一般无组织分化,营养体由单细胞向多细胞过渡,生殖器官单细胞,合子发育时离开母体,不形成胚,直接发育成植物体,又叫无胚植物。

包括藻类植物、地衣植物门。

43. 高等植物形态上有根茎叶的分化(又叫茎叶体植物),构造上有组织分化,生殖器官多细胞,合子在母体发育成胚,再发育成植物体,故又称有胚植物。

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44.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原核生物等)及其与环境所形成的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的多样化。

生物多样性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如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群落、生物系统、景观等。

每一层次都存在着多样性。

其中研究较多、意义较大的主要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

45. 物种多样性指一定地区内物种的多样化。

就全球而言,已被定名的生物种类约为140万种或170万种,但至今对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数尚未弄清。

物种多样性显示了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又是构成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

46. 分类阶元也称分类单位,主要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基本的分类单位。

由于植物种类繁多,常在上述的分类单位中又列亚单位。

各分类单位都有相应的拉丁词和一定的拉丁词尾,但属和种无固定的拉丁词尾。

各分类单位不仅表示大小或等级上的差异,而且还表明各分类单位间在遗传学和亲缘关系上的密疏。

47. 物种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有一定自然分布的种群。

同一物种内的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彼此间可以交配和产生后代;而一般情况下,不同物种间的个体存在生殖隔离。

物种是植物界长期历史演化的产物,物种不变而又变。

物种可代代遗传,但又不是固定不变的,新物种会不断地产生,已经形成的物种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和绝灭。

48. 学名(双名法)指给植物种的命名用两个拉丁文词或拉丁化的词构成的方法。

第一个词为所在属的属名,用名词,如果用其他文字或专有名词,则必须使其拉丁化,即将其词尾转化成拉丁文语法上的单数,第一格(主格)。

书写时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第二个词为种加词,大多数用形容词,少数为名词的所有格或为同位名词,书写时均为小写。

如用两个或多个词组成的种加词,则必须连写或用连字符号连接。

此外,还要求在种加词之后写上该植物命名人姓氏的缩写,书写时第一个字母也必须大写。

49. 检索表用来鉴定植物、认识植物种类的工具。

通过一系列的一两个相对独立的形状中选择一个相符的,放弃一个不符的,从而达到鉴定的目的。

有两种:(1)定距检索表:相对立的特征编为同样的号码并在左边同样的位置开始,每组性状编排时向右退一格。

(2)平行检索表:左边的字码平头写,可节约篇幅。

50. 花程式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花的各部分特征,即花各部分的组成、数目、子房的位置和构成。

51. 花图式用图解的方式表示花的横剖面简图,借以说明花各部分数目、排列位置、离合情况、排列情况和胎座类型。

实际上,花图式就是花的各部分在垂直花轴的平面上的投影。

52. 胚构成种子的最重要的部分,是由合子发育而来的新一代植物孢子体的幼体,为多细胞结构,全部细胞都为胚性细胞。

植物器官的形态发生从胚开始。

所有的高等植物都有胚。

种子植物的胚被包被在种子中。

53. 原丝体葫芦藓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形成的绿色丝状体,细胞内含多个叶绿体,形状类似具有多分枝的丝状绿藻。

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原丝体上产生多个芽,每个芽各自长成一个新一代的配子体。

54. 颈卵器苔藓、蕨类、绝大多数裸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多细胞结构,具有由不育细胞构成的保护壁层。

上部柱状,称颈部;中央有颈沟,生有一串颈沟细胞;下部膨大,称腹部,内有腹沟细胞和卵细胞。

受精前腹沟及颈沟细胞解体。

55. 精子器苔藓、蕨类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棒状或球形,外有一层不育细胞组成的精子器壁,其内精原细胞发育成精子。

56. 孢蒴葫芦藓孢子体最重要的结构,由蒴盖、蒴壶和蒴台3部分组成。

蒴盖是孢蒴顶部的圆碟状的盖,蒴盖与蒴壶的连接是借助于由数环细胞构成的环带,蒴壶的下面为蒴台。

孢蒴成熟时,环带与蒴盖脱落,由蒴壶口部的蒴齿散发孢子。

57. 原生中柱中柱是维管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中的复合组织,它由中柱鞘、维管系统、髓等组成。

原生中柱是蕨类植物中柱的一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