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安全责任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__个等级。
A.二B.三C.四D.五2、烟花爆竹运输通行证由__负责发放。
A.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B.国家质检总局C.公安部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和给予民事赔偿,是__的法律义务。
A.劳动行政主管部门B.当地人民政府C.生产经营单位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4、《矿山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__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A.矿山公司经理B.矿务局长C.班长D.矿长5、__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它的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造成的。
A.噪声B.高温C.激光D.紫外线6、__是最低层级的安全生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其他上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
A.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B.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C.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D.安全生产行政法规7、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补偿实行__补偿的原则。
A.按过错大小B.过错推定C.有过错D.无过错8、__负责综合监督管理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B.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D.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9、在无法实施湿式凿岩时,如在岩石遇水会膨胀,岩石裂隙发育,实施湿式作业其防尘效果差等情况下,可用__等除尘技术。
A.风钻湿式凿岩B.煤电钻湿式打眼C.干式凿岩捕尘D.炮掘防尘10、事故调查组由一些人员和有关专家构成,其中不包括__。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公安部门C.行政监察部门D.人事部门11、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主要是__。
A.行政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C.人民政府D.法院12、系统中包含许多能消除、预防、减弱初始事件影响的__。
A.安全技术B.安全功能C.安全措施D.安全提示13、运行中压力容器的检查主要包括__。
A.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液位B.化学成分、物料配比、投料数量C.工艺条件、设备状况、安全装置D.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表14、__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伤害。
A.有害因素B.事故隐患C.危险因素D.危险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A.省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D.所在地上级人民政府16、《职业病防治法》第15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__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可行性论证阶段B.设计阶段C.施工阶段D.竣工之后17、__是指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演练活动。
A.应急演练B.桌面演练C.功能演练D.全面演练18、化工生产环节可能接触到多种刺激性气体,最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是__。
A.氮氧化合物B.乙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19、参加和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是矿山企业职工的__。
A.责任B.工作C.义务D.职责20、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主体包括企业责任主体、中介服务主体、__和从事安全的从业人员。
A.政府监管主体B.政府管理主体C.政府机关及相关主管部门主体D.政府主体21、仓库内的气瓶放置应整齐,戴好瓶帽;立放时,须妥善固定,横放时,头部朝同一方向,垛高不得超过__层。
A.5B.4C.3D.222、__是应急活动的基本原则。
A.场内指挥B.统一指挥C.场外指挥D.技术指挥23、某种毒物的最高容许浓度A.ⅠB.ⅡC.ⅢD.Ⅳ24、为使检查工作更加规范,且能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的安全生产检查方法是()。
A.安全检查表法B.仪器检查法C.常规检查D.专项检查25、未成年工是指__。
A.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B.年满16周岁未满20周岁的劳动者C.未满20周岁的劳动者D.年满18周岁未满20周岁的劳动者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1、安全评价包括__。
A.安全初评价B.安全预评价C.安全验收评价D.安全现状综合评价E.专项安全评价2、《安全生产法》明确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行使以下__职权。
A.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的权利B.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权利C.对安全生产违法人员实施行政拘留的权利D.重大事故隐患危急情况下的紧急撤出作业人员的权利E.对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的权利3、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依法实施的行政处罚有__。
A.开除B.撤职C.罚款D.没收违法所得E.警告4、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__等。
A.人员伤亡B.财产损失C.救援费用D.环境破坏E.应急救援措施5、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__等。
A.本地区以往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B.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C.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D.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E.职工的实际生活状况6、视错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类型有__。
A.形状错觉B.色彩错觉C.臆想错觉D.文字错觉E.物体运动错觉7、《矿山安全法》对矿山企业的工会所应行使的监督权利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主要有__。
A.参与矿山安全管理权B.提出事故隐患的解决建议权C.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权D.制订安全措施权E.行政处罚权8、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特征有__。
A.客观性B.独立性C.公益性D.服务性E.专业性9、我国已将__等职业性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A.石棉B.铜C.苯D.砷E.氯乙烯10、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指__。
A.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B.公安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C.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矿安全监察机构D.大中型矿区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E.县煤矿安全监察机构11、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下列__安全生产工作,应有注册安全工程师参与并签署意见。
A.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B.安全评价C.排查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和安全措施D.制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计划E.大型设备购置12、根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办法》,案件调查终结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人应当及时对有关案件材料、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材料、听证会笔录等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出如下决定:__。
A.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做出行政处罚决定B.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C.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D.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政府机关E.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进行刑事处罚13、对工艺设备危险进行有效监控,提高__的有效性,能大大抑制事故的发生。
A.工艺性能B.操作人员学历水平C.操作人员基本素质D.安全管理E.安全防范能力14、职业病危害项日申报程序有__。
A.用人单位安排职工进行上岗前的检查B.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报,并根据需要进行现场核实C.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D.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E.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15、以下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的是__。
A.动力原则B.能级原则C.激励原则D.弹性原则E.可调原则16、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特点包括__。
A.加强执法监督,由国家对煤矿安全实行监察B.实行政企分开,按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改革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制 C.把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分开,实行垂直管理D.加强“预防为主”的监察原则E.强化有效安全管理17、当事人在听证中的权利有__。
A.服从听证主持人指挥B..进行陈述和申辩C.如实回答主持人的提问D.遵守听证会场纪律E.提出新的证据18、《行政处罚法》规定了行政处罚的原则,即行政处罚遵循__的原则。
A.公平B.真实C.客观D.公开E.公正19、机械设备由驱动装置、变速装置、传动装置、__和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
A.检修装置B.防护装置C.工作装置D.润滑系统E.制动装置20、露天矿作业一般采取的防尘措施有______。
A.采用湿式钻孔或干式捕尘B.确保全面通风的主风扇连续运转C.加强对司机室的防护D.碎矿作业时采取密闭、通风、除尘的方法E.设置水幕2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__。
A.粉尘B.病毒C.劳动制度D.辐射E.振动22、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__。
A.警告B.罚款C.有期徒刑D.行政拘留E.责令停产停业23、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__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B.有关部门C.用人单位D.公安部门E.国家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及当地劳动部门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24、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不包括__。
A.劳动组织不合理B.劳动制度不合理C.车间位置不合理D.照明不良E.真菌感染25、根据对评价指标的内在特性和了解程度,预警方法有__。
A.指标预警B.因素预警 C.综合预警 D.法制预警 E.临时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