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示意图的判读技巧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结构,或说明内容较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运动过程、分布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
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建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前瞻性特征。
示意图具有将文字内容图形化、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内容简单化、静态内容动态化等功能,同时还具有重点突出、高度概括、清晰易懂的特点。
地理示意图形形色色,是地理教材和试题中最常见的图形之一。
地理示意图一般包括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过程示意图、地理关联示意图、地理模式图等,另外各种地理景观图和地理漫画也可看成是示意图。
当然各类示意图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如“生物循环示意图”既可看成是过程示意图,也可看成是原理示意图或模式图;再如“大气环流示意图”可看成是原理示意图,也可看成是模式图。
复习地理示意图要能够用地图语言....揭示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读图来提高获取新知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读地理示意图的一般步骤是:(1)了解图意,图文转换。
读图名、图例、内容、功能等,从图中获取解题所需的信息。
(2)知识回顾,寻找依据。
在读图基础上,结合题意,回顾与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3)紧扣题意,准确答题。
问题具体,答案简明,紧扣题意,专业作答。
一.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原理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
常见的如地球公转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工业布局示意图等。
常产业转移原理示意图 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和地区,再由次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①识别所表示的是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②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信息;③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经典题例】(信息迁移题:06山东威海)2005年8月,一热带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某地,如图1-23所示,回答以下两题:(1)正确表示某天气系统的图是A .①B .②③C .③D .④(2)该天气系统中心在图1-24中ABC 三地时,受其影响,城市E 的风向分别是A .偏北风、东北风、东南风B .偏南风、偏东风、偏北风C .偏东风、偏南风、偏北风D .偏北风、偏南风、偏东风【思路点拨】本题组主要考查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理及分布规律。
第(1)题只要掌握低压中心气流向内辐合,高压中心气流向外辐散的原理,并抓住是我国范围(北半球),根据图中各选项中箭头的方向便可做出判断,夏季影响我国东部沿海的热带天气系统多为热带气旋,其中心气压值较低,气流向中心辐合,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辐合过程中会向右偏,如①图所示。
第(2)题在第一题的基础上,采用中心平移法(A →B →C )依次对E 点的三次风向作判断即可。
【答案提示】(1)A (2)A 。
二.地理过程示意图地理过程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
常见的如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锋面移动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图、世界城市化发展图等。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显示了岩浆、各类岩石等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揭示了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的关系。
图1-24图1-23解读此类图主要是通过读图来阐释、分析、判断、评价地理事物的发展演化过程及规律,并运用其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一般步骤是:①了解图意,进行图文转换,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等环节,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②根据图中箭头指向、数据变化或曲线变化规律,提取和推断其变化趋势。
③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掌握图示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
需要指出的是地理过程示意图中有些也会以数理统计图的形式出现。
【经典题例】(探究应用题:06湘师附中)图1-25表示中国、日本、美国、英国四个城市化发展图表。
回答下面两题。
(1)按甲、乙、丙、丁顺序分别对应国家是A.英国、日本、中国、美国B.美国、英国、日本、中国C.英国、美国、日本、中国D.中国、英国、美国、日本(2)英国城市化发展增幅最快的时段是A.1850年-1890年 B.1800年-1850年C.1890年-1920年 D.1970年-1992年图1-25【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型,要看清图中曲线反映的变化趋势和全程对比。
本题组比较容易。
这四个国家中,英国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如图中的甲所示;其次美国和日本的城市化水平也较高,但相对而言,日本的城市化起步较晚,故乙代表美国、丙代表日本;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这四个国家中是最低的,为丁所示。
英国城市化发展最快是1850年以来的近半个世纪。
【答案提示】(1)C (2)A三.地理关联示意图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一种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
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系起来。
它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构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特征。
常见的如天体系统图、国家或区域经济部门结构图、工业或农业布局因素关系图、人口的各种构成图、环境各要素关系图、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等。
有些图形中地理事物的关系以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则又可属于地理统计图系列。
如:在地理关联示意图中,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许多同学遇到此类读图题不知从何入手。
实践证明,关键环节法和代入尝试法是突破此类试题的有效方法。
(1)关键环节法①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②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③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④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⑤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2)代入尝试法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尝试求解。
【经典题例】(探究应用题)读我国某区域图(图1-26),回答下列问题。
(1)图1-26中所示的区域是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地工业区位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附近的朝阳工业园区存在着这样一个工业“生态链”(如图1-27所示),这是“循环经济”理念的一个产物。
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关联题的解答一定要注意图中信息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联、两图之间的关联,图中已知信息与未显示信息之间的隐性关联等多方面。
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是西南地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原因应从当地的地形、自然灾害、图1-26 图1-27 基础设施、交通、科教文化水平等方面思考;而工业区位优势则理所当然联想当地的矿产、能源、交通、劳动力数量与价格、政策等方面思考;“循环经济”重在“循环”少污染方面,这要从当今世界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去总结答案。
【答案提示】(1)①多山地高原,地形崎岖,耕地少;地质灾害频发;②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科教文化水平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2)矿产、能源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政策优惠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四.地理模式图地理模式图就是利用某种模式反映某种地理事物与空间位置之间的必然联系(空间分布规律)、地理事物发展变化(演变规律)和地理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空间联系规律)等。
运用这些模式示意图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某一地理事物和地理原理的分布规律。
常见的有日照模式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等。
读图时,掌握模式图内地理要素的地位作用以及元素之间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关系。
如:【经典题例】(05年全国文综卷)图1-32为某地地层示意。
从P 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①、②、③ “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A .天然气、水、石油B .水、石油、天然气C .石油、天然气、水D .天然气、石油、水【思路点拨】此图是一地层分布示意图,天然气、石油、水都应储存在透水层中。
由于天然气、石油、水的比重大小关系为天然气<石油<水,因此在地下的分布规律为天然气最上,石油居中,水在最下层。
【答案提示】D 。
五.地理景观图地理景观图多为地理景物素描图,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如地形、矿物、植物、动物等素描图为自然景观图;人种、城乡风貌、名胜古迹、古今建筑、工农业生产情景等素描图为人文景观图。
地理景观图判读的基本方法是:(1)准确判读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什么地理现象。
(2)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3)根据景观图,提取与设问相关的信息,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经典题例】(新背景材料题:06江苏高考)青藏铁路将于2006年7月1日投入试运行。
西安某中学计划组织学生举行“乘火车—进拉萨”夏令营活动,据此回答。
1.图1-33所示的四种景观,同学们乘车途中可能看到的是A .aB .bC .cD .d【思路点拨】本题对考生的应用能力和知识面的要求较高,解题关键是要正确判断四幅素描景观图所表示的景观类型,判读的基础是不仅要了解常见地貌的基本特征,而且要能根据图中景观联想出相关的地区,如a 图中为高大乔木,应为东部平原地区,c 图中表示石灰岩地区流水溶蚀、侵蚀形成的峰林和河谷;d图表图1-32图1-33示丘陵地貌,应为黄土高原地区。
【答案提示】B。
六.地理主题漫画地理主题漫画多以资源、能源、粮食、人口、环境等重大问题为主题,展示人地关系及其协调途径。
主题漫画因其直观、寓意丰富,使人印象深刻,深受教益。
判读主题漫画,首先要抓住主题,再作分析,找出前因后果;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主题”问题的途径(或措施、意见)。
【经典题例】(新背景材料题)福娃迎迎(图1-34)机敏灵活、驰骋如飞,他将健康的美好祝福传向世界,是绿色奥运的展现,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黄色的一环。
他设计的原型主要生活在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思路点拨】本漫画的主题是关注绿色奥运,传播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