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波的干涉(课堂PPT)

波的干涉(课堂PPT)

导入新课
波的衍射现象,是从波源发出的一 列波的传播特性。在实际情况中,常可 看到几列波同时在介质中传播。那么, 两列或几列波在介质中相遇时,将会发 生什么现象呢 ?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六节 波的干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知道波的叠加原理。 2. 知道什么是波的干涉现象和干涉图 样。 3. 知道干涉现象也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S1
S2
A
D
B
C
E
4.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频率相等的波源,它们在同 一种介质中传播,以S1、S2为圆心的两组同心圆弧分别 表示同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实线)和波谷(虚线)则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质点A是振动加强点 B.质点D是振动减弱点 C.再过半周期,质点B、C是振动加强 D.质点A始终处于最大位移

5.干涉条件:
两个波源的振动频率和振动步调相同
一切波(只要满足条件)都能发生干涉 现象,干涉和衍射一样都是波特有的现象.
课堂小结
什么是波的独立性? 什么是波的叠加原理?
什么是波的干涉? 干涉加强点和减弱点满足的条件? 产生稳定干涉的条件是什么
课堂练习
1. 关于两列波的稳定干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BD) A.任意两列波都能产生稳定干涉现象 B.发生稳定干涉现象的两列波,它们的频率一 定相同 C.在振动减弱的区域,各质点都处于波谷 D.在振动加强的区域,有时质点的位移等于零
过程与方法:
理解波的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波的干涉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 理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波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
★ 教学难点
波的叠加原理和干涉图样的理解。
生活实例
由此可知:
两列波相遇后,彼 此穿过,继续传播,波 的形状和传播的情形都 跟相遇前一样,也就是 说,相遇后,它们都保 持各自的运动状态,彼 此都没有受到影响。
x1
0
t
x2
Q
0
t
x
0
t
Q点振动最弱(振幅为|A1-A2|)
x1
0tx2Q0tx
0
t
Q点不振动(振幅为零)
在某一时刻,在水面上的某一点是两列波
的波峰和波谷相遇,经过半个周期,就变成波 谷和波峰相遇,在这一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 始终是减弱的,质点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 振幅之差,如果两列波的振幅相同,质点振动 的振幅就等于零,水面保持平静.
A.P点振动始终加强 B.P点振动有时加强,有时减弱 C.P点位移始终等于振幅 D.P点位移有时为零A
P B
7.如图所示,是水波干涉示意图,S1 、S2是两波源,A、D、B三点在一条直线 上,两波波源频率相同,振幅等大,就图中 标出的各点,回答振动加强点是ABD ,振 动减弱点是 CE (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 线表示波谷)。
振动减弱
振动加强
振动加强 振动减弱
由此可知:
两列波相遇后,在水面上,出现了一条 条从两个波源中间伸展出来的相对平静的区 域和激烈振动的区域,这两种区域在水面上 的位置是固定的,而且相互隔开。
1.定义
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 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而且振动加强 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隔开的现象叫做波的干 涉。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两列波相遇时,可以相互穿过继续传播,只
在重叠区域发生叠加 B.两列波叠加区域的任何介质质点的实际位移
是两列波单独引起位移的矢量和 C.两列波相遇时,一列波对另一列的影响叫干涉 D.干涉是特殊条件下叠加现象,两个频率相同
的波源振动产生的波可能发生干涉象
3. 两列波长相同的水波发生干涉,若在某一时刻, P点处恰好两列波的波峰相遇,Q点处两列波的波谷 相遇,则( BC ) A.P点的振幅最大,Q点的振幅最小 B.P Q两点的振幅都是原两列波的振幅之和 C.P Q两点的振动周期同 D.P Q两点始终处在最大位移处和最小位移处
5.两列波发生了干涉现象,得到了干涉图样,则 …………………………………………( BC)D
A.振动加强的质点,始终处于最大位移处
B.振动加强的质点的位移,有时会小于振动削弱的 质点的位移
C.波峰与波峰相遇处的质点,其振动始终加强
D.波峰与波谷相遇处的质点,其振动始终削弱
6.如图所示,A、B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相 干波源,它们产生的两列波在AB连线的 中垂线上的P点相遇则( AD )
1. 波在叠加时的特点
(1)各列波独立传播 (2)位移是两列波分别产生的位移的矢量和。
2.叠加原理
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状 态,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 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 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 的位移的矢量和。
动画演示
振动加强 振动减弱
振动加强
(1)振动加强的区域振动始终加强,振动减 弱的区域振动始终减弱.
(2)振动加强(减弱)的区域是指质点的振 幅大(小),而不是指振动的位移大(小),因 为位移是在时刻变化的.
4. 加强点和减弱点满足的条件
• (1)加强点与两个波源的距离差: • △r=r2-r1=kλ(k=0, 1,2,3……) • (2)减弱点与两个波源的距离差: • △r=r2-r1=(2k+1)λ/2 (k=0, 1,2,3……
2.干涉图样
由波的干涉所形成的图样叫做干涉图样。
3.干涉的解释
x1
0
t
x2
0
t
P
x
0
t
P点振动最强(振幅为A1+A2)
x1
0
t
x2
M
0
t
x
M点振幅介于(A1+A2) 与|A1-A2|之间
0
t
在某一时刻,水面上的某一点是两列波
的波峰和波峰相遇,经过半个周期,就变成 波谷和波谷相遇.波峰和波峰、波谷和波谷 相遇时,质点的位移最大,等于两列波的振 幅之和;因此在这一点,始终是两列波干涉 的加强点,质点的振动最激烈。
相关主题